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国歌的产生,缘于1896年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欧和俄国作礼节性的访问。按当时的外交惯例,在欢迎仪式上是要演奏国歌的。为此,清政府只好临时编了一首,被后人称为《李中堂乐》,此后10多年清政府在对外交往和国内大典中一直沿用此歌。
金殿当头紫阁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天日
五色云车驾六龙[/face]
1911年清政府效仿西方诸国宣称"立宪",以法律条文颁布了国歌《巩金瓯》。
承天帱
民物铁凫藻
喜同胞
清时兴遭
真熙嗥
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face]
颁布了仅一个月,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腐败专制的清政府。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临时革命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由沈恩孕作词,沈彭年作曲,歌词是:
东亚开化中华早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国荣光
锦秀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face]
1915年5月,袁世凯政府把一首名为《中华雄踞天地间》的歌曲作为国歌。歌词是:
中华雄踞天地间
廊八埏
华胄从来昆化巅
江湖浩荡山锦连
勋华捐开尧天
亿万年[/face]
1920年段祺瑞政府教育部征集国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作曲家肖友梅将《尚书》中的《卿云歌》选作歌词并作曲,全歌仅四句16字,歌词是:
卿云灿兮
纤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face]
中国历史上第六首国歌是1930年国民党政府根据孙中山1924年在黄雨军校的训词为歌词,由程懋铭作曲的《国民党党歌》。歌词是:
三民主义
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
以建大同
咨尔多士
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
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
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
贯彻始终[/face]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2月2日,剧作家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这首歌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主题歌词是写在一张香烟的锡箔衬纸上。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後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前进!前进!进![/face]
聂耳主动拿去歌词,在他去日本前完成歌谱初稿,到日本后不久把歌谱全部完成寄回。为了配合旋律,聂耳商得夏衍等人的意见, 改了原词最后雨句,把原词的"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改为"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聂耳在重句后,再加上"前进、前进、进!"。歌曲随电影的放映,更由于救亡运动的开展,流传于全国每一个角落。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这首歌,接着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歌曲唱片。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结束之际,美国著名广播音乐指挥家伏尔希斯,曾向美国国务院提议,在盟军胜利日,同盟国应向全世界广播各国的凯旋之歌,根据此建议,美国国务院很快列出了盟军各国的优秀歌曲,其中《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中作为中国的歌曲而向全世界播放。为支持中国的抗日,在1944年;美国好莱坞米高梅公司,根据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同名小说改编,拍摄了一部反映中国抗日的故事片《龙神》,该片即把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插曲。《龙神》片中的中国姑娘玉子,由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获得者凯瑟琳.赫本扮演。米高梅影片公司用了《义勇军进行曲》作插曲后,发了500美元作为稿费,于1944年委托重庆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寻访聂耳的合法继承人收领。经四处查访,终于在昆明找到了聂耳的母亲彭寂宽老人。
1949年11月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唱了17年,1966年田汉被毛泽东打倒,歌词被禁止,只能演奏国歌的曲谱。1978年3月5日,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义勇军进行曲》新词,其中把“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改为“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改为“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等。1982年12月4日又改回原词。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1 17:13:4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