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44|回复: 3

转贴《莫扎特250岁诞辰纪念:分享莫扎特的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8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又是一个莫扎特年。为什么说《又是》呢?因为在1991年,莫扎特逝世200周年时,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已经轰轰烈烈地纪念过一次这个天才了。当时,数不清的音乐会、座谈评论,无数的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的专题和系列报导,都献给了这位早夭的旷世天才,这多少出自对莫扎特当年在穷困中英年早逝的痛惜而产生的补偿心理。当然,商人也看准了这个机会大捞一笔,莫扎特成了商品,除了音乐产品之外,莫扎特T恤,莫扎特扑克牌、莫扎特益智游戏…,光是莫扎特巧克力就有好几种品牌哪。反正莫扎特家没有后人,不用担心什么著作权的问题。 时隔15年而已,又到了莫扎特250周年诞辰的日子。人们少不得要再来一次,幸好,人们对莫扎特似乎一点也不厌烦。只是对真正热爱莫扎特的人而言,心中感慨万分。现代人特别喜欢把本来很有价值的事情炒作成肤浅的流行热潮,甚至变成廉价商品。不过,这还是比什么都不做要好,至少可以让更多人认识真正美好的音乐。 到底莫扎特迷人之处在哪里呢? 西洋音乐史上不乏令人崇敬的伟大作曲家,但没有一个人和莫扎特的特质相似。是的,我们景仰巴哈和贝多芬,但是我们‘爱’莫扎特。当然这不是因为他的《神童》身份,而是他发乎天性的纯真和善意,体现在浑然天成、完美无缺的乐曲当中,足以触动每一个在红尘中仍然向往纯净光明的灵魂。这完美得仿佛来自天国,却又能洞悉人性、善体人意的音乐,两百多年来抚慰了无数的心灵。 许多医学研究报告都提及莫扎特的音乐最具治疗效果,从癫痫症、老年痴呆、增长智力…到治疗心理创伤,无一不展现了神奇的功效;当然它也是胎教的最佳选择。不得其解的学者们一直在讨论个中玄机,同样是古典音乐,为什么莫扎特的效果最佳,而不是巴哈、海顿、贝多芬,或其他人呢?有学者用所谓科学的方法分析,认为莫扎特音乐中旋律的重复变化、和模进(sequence,即乐句在不同和声阶层的重复)的次数较多,符合人脑的运作模式等等。 但是我想,真正的原因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莫扎特的人格特质所致。好的音乐来自好的性情。我们常说,乐如其人。莫扎特从小纯真、热情,他3-4岁还不会弹琴时,就在钢琴上找《相爱的音符》,说:《音乐就是把相爱的音符放在一起》。成年后的莫扎特虽然不善处理世务,但是对人真切的热情一直不减。对他而言,音乐的和声代表的是人与人的和谐,是善意与爱,音乐是一种友善的交流和对话。听他的音乐,事实上是在感受善意和爱,给人一种温馨的幸福感,这样的音乐怎么能不对人有好处呢? 当然莫扎特音乐中的《爱》有很多的层次;有对情人的温柔;有人与人之间的友善;有冲突后的体谅和宽容;也有庄严神圣的慈悲;在莫扎特的笔下自然真切,毫无造作。而这丰富的情感和高贵的品质在古典的节制中又不流于滥情,完全符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道精神。唯一极致的,只有他神性中的《真》与《善》。 日本江本胜博士的水结晶实验中证明,和谐、善良的信息能使水生成美好的结晶体。同样地,纯良的信息对人无论是生理和心理,都有莫大的助益。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莫扎特对各种病症独具疗效。莫扎特的音乐是和欣赏者善意沟通的,流露的信息是爱,和谐,宽容,光明,天真、纯净…这样的音乐,当然不是智慧而严格的巴哈、在痛苦中奋战升华的贝多芬,更不是渲泄个人情感的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能比较的。 今年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莫扎特的善意吧:如果想要感受到被爱;听听莫扎特为小提琴和钢琴谱的奏鸣曲;想感受庄严和慈悲,听听他的弥撒、共济会音乐和安魂曲;想感受飞扬在天空般的兴奋,听听他的钢琴协奏曲!想感受友情的默契,听听他的弦乐四重奏!想知道莫扎特如何机智地剖析人性,不妨听听他的歌剧…你会在音乐中感到他的微笑,也会自然地报以微笑。 如果人们多去感受莫扎特的善意,人间必然更美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8 9:52:1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8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西方音乐史中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大师之一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诞辰250周年! 2006-1/200612814105310046.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8 14:11:0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3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仍然认为音乐没有善与恶之分,即便是莫扎特和巴赫,我个人的观点也是这样!我一直认为音乐有它的客观美,一个作曲家无论把什么样的理念放在他的曲子里面,也违背不了这一点,所以我听莫扎特很简单,没有想过莫扎特是善良还是邪恶,是纯真还是虚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本身应该没有善恶之分的,关键要看某些人如何利用音乐而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电影《艺术家的抉择》里面,那个美国军官不就说:“为什么希特勒要用你(富特文格勒)指挥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作为自己的葬送曲?他为什么不用别人指挥的?他就认为你指挥的音乐能够代表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7 03:33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