用户名
Email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基民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智能检测中
快捷导航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音乐合集
外文音乐合集
个人上传合集
黑胶转录音乐合集
MC系列
交响曲
协奏曲
管弦乐
室内乐
弦乐独奏
键盘独奏
舞曲
歌剧
声乐作品
宗教音乐
改编曲及其他
J.S.巴赫作品集
贝多芬作品集
莫扎特作品集
纪念富特文格勒
海菲兹全集
勃拉姆斯作品集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歌曲合集
中国声乐合集
中国器乐合集
原创音乐合集
JAZZ音乐合集
外文歌曲合集
新纪元音乐合集
世界音乐合集
跨界音乐合集
轻音乐合集
电子音乐合集
舞曲音乐合集
外国民歌合集
试音碟/影视音乐/其他
基点音乐版本比较
竹子音乐合集
lqdxy 推荐精品目录
lqdxy 的古典合集
easyman 推荐的音乐
Dr.PAN 音乐合集
audio 张宇合集
luoluo 保罗莫里哀合集
SEGA 古典合集一
SEGA 音乐合集二
chopinter 音乐合集
Dinu 音乐合集
立春改编歌曲合集
lvzhou 音乐及文章
wpskyo 古典吉他合集
yah 音乐合集
TOM 音乐合集
Dawn555 音乐集
今天没货音乐集
YY音乐集
Jtkll音乐集
Aimo音乐集
yah上传管乐曲目录
MC12
MC13
MC14
MC18
MC2
帖子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基点俱乐部
»
论坛主页
›
..::〖基点音乐〗::..
›
音响器材,音乐唱片综合交流
›
阿镗: 庸人乐语
返回列表
查看:
5596
|
回复:
2
阿镗: 庸人乐语
[复制链接]
Aha
Aha
当前离线
积分
67656
发表于 2003-11-26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王国维先生写人间词话在前,阿镗仿其体写乐话在后,兼且自扰清静,岂非庸人所为?本文因之得题。 一 作曲 ,一要真感情,二要想象力,三要功力。缺一者,不宜作曲。 二 巴哈是作曲的百代宗师。以小变大,以简变繁,以单声部变多声部,以一调变多调,皆无人能及。后世作曲者,凡宗巴哈而又有个人风格者,均可领若干风骚。不学巴哈,就像书法不习颜柳,作诗不读李杜。此所谓“能师物心者,必先师于人”也。 三 一般人对音乐作品的印象感受,无法离开对演唱演奏的印象感受而独立存在。就此意义说来,没有好的演唱演奏,便没有好的作品。所以,作曲者如没遇到满意的演唱演奏者,宜把作品暂锁抽屉,也不要拿出来让人糟蹋。 四 俗人赏旋律,雅士赏意境,行家赏功力。能赏意境与功力者,必能赏旋律;能赏旋律者,未必能赏意境与功力。此雅俗、高低有别也。 五 旋律、意境、功力,三者既不可分又可分。得其一者已入流,得其二者是上品。三者皆备,乃是雅俗行家共赏,登堂传世的上上之作。 六 功力所指,一是变化、发展素材的能力。二是运用和声的能力,包括和弦连接的逻辑性和色彩变化等。三是写作和安排对位素材的能力,包括声部进行的理路清楚,横的流畅进行顾及纵的立体效果等。四是安排和创作节奏的能力。五是写声乐曲要熟悉和发挥人声的特点,写管弦乐曲要熟悉和发挥各种乐器的特点。六是结构全曲的能力,包括前、中、后的互相关联呼应和各段落,各声部比例与对比的恰到好处。 七 巴哈的音乐,意境高绝,功力盖世,旋律不算特长,篇胜于句,所以是雅赏行家多于俗赏。舒伯特的音乐,旋律极美,意境如诗,技巧功力尚未臻登峰造极之境,大型作品句胜于篇,所以是雅俗赏多于行家赏。圣桑的作品,旋律华美,技术一流,可惜欠缺深远的意境和弦外之音,有篇有句而无动人心弦之力,所以是俗赏家多于雅赏。 八 莫扎特的音乐,不以雕琢便旋律、意境、功力三者兼备,有如天生丽质的少女,无需妆扮便人见人爱。此乃高绝不可学之处。有人把莫扎特比李后主,不当之极。比之陶渊明,则稍近矣。同样是出乎自然,不争,不燥,清爽,脱俗,貌似简单枯槁,其实浑厚丰满,听之吟之,可平静心境,得无穷余味。 九 论音乐的博大精深,无过于贝多芬。