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基民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智能检测中
快捷导航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音乐合集
外文音乐合集
个人上传合集
黑胶转录音乐合集
MC系列
交响曲
协奏曲
管弦乐
室内乐
弦乐独奏
键盘独奏
舞曲
歌剧
声乐作品
宗教音乐
改编曲及其他
J.S.巴赫作品集
贝多芬作品集
莫扎特作品集
纪念富特文格勒
海菲兹全集
勃拉姆斯作品集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歌曲合集
中国声乐合集
中国器乐合集
原创音乐合集
JAZZ音乐合集
外文歌曲合集
新纪元音乐合集
世界音乐合集
跨界音乐合集
轻音乐合集
电子音乐合集
舞曲音乐合集
外国民歌合集
试音碟/影视音乐/其他
基点音乐版本比较
竹子音乐合集
lqdxy 推荐精品目录
lqdxy 的古典合集
easyman 推荐的音乐
Dr.PAN 音乐合集
audio 张宇合集
luoluo 保罗莫里哀合集
SEGA 古典合集一
SEGA 音乐合集二
chopinter 音乐合集
Dinu 音乐合集
立春改编歌曲合集
lvzhou 音乐及文章
wpskyo 古典吉他合集
yah 音乐合集
TOM 音乐合集
Dawn555 音乐集
今天没货音乐集
YY音乐集
Jtkll音乐集
Aimo音乐集
yah上传管乐曲目录
MC12
MC13
MC14
MC18
MC2
帖子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基点俱乐部
»
论坛主页
›
..::〖基点音乐〗::..
›
音响器材,音乐唱片综合交流
›
【转贴】【名曲漫談】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下)
返回列表
查看:
5029
|
回复:
0
【转贴】【名曲漫談】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下)
[复制链接]
jtkll
jtkll
当前离线
积分
57149
发表于 2005-6-27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版本比較 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是構思十四年,在新婚時在克拉拉舒曼的激勵之下才完成的第一首鋼琴協奏曲。有著一位鋼琴家太太,當然此曲的首演是由克拉拉來執行的,因此我們也就先從女性鋼琴家的版本來聽起。 在這一回的十八個版本裡,一共有三位女性鋼琴家的四個版本,分別是海絲(Myra Hess)、哈絲姬兒以及阿格麗希。 海絲1890年出生於英國,她被稱為將戰前英國鋼琴傳統,從浪漫的平庸中拯救出來,也曾被英國皇室冊封為爵士。這版她搭配Rudolf Schwarz指揮愛樂管絃,選自「20世紀偉大鋼琴家系列」,該錄音不算頂好,管絃樂團的聲音甚至可以用貧弱來形容。不過海絲的音樂氣質以及速度的處理,的確有一種特殊的貴族氛圍,無論斷句或進行速度都相當特殊,尤其是在鋼琴鋪陳的步調上,可以說切合舒曼音樂對於氣氛、提示、暗喻的要求講究。此外,海絲在弱音、氣韻的掌握也相當好,尤其在第二樂章的表現上,可惜的是管絃樂團的表現並未替她加分。此版第三樂章以相當穩健的速度呈現,但是緊密度上稍嫌不足。整體說來,這不算是個優異的詮釋,不過海絲獨到的品味呈現,對於想要尋求更多元演繹的朋友來說是不錯的考量。 哈絲姬兒搭配上指揮與樂團都陌生的組合,在第一樂章就呈現出靈巧性格,哈絲姬兒以相當積極的情緒彈奏著,彈性速度表現著墨甚深,不過有的時候有衝過頭的感覺,換句話說「佛羅斯坦」的時候多,「優塞比亞斯」的時候少。她的第二樂章依然相當在乎彈性速度的運用,因此無法顯出與第一樂章對比之感,同時情感流於表象給人一股不夠深沉的感覺。第三樂章儘管整個管絃樂都精神起來,不過哈絲姬兒的觸鍵量感稍輕,音樂濃郁的氣味顯不出來,相當可惜。 