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一直听基点的音乐,自己却不能上传,不是没有音乐,而是版本实在比不上已有的曲目,虽然柜子里也有百多张CD,数量本来就不多,并且还都是NAXOS的,即使是名厂的片子,也都是双片甚至四片装的。
听基点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听平时不怎么听到的音乐,所以兴致所至,就准备写一连串的感想,用跟帖的形式,原则上,在《古典音乐排行榜》中出现过的作曲家,就不讨论了,除非例外(万事都有例外)。
使用道具 举报
第一个贝壳:求主垂怜
在《音乐圣经》中仰慕已久,就是不得见(不得听),终于在基点听到,虽然似乎和《音乐圣经》是两个版本,但没关系,感动到当场连听2遍。后来又反复听十几遍。
听完《求主垂怜》后的感想,若要我入天主教,只须此一首音乐即可。天籁之音让人感觉离上帝很近。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4&ID=35355&replyID=287847&skin=1
第二个贝壳:Rainbowin Curved Air
也许是做IT的缘故,很喜欢重复的序列慢慢扩展出来的电子效果。自己觉得应该迷迷糊糊地听这样的音乐,一本正经地听反而累人。不过也许听不惯的人永远听不惯。假如学生上课捣蛋,老师进行批评的用处是不大的,那就让他留下来从头到尾听一遍Rainbowin Curved Air。
可惜,类似的音乐了基点太少,又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其他的。
第三个贝壳:马斯奈——熙德
有人说马斯奈偏女性化,可是这个熙德呢?即便是女性化,也应该是非常奔放的女性吧(或者泼辣)。可当中有一段特别强烈的节奏,怎么听着让我联想起万宝路的广告呢?还有谁有这样的感觉呢?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4&ID=12346&replyID=82079&skin=1
这种类型的帖子很好啊!
顺便问一句,音乐圣经推荐的求主垂怜是哪一个版本?
其实,要说与上帝贴得最近的,还是巴赫的康塔塔
等下周我把音乐圣经的详细资料贴上来。
顺便说一下,现在是想到听到就随手跟帖,等以后积累地多了,再整理出来做成一个大的文章。
第四个贝壳:德里布——花之二重唱
一般的音乐爱好者,听歌剧的面估计都不广泛,除非很大路的,象卡门、茶花女或被张某某用大锅炒的图兰多之类的。所以很多都还是听选段。听了基点的花之二重唱,才知道,哎呀,这原来是德里布写的呀。
找德里布的音乐真够难的,在搜索里我输入了德里布、德利布、德列布、德立布、德立勃之类。要是有谁再来个戴列勃的话,估计就晕死了。大家上传的时候,是否应该在标题里统一附个英语,最好再附个德语什么的。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4&ID=39629&replyID=&skin=1
第五个贝壳:梅花三弄(陆春龄)
陆春龄有三个曲子是必听的,其一是《梅花三弄》,其二是《鹧鸪飞》,其三是《欢乐歌》,基点中居然前两个都有,哪个大虾能把《欢乐歌》也传上来啊。
这三个都是我吹笛子常吹的,但只有《梅花三弄》能勉强吹完,且泛音出不来。《鹧鸪飞》是毛主席周总理都喜欢听的。一代宗师陆春龄啊。
还有郁闷的是,自己吹《梅花三弄》没人和琴,郁闷之余,只好用MIDI自己做了,可MIDI里没琴的音色啊,难道用吉他或竖琴吗?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5&ID=40516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7 08:02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