讲内涵,他的作品充满对人类的关爱和人性、人情味。喜,怒,哀,乐,温柔,幻想,挣扎,搏斗,胜利,超越,无所不有。讲风格,有宗教,有古典,有浪漫,甚至有一点现代。讲旋律,世界各地无处不在唱他的欢乐颂,无人不爱听他的小提琴协奏曲。诟病贝多芬旋律贫乏的史特拉文斯基辈,那里写得出这样美而多的旋律?讲功力,他发展变化素材及和声对位的功力直追巴哈,写作大型奏鸣曲式的成就前无古人,更是用音乐表现戏剧性的开山师祖。乐圣贝多芬,诗圣杜甫,一西一中,像两座长明的灯塔,指引雾海中人类的航船,不至全迷方向。 十 听勃拉姆斯的音乐,令人联想到黄宾虹和李可染的山水画——大巧似拙,厚重无比,初接触可能不喜欢,但越听越看,越觉其美其味皆无穷无尽。 十一 各种形式无所不写,无所不精,又兼有旋律、意境、功力者,唯柴可夫斯基一人。然而,与巴哈、莫扎特、贝多芬、布拉姆兹等超凡大师相比,总觉柴氏尚矮几分。何故?格调稍低,深度稍浅也。就格调来说,怜人者高,怜已者低;为他人伤心者高,为自己伤心者低。就深度来说,内向者高,外向者低;表现精神世界者高,表现外界景物者低。情不能无,无情便冷;情不可滥,滥情便俗。此中分寸,只有几位超凡大师拿捏得恰到好处。 十二 李斯特的作品,意境深远不如贝多芬,清丽脱俗不如莫扎特,诗情万种不如萧邦,但极具刚阳之美,充满王者气派。他提携萧邦,激赏华格纳,立乐人相重的万世典范。对比之下,相轻相贱之后来乐人,能不汗颜? 十三 萧邦情多才高,粒粒音符,滴滴血泪;一件乐器,万种色彩;似水柔情,征服世界。帕格尼尼与之相比,便显得有才华而无情怀,有外表而无内在。故帕氏只是现代小提琴技法的开山师祖,萧邦则在作曲上与几位超凡大师并排。 十四 德国人严谨,其音乐也特别讲究逻辑和结构,所以能大。即使是二、三十分钟一个乐章的庞然大曲,也前、中、后互相紧密关联呼应,秩序整然,大而不散不乱。法国人浪漫,中国人散漫,所以法国音乐富色彩,中国音乐长旋律,却都少有大而严密的作品。 十五 勃辽兹、德彪西、拉威尔三位法国作曲家,均以色彩见长。勃氏的管弦乐配器色彩开宗立派,德氏的和声色彩前无古人,拉威尔则兼有二人之长。 十六 中国的戏曲音乐,单靠旋律便把唱词的意境表现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方面实为西洋歌剧所不及。可惜限于种种条件,始终是旋律孤军奋战,以至逐渐不敌各路军马联合作战的西洋歌剧。乐界豪杰之士,何不揭竿而起,集中西优点,另辟战场,建功立业? 十七 歌剧音乐,“一要与歌词感情吻合,二要表现出人物性格,三要符合时代与民族风格。”此乃深辨其中甘苦的至理名言。持此标准评论,写作歌剧音乐,必无大误。 十八 华格纳的歌剧天马行空,普契尼的歌剧出水芙蓉,莫扎特的歌剧羚羊挂角,威尔第的歌剧如泰山重。 十九 普契尼以旋律造意境,华格纳以功力造意境。世人喜爱普契尼者多,欣赏华格纳者少。曲高众难和,岂能不服气? 二十 华格纳与普契尼做人都一塌糊涂,音乐却高妙之极。可见,人都有两面。文,不一定如其人;乐,也不一定如其人。 二十一 美术善写景,音乐长抒情。最伟大的音乐作品,无不以抒情为主。传统中国器乐曲写景多于抒情;故少有深刻伟大之作。 二十二 写景之曲非无佳作。孟德尔松之“芬格尔海穴序曲”,德彪西之“月光”,都是美妙传神,极富创意之曲中上品。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斯美塔那的“莫尔岛河”,更是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得天衣无缝之作。然而,比之贝多芬的“命运”、“合唱”交响乐,气魄、深度、感人度,显然不能同日而语。 二十三 中国古琴音乐的空灵,浑厚,孤高,为西洋音乐所无所不及。相形之下,筝显轻浮,小提琴嫌花俏,钢琴觉累赘。如此独步中西的乐器,却日渐式微,不见容于今日之社会。曲高和寡,又一例证。 二十四 古琴音乐,贵在脱俗。作曲诸戒,首要戒俗。何谓俗?虚情假意俗,陈腔滥调俗,曲意迎合俗,狐假虎威俗,无病呻吟俗,轻浮油滑俗,争眼前名俗,贪非份利俗。诸病皆可治,唯俗无药救。 二十五 古典与流行之别,主要在“深厚”二字。在意境、音响、技巧、功力等方面,古典音乐无不力求深厚,流行音乐无不求浅薄。故优秀的古典音乐能达百听不厌,历久弥新之境;一般的流行音乐只能流行一时,转眼便云散烟消。 二十六 古典音乐也有深而不雅者,流行音乐也有浅而不俗者。