阿格麗希與羅斯托波維契國家交響管絃搭配的版本,精準、緊密、不令人意外,突快突慢的表現幅度相當驚人,不過羅斯托波維契的管絃伴奏太過弱化自己,反而讓鋼琴成為太過鮮明的角色,或許別的協奏曲可以這樣搞,但是面對舒曼這首不強調「超技」的鋼琴協奏曲,卻不應如此處理。第二樂章竟然有欲振乏力之感,原因在於鋼琴深情的處理說服力不足,而管絃合奏也不夠深情所致。第三樂章,阿格麗希依然帶著她的「大型伴奏團」狂飆著,顯然到了二十世紀依然有人將舒曼的鋼琴協奏曲當作「展技之作」來處理。 阿格麗希另外一版與哈農庫特指揮歐洲室內管絃的合作,就顯然好上許多。阿格麗希鋼琴在這裡的彈奏,比先前的羅斯托波維契版更為凌厲快速,哈農庫特的管絃樂音色雖不是絕美豐潤,但是相當著重內聲部的流動感,同時與鋼琴的搭配相當精妙,兩者交織延伸起了美妙的化學變化。雖然第二樂章沒有刻意放慢速度,但是明顯可以感覺到阿格麗希的運指更加有主見,同時懂得聆聽管絃聲部的聲音。而哈農庫特近來對舒曼的研究,顯然是有所成果的,他的舒曼管絃樂法處理得流動不沉悶,令人激賞。如果以這四版女性鋼琴的演出來選擇,毫無疑問應當選擇阿格麗希與哈農庫特的版本。 幾個重量級版本 不過可惜的是,如果與男性鋼琴家的表現相比,則前面所提的四個版本可能都要被忽略掉了! 季雪金搭配卡拉揚指揮愛樂管絃是EMI ART的重新發行,無論琴音或是管絃密度都較女性版本為優,重製過的錄音處理在低音域表現非常不錯。季雪金在第二樂章彈得不慍不火相當耐聽,可以說精準地呈現舒曼充滿愛意的宣言。第三樂章季雪金通透的音質,穿透厚重的管絃圍牆,說明這是充滿自信的演詮,雖然某處季雪金險些發生嚴重失誤,但整體表現幾乎可以說是瑕不掩瑜,如果再加上價位的考量,此版相當值得推薦。 鋼琴才子李帕第與安塞美指揮瑞士羅曼德的組合也是相當夢幻,音樂一開始明顯地探照燈就打在鋼琴上頭,李帕第不愧一代鋼琴名匠,從容不迫地彈奏出主題,彈性速度的運用方面也很不錯,不過由於單音錄音緣故,讓貧弱的鋼琴與管絃聲,無法完全展現李帕第與安塞美兩位過人之處。只能些許地感受到李帕第的呼吸相當具有詩意,完全能夠傳達舒曼音樂的文學氣味。第二樂章,安塞美讓李帕第的特質發揮到極至,但也因此更令人對錄音水準感到扼腕!如果說動態不大的第二樂章都搞不定了,那麼第三樂章也僅止於感受氣氛。不過李帕第與安塞美兩位大將,依然將輪旋曲的氣質表現得相當好,此版對他們來說絕對是非戰之罪! 富蘭索瓦與Paul Kletzki指揮法國國家廣播交響則呈現此曲另一種風貌,富蘭索瓦特殊的legato彈奏,呈現一種精妙特殊的質感,如同我在此曲上集所說,舒曼的音樂呈現有領先印象派的想法,而此版正好嗅出這股味道。此版錄音遠比想像中好,特殊品味的第二樂章演奏,頗值得您一聽,尤其鋼琴與弦樂群的對話,富蘭索瓦的鋼琴完全掌握舒緩與緊張的對比。第三樂章,富蘭索瓦精心雕琢每個樂句,他的音色不算絕美,但是氣氛的掌握卻有過人之處,可惜的是樂團在第三樂章沒有呈現出該有的氣質與活力,是唯一美中不足之處。 魯賓斯坦與朱里尼指揮芝加哥交響的錄音,如今有重發的日本版問世,的確是件令人興奮的好消息!從第一聲飆出,就幾乎注定本版成為名盤!魯賓斯坦慣有的雍容大度,可以說完全掌握全曲的步調與氣質,一點都沒有匆忙之感,極具欣賞價值。在朱里尼手下的芝加哥呈現溫情色彩,與鋼琴緊密搭配,雙方呈現步調一致的高度結合。第二樂章剛開始的處理可以說與前一樂章相近,不過到了鋼琴與大提琴對話的那段,浪漫深情的味道慢慢滲透出來,別版幾乎聽不到這樣綿密細膩的鋪陳,絕讚!第三樂章,魯賓斯坦果決的分句、流暢的呼吸,讓聽者能夠流暢地享受到最後一個音符,沒有一點深澀難懂。唯一要注意的是,此版的詮釋相當深邃無欲,呈現一種如暮之年的黃昏美感,因此不太建議當作第一版購買,不過卻是絕對要收藏推薦版! 阿勞與柯林戴維斯指揮波士頓交響是另一不容忽視的版本,相較魯賓斯坦的溫情主義,阿勞這裡的表現更趨浪漫、更顯激情,但依然不脫一派文風,阿勞與柯林戴維斯的組合氣質頗為相契,因此兩相激發之下成績不俗。第一樂章發展部的「夜曲」樂段演出相當絕美,雖然整體來說此版略帶粗糙,尤其許多細節並未刻意雕琢,但卻有一種能量飽滿之感,也就是當年舒曼青春浪漫的活力。這是一個相當安全的版本,十分適合當作第一版推薦。 李希特與Witold Rowicki指揮華沙國立愛樂管絃的組合,這個版本如今不是那樣容易尋獲(目前有大花版重新發行,編號DG 447 440-2)。