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我所居住的村子里,有来自45个国家的、不同民族的人。随着传统的民族地域被打破,有不少人便丢失了本民族的母语。上世纪80年代,我去美国讲课,看到一个女学生长得像中国人,就跟她说中国话,结果她用英语跟我说:Don’t speak Chinese with me,I am ‘banana’。”(不要跟我说中国话,我是一个“香蕉”。)我心想这么漂亮的一个小姑娘,怎么会说自己是“香蕉”呢?她解释说:“我是一个ABC(即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在ABC中有不少‘香蕉’,皮是黄的,剥开之后,里面是白的,我看起来像中国人,但是我不会说中国话啊。”她还告诉我加拿大还有一本杂志的名字就是《BANANA》,里面的文章大都写那些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的事情。我还学了一个单词EGG”,它本来的意思是“鸡蛋”,和BANANA”正好相反,鸡蛋剥壳后,外面是白的,里面是黄的,大家熟悉的加拿大人大山,中文说得特别溜,比许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都说得好,在北美就会被称为E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