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A Brighter Summer Day)
导演:杨德昌
主演:张震、杨静怡、张国柱、金燕玲
音乐:詹宏达
上映日期:1991年
DVD封面:
电影原声图:
简评(原创):
这是我认为最好的中国电影之一,我手边的版本是132分钟的。原片长240分钟,接近四小时,很难找。
电影改编自一起真实的事件,发生在1961年,杀人者与杨德昌同届。30年后,在杨德昌冷静甚至带些旁观者意味的镜头下,表现的并不是仅仅是少年人残酷青春的写照,还涵盖了整个社会,以及对理想、成长、信仰等等的思考。
电影的英文名《A Brighter Summer Day》(阳光灿烂的夏日),让我不禁想起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且同属反映六十年代少年成长的影片,同样涉及打群架、泡妞、帮派等等,但杨德昌此片更具广度,不妨可以对比着看。
据说“牯岭街少年合唱团”是因为这部电影应运而生的,电影里小猫(因喜欢猫王而得名)的声音让我惊艳,下面试听里的高音童声,便是他的声音。在电影里他还有另外一首独唱歌曲,让我觉得与以往所听童声最大的区别是,他的声音如何便有一股妖媚的味道?
再回头来说电影,小四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电影里他步了原帮派老大Honey的后尘,且看一段Honey的台词:
“我在台南,无聊得要命,每天可以看几十本武侠小说。后来,我叫他们去租最厚的小说来看,其实以前的人,跟我们现在出来混的人,真的很像。有一个老包(皮埃尔),大家都以为他吃错药,我记得,好象全城的人都跷头了,而且到处都被放火,他一个人要去堵拿破仑,后来还是被条子抓到。《战争与和平》,其他的武侠书名都不得记了,只记得这一本。”
老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Honey从书中看清了自己,而小四又追随Honey的脚步,理想主义者注定与这个世界不相容,他们抗争,最后成为悲剧。
电影里的小明是一个美丽清纯的女孩,为了生存,不断变更男友,她是现实世界的代言人,且看她最后对小四说的话:
“你太自私了!要改变我?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你以为你是谁?”
小四最后杀了小明,这是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对现实世界的抗争,这就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另注:碟片花絮里注明音乐为“詹宏达”,但我觉得这些英文歌不象是专门为这个电影原创的,在网上也查不到这些歌的来源。
试听:why from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6 8:38:1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