前者如某些鬼气森森,怪乱剌耳的近世之作。后者如西洋流行歌“你照亮我的生命”,国语时代曲“夜来香”,粤语流行曲“小李飞刀”等。 二十七 古典之中,也有深浅之别。亨德尔与巴哈,罗西尼与贝多芬,帕格尼尼与萧邦,柴可夫斯基与布拉姆兹,普罗高菲夫与萧斯塔可维奇,史特拉文斯基与巴尔托克,放在一起相比,便显出前者浅后者深。浅者易被接受,深者耐听;浅者华美奔放,深者厚拙含蓄。似浅实深,深入浅出,浅深兼备者,莫扎特是也。 二十八 音乐的“厚”,首先来源自情感的深厚。情感深厚者,单一旋律也有厚度。其次,来源自和弦连接和声部进行的方向感和逻辑性。最后,才是来源自织体的厚度和中低音区的使用。 二十九 萧邦的“诗曲”,旋律凄美,意境深邃,功力高超,一曲已足留芳千古。萧氏虽英年早逝,应可无憾。 三十 写小品要才气,要旋律,要感情;写大品要功力,要结构,要理智。此所以写大品可学,小品不可学。才气高功力低的人,写小品易,写大品难;功力高才份低的人,写小品难大品易。大小皆能,则非才气功力皆高者莫辨。 三十一 舒伯特的歌曲和小品精彩绝伦,无人可及。史特拉文斯基的舞剧音乐和交响乐等大作品气象万千,一气呵成。二人可为一善小,一能大的代表者。 三十二 以四件弦乐器,便似有整个管弦乐团的厚度,色彩,气魄;兼有旋律,和声,对位,结构之美;又意境深远,百听不厌的,首推德彪西的弦乐四重奏。“创者易工,因者难巧”,是王国维先生论艺术创作的金玉良言。然也非无例外。海顿是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形式的创造者。可是,论气象,深度,成就,显然贝多芬、布拉姆兹、萧斯塔可维奇等后来者青出于蓝,更工、更巧、更大。 三十三 孟德尔松的音乐远离血泪,充满快乐与光明。马勒的音乐尽是悲苦,处处可感不幸与无奈。同为犹太裔作曲家中才华高绝的顶尖人物,却代表世界的南北两极。不知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上帝对其选民的精心安排。 三十四 意境为前人所未有,功力堪与前贤颉颃的萧斯塔可维奇交响乐,充满压抑感与反抗力,最宜胸中有郁结需抒解,有闷气需发泄之人听。 三十五 以音乐为国家民族立功立言,在有生之年便被尊为国宝者,有挪威的格里格,意大利的威尔第,芬兰的西贝柳斯等。中国历代没有音乐家被尊为国宝,不知原因何在,也不知这是中华民族的幸或不幸。 三十六 齐白石的水墨独步中外古今,首在一个“趣”字。以“趣”求诸乐,克莱斯勒的小品似之。 三十七 古今由演奏家为协奏曲所写的装饰奏(或译作华彩乐段),以克莱斯勒为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所写的最精彩,最见功力。一般人以为克氏只会写旋律,听听此段,便知这位乐界奇才发展组织素材和对位的功力,均达匪夷所思之境。呜呼!克氏之后,未见有来者。 三十八 贝多芬之第五号,布拉姆兹之第二号,柴可夫斯基之第一号,三首带降记号的钢琴协奏曲,充满刚阳美。听之奏之,阴气尽扫,阳光遍地,精神大作。 三十九 以感人之深为古今协奏曲排名,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第一。曾令笔者洒落男儿泪的,仅此一首。
回复
举报
uuin
uuin
当前离线
积分
10259
发表于 2003-11-26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 一连三篇,实不胜收
回复
举报
llggmm
llggmm
当前离线
积分
7453
发表于 2003-12-5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的人好像不多,绝对是一篇好文,几个月前我就下了,很喜欢。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
滑块验证:
智能检测中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
|
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7-19 22:11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