不過由於錄音關係,整個管絃樂細瘦乾扁,倒是慶幸鋼琴部分錄音還保有一般水準,李希特的技巧表現全面,但是由於速度飛快,因此造成管絃樂團的搭配供輸不及,音樂有線條化的傾向。尤其第二樂章更顯貧弱,李希特略帶剛硬的觸鍵,加上管絃調色的單調,實在不高明,所幸在第三樂章的激情飛奔中稍稍彌補回來。李希特的表現整體說來,激情不足、浪漫缺乏,太過硬調。 阿巴多協奏的三個版本 接下來我們要來聽聽阿巴多搭配協奏的三個版本,事實上阿巴多的協奏令我有很深的期待,因為他的音樂總是那樣溫文儒雅、雍容大度。同時我也想藉機比較布蘭德爾、波里尼、普萊亞三人的鋼琴表現差異。 布蘭德爾與阿巴多指揮倫敦交響,欣賞此版時建議您音量開大些,布蘭德爾的深思體味的確與舒曼的文學味相近,不過在浪漫的氛圍上,他就顯得有些許剛硬,但在阿巴多優異的掩護之下幾乎不易察覺。布蘭德爾穩重、札實的第二樂章令人印象深刻,與他人的詮釋觀點相當不同,也巧妙地區隔了第一、三樂章的情緒近似性。聆聽布蘭德爾的彈奏,您不必期待有任何驚艷,但是也不需擔心任何誤差,在他紳士般的步履下,有著許多深思熟慮。對於初聽此曲的朋友,此版也是相當不錯的優秀選擇。 波里尼與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的組合,彼此間產生相當微妙的互動,遇上波里尼這部義大利跑車,阿巴多的氣質也顯得不同,因為柏林愛樂本身就是一架性能優越的戰機,更何況詮釋著他們閉著眼睛都能演出的德奧作品,因此兩相激發之下呈現燦爛灑脫之感。只見波里尼與阿巴多兩人急速過彎毫不減速,又能夠忽然停止,展現音樂的高度操控性,不僅緊密度夠同時不失舒曼音樂的內涵。優異的錄音將許多管絃細部都收錄得相當清楚,第一樂章呈示部便令人血脈奔張,發展部時並未刻意太過矯情,恰如其分地流動著。第二樂章重點同樣放在鋼琴與大提琴的對話上頭,優美甜膩。第三樂章波里尼彈奏的能量,更是完全地展現出來,比起布蘭德爾呈現更為直覺灑脫的彈奏,是一種充滿陽光朝氣的演奏。 普萊亞與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的組合,是令人期待最高的一版。普萊亞這位97留聲機大獎得主,他與阿巴多這張錄音更贏的三星帶花殊榮。這回是普萊亞第二度灌錄此曲,也是他首度與阿巴多合作。第一樂章「抗衡、掙扎」的味道就浮現,在其他版本中沒有如此突顯這個訴求,普萊亞將這首作品的詮釋層次又更加提昇深入,難怪企鵝三公給予帶花評價。尤其他規模結構呈現的宏偉令人訝異,普萊亞觸鍵能量強大驚人,完全被收錄在唱片中。第二樂章柏林愛樂的醇美更顯難得,普萊亞的演奏介於布蘭德爾的深思與波里尼的直覺之間,那不是一種靜態式的平衡,而是一股交互衝擊的動態平衡,換句話說他的演出結合兩者的優點。第三樂章散發出活生彈跳的感覺,舒曼的青春狂喜躍然紙上,新婚的快樂也瀰漫出來,因此這絕對是一版值得細細品味的推薦錄音。 另外兩個發燒盤 於於稍有資歷的樂迷來說,一定知道下面這兩個發燒級的名盤,堅尼斯與Stanislaw Skrowaczewski指揮明尼亞波利斯交響樂團,魯普與普列文指揮倫敦交響。同時這兩張唱片,可是都可以在劉顧問家可以找到呦! 堅尼斯總是能將浪漫樂派音樂中最深層的情感演奏出來,因此無論是他在彈奏拉赫曼尼諾夫或是舒曼,音符中常帶情感的魅力相當吸引人。特別是在快速激昂的樂章,以及深情款款的鋪陳裡頭,堅尼斯的性格就格外顯得鮮明。他的舒曼鋼琴協奏曲是相當典型的老派大師詮釋風格,技巧四平八穩、情緒綿密不止,若以該片的低價位來看,這樣優異的錄音與演奏,絕對是最超值的基本必備盤。 傳奇神秘的魯普,當年顛峰時與普列文指揮倫敦交響所錄下的唱片,無論內涵、錄音都令人懷念!第一樂章的兼具灑脫、快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
滑块验证:
智能检测中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站务问题
灌水唠叨
手机客户端
|
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7-21 11:42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