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711|回复: 36

深情回顾:十大小提琴协奏曲简评!(部分编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6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12/20051269245213552.jpg 2005-12/20051269245965226.jpg 2005-12/2005126925899362.jpg 2005-12/200512121013154975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2 10:13:2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1.勃拉姆斯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总让人感到有许多历尽沧桑,饱经世事的厚重感! 这也是我将它排在第一位的原因。 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作与1878年 正是他创作的黄金时代 D大调,OP77 题献给小提琴大师约阿希姆 该曲是浪漫主义激情与严谨的古典结构的美妙结合。 乐圣的小提琴协奏曲举世无双, 唯有勃拉姆斯这首才是它的强劲对手,各有所长。 勃拉姆斯原来把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构思成四个乐章, 象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那样, 但是他最后删掉了他原来计划好的谐谑曲。 一八七九年元旦在莱比锡布店大厦首演。 首演由约阿希姆独奏。 第一乐章是传统的奏鸣曲快板乐章。 这个乐章那宽广悠长的主部主题与甜美如歌的副部主题, 使人们宛若踏入绿草如茵的原野, 而独奏小提琴则仿佛是置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 抒发出心底的愉悦歌声。 乐章开头引子洋溢着如火的热情, 低声部弦乐与大管奏出第一主题, 小提琴有很长的华丽乐段。 第二乐章慢板,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甜美恬淡,别具田园风味。 双簧管吹奏出基本旋律, 小提琴精彩的叙述成为对主旋律的装饰。 这个乐章犹如秋风落英缤纷中漫步的老人, 那份孤独和黯然神伤令人叹息。 这一乐章是非常勃拉姆斯的! 第三乐章快乐的快板。 自由回旋奏鸣曲式,极其光彩夺目。 主部主题是豪放不羁的匈牙利吉普赛舞曲。 因约阿希姆是匈牙利籍, 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聆听这首小提琴协奏曲, 往往令我联想到两位不朽的大师, 那就是海菲兹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海老的是三星带花名片 而大卫与塞尔则是《唱片艺术》推荐名版。 海菲兹的演奏犹如银河一泻千里般顾盼生辉, 体现了高超的演奏技术与严格的整体性, 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已达极限。 而大卫的演奏也是跌荡起伏变幻莫测, 是雄浑沉厚与色彩斑斓的完美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20051269301464868.jpg 2005-12/20051269304326617.jpg 2005-12/20051269511779897.jpg 2005-12/20051269305314681.jpg 2005-12/2005121210142674505.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2 10:14:3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20051269313333660.jpg 2005-12/2005126931429918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2.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这是小提琴音乐艺术历史长河中最璀灿的明珠。 一八零六年乐圣来到匈牙利, 不久他和丹莱莎相爱并订了婚, 在这种幸福的背景下, 他写了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所以, 这首协奏曲感情丰富细腻, 有如歌般的优美旋律, 洋溢着幸福欢乐的情绪。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具有高昂的英雄气质。 第一呈示部由乐队演奏, 定音鼓几声轻击引出奇妙,庄重,流畅的主部主题。 副部主题端庄典雅,温情脉脉。 第二呈示部由小提琴和乐队协同演奏。 发展部用引子和副部素材展开。 再现部是强有力的全奏,辉煌灿烂。 第二乐章:小广板,充满凝神沉思的情怀。 这个慢乐章开头小提琴加了弱音器, 圆号和单簧管呼应后, 小提琴在装饰音的花环后有一系列美好的变奏, 华彩乐段后进入末乐章。 第三乐章:快板,回旋曲式,表现出节日的歌舞画面。 基本主题是富于活力的舞曲, 先在主奏提琴的G弦上, 接着翻高两个八度引入火热的全奏。 回旋间两个插部弥漫着轻歌的气氛, 尤以g小调一段格外委婉动听。 最后主部以其华丽灿烂的气势结束。 EMI这个53年录音, 记载了两位音乐家的深厚友谊。 富特文格勒,一位贝多芬的现实代言人。 梅纽因,一位小提琴诗人。 单纯从技术方面来讲, 这个版本也许不算十全十美,可能还不及其他一些版本。 然而从总体把握作品精神的内在观照来讲, 它已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贝多芬这部作品被赋予了无限诗意。 大卫的音色向来以细腻感人而著称, 他的贝小协也不例外, 是精雕细刻与磅礴大气的完美结合。 然而抒情性好象多于雄健, 也许是受了法国乐团的影响。 西盖蒂是论坛一位前辈高人所赠! 认真听了几遍。 感觉西盖蒂的琴声很纤细,很温文尔雅, 犹如一位谦谦君子。 小提琴与乐队很平衡,相辅相成。 表现的内涵却是其他人所不及的。 用两个词来形容, 那就是”亲切感人“和”纯朴真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20051269351738163.jpg 2005-12/2005126935337910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2005126936894674.jpg 2005-12/2005126936162894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3.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 萧伯纳曾说过: “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要比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好得多” 其实, 用不着为了要赞美他的《苏格兰幻想曲》而贬低他同样优美动听的《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和很多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一样, 布鲁赫对民歌, 不只是他的祖国德国的民歌, 也对苏格兰,威尔士与希伯来的传统旋律深感兴趣。 这部作品1879与1880年间的冬天作于柏林, 题献给伟大的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 第一乐章:如歌的柔板。 在整个乐队加弱音器演奏的几个预备小节后, 小提琴唱出怀念故乡的苏格兰旋律《老罗宾莫里斯》。 第二乐章:谐谑曲,快板。 主旋律是《嘿,浑身尘土的磨坊主》。 这曲调随着飞跃的断弓奏法,突然冲刺的琶音,颤音和急速的经过句而起种种变化。。。。。 第三乐章:行板。 《我为失去乔尼而忧伤》是这慢乐章的基础。 给予独奏家以美妙的自由想象的机会, 结束时富有表情地逐渐逝去。 第四乐章:快板。 一首古老的苏格兰战歌《胜利的苏格兰人》 决定了末乐章充满活力的基调。 独奏小提琴的复杂技巧使它更趋激烈。。。。。 我时常聆听海菲兹和大卫的版本来比较体会两位大师演奏艺术的不同。 这是两位小提琴高手的过招,剑胆琴心。 他们各自拥有大量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海菲兹在《苏格兰幻想曲》中的特点是音色绝对均衡, 音准绝对可*,强调演奏的整体性把握。 对于乐章主题之间的一些经过乐句, 他采用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海菲兹不是着力于情感的宣泄, 虽然乐曲的柔板和行板部分明显都有此色彩。 但他的演奏浑然天成, 具有无比强大的冲击力。 从他的琴声中我们可以听出他的自负和自信。。。。。 相比之下, 大卫就亲情许多。 很多细节交代得清清楚楚, 不象海菲兹那样快速凌厉。 该快则快,该慢就慢,张驰有度, 更加强调抒情性和歌唱性。 拉宾虽然英年早逝, 但他很擅长于演奏这种直抒胸臆,抒发性灵的作品。 他的演奏是那种拉宾式的“艳”的招牌音色, 尤其当你用高档器材来播放的时候, 你会体会到这种艳丽。 艳得美丽伤感,哀婉凄切,不可救药。 这种琴声仿佛来自旷野荒漠, 也象是来自远古的某种呼唤, 这是一种现代人久违了的琴声! 天才神童美岛莉的演绎轻灵飘逸, 虽然没有大师们的雄浑厚重感, 但却异常清新怡人。 这几张唱片我同样珍爱, 另外一个想听的版本是帕尔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20051261226733039.jpg 2005-12/20051261226151899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7 03:35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