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94|回复: 4

我对音乐的一些看法(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我在自己的论坛上谈了一些我对音乐欣赏的看法,想和大家讨论一下。 我的ID是“古典迷”,是不是就代表我只听古典呢?当然不是,只不过我更喜欢西洋古典而已。目前大家所能接受的主流音乐:新世纪音乐new age、流行pop、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爵士jazz、电影配乐。这些我都能接受。正由于我更迷恋古典音乐,一个尴尬的问题就出现了,我发现现在爱好这个的人比例很小,原因是多数人认为古典音乐晦涩难懂,内容陈旧、节奏缓慢等等。这些多是偏见,因为古典音乐的定义并不局限于莫扎特、贝多芬、巴赫、小斯特劳斯、等西洋经典音乐。我们目前喜欢的经典流行歌曲等音乐照样能够在未来被称之为“古典音乐”,也就是说凡是前人创造的经典音乐,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和洗礼后还能流传至今的,那它就是古典音乐。蔡琴的音乐被用来做发烧试音并没有降低了蔡琴的档次,她的歌声我认为也是古典音乐,倒是那些敲玻璃、砸脚盆的录音真是没什么意义。 这时,肯定又要有人说了:那些古典音乐要么没词,要么有词是外语听不懂,要么就是节奏太慢,听着想睡觉,振奋不起来。他们这样想可真是大错特错了。好的音乐是否一定需要有词呢?肯定不是。世界上早期的音乐都是以声乐为主的,要知道人类是先有语言才有文字,人们早就能够用自己的歌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文字出现后更是大大推动了声乐的发展,各种诗歌和故事被编成了歌谣传唱,他们往往朗朗上口具有韵律,容易被人理解,使其十分流行。音乐并不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早期的艺术多是雕刻、美术、文学,唯独没有真正独立的音乐艺术。音乐在那时往往是文字和语言等其他艺术的衬托,在唱歌时器乐被用来为唱段承前启后,或是演唱前的前奏等辅助功能来使用。音乐和美术、文字不同,它很抽象,既看不见,也不能用文字来详细解说所有的内容。那它究竟是什么呢?它其实就是一种“诗意”,是从其他艺术中升华出来的“诗意”,往往是一种纯粹的形式。如果欣赏者不能领悟音乐的诗意,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各种音符的组合而已),无法用身心真正去体会音乐,也就会说:“我听不懂这歌词,也听不懂这旋律!”。有句话说得很贴切:“音乐就是来自那和谐世界的余响!”在20世纪,人们创造了很多无调性的不和谐音,我不大喜欢这种体裁,例如梅西安的音乐,我始终认为和谐才是音乐的本质。有人认为音乐从“小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开始才从真正意义上使音乐脱离文字和其他艺术的束缚,成为一门专门的艺术。我比较认同这种说法,过去我听过的一些西方早期的音乐中(文艺复兴时期),人声还不错,器乐就很单调了,没有什么光芒。到了巴洛克时期,人声和器乐可以平起平坐,最后器乐能够脱离出来独立演奏,巴赫又发明了12平均律,使得转调变得很容易,大大加强了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形式,这是音乐发展史的里程碑。 说了一大堆无非也就是想说明音乐的好坏和有无歌词无关。纯粹的音乐往往才是最深刻,最美的。我比较赞同音乐要靠自己去体会,而不是他人暗示的观点,但标题音乐除外。在这里,我们看到音乐界的分歧:音乐到底应不应该有标题?我认为这个直接关系到你能否领略音乐的真谛。西方音乐原本多是没具体标题的,常以调性、速度、曲式和作品编号等信息来命名。大家要想真正的欣赏音乐,最好还是欣赏那些无标题的,因为欣赏音乐是对音乐作品的再创造过程,很多人说他们听不懂没有明确提示的纯音乐,其实这些东西原本就没必要刻意的去弄懂什么,那只会束缚你的想象力。例如门德尔松的《风戈尔山洞》就是为了描写风戈尔山洞内五光十色的绮丽美景,音乐很像电影配乐,能让听者产生视觉联想。但如果当时他不说这是风戈尔山洞,那我们会认为是什么?我也许会认为是某个盗墓者在盗墓时发现了大量五光十色的财宝,也许还能成为《古墓丽影》的电影配乐,迪斯尼的《幻想曲》就是个典型例子。俄罗斯的《彼得与狼》用直接易懂的方式来解释音乐如何来描述事物。演奏中配上了解说员的讲解,我记得好像单簧管是猫,巴松管表现老人,一段小提琴的活泼旋律表现小彼得……,那难道我就不能用大提琴来表现老人吗?显然不是。还有《沙巴女王的莅临》《皇家焰火音乐》《水上音乐》《命运》《田园》《英雄》《勃兰登堡协奏曲》《歌德堡变奏》等等这些都是有标题的音乐,如果不要标题,你还会明确知道表现的是什么吗?你会发现这音乐有了新的意义――你的再创造。所以大家在欣赏音乐时,要在一种自然放松、没有刻意研究的状态下随着音符自然而然的进入音乐世界,欣赏时融入自己的想像和理解,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我也可以拥有只属于我自己的音乐。但是,有的音乐的确是需要和标题紧扣的,例如维瓦尔地的《四季》、柴可夫斯基的《四季》、中国的《梁祝》。我将在以后的帖子里贴出一些标题音乐供大家欣赏,让大家有个感性认识。 我今天在这里说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知道:音乐不是狭义的,它没有民族性和形式的约束,它属于全世界。各种音乐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古典音乐是前人留下的宝藏,如果你们仔细聆听,会发现现今的各种音乐灵感几乎都来源于古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5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将你的文章转载去了!不过古典音乐的定义我们还需讨论讨论哦!一方面他可以按时间定义,另一方面CLASSICAL有“经典”的意思,古典音乐是我们中国人的翻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5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中国音乐艺术论坛是你们开设的?我才发现阳光旋律也在上面,估计这论坛是武汉人开的。工作后,我已经好久没有写什么东西了,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在我们单位论坛上掀起一股古典之风,让人们了解它,而不是误解它、排斥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5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同意!音乐是纯粹的,歌词、标题只是附属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5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论坛不是武汉人开的哟!是哪里人开的有关系吗?~~!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6 17:44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