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阳 这是陈萨第2张个人专辑,也是她唯一一张有在国内发行的唱片。在五年前的波兰第14届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上,中国的李云迪技压群雄一举夺冠,同时另一位中国姑娘陈萨也夺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2005年6月陈萨又在美国的第12届冯 克莱本钢琴比赛上跻身三甲获水晶奖。“冯 克莱本钢琴比赛”创始于1962年,被称为“世界上难度最高的比赛”,优胜者除了获得各种奖金和演出合约外,近几届赛事还由法国的harmonia mundi唱片公司为前三名的参赛者出版一张比赛实况的录音。 和李云迪、郎朗等签约DG的钢琴家们相比,陈萨在肖邦钢琴比赛后与日本JVC签约,但只出过一张《肖邦印象》,且从未有在国内发行。这张比赛实况(唱片编号:HMU907406)总算让我们能有机会通过唱片一赏陈萨的艺术风采了。本片收录了陈萨在冯 克莱本钢琴比赛上演奏的实况曲目:肖邦的第3钢琴奏鸣曲、拉威尔的《幽灵之夜》、居里尔的《斯卡拉蒂华彩/头脑风暴》、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和斯特拉文斯基的《练习曲》。 肖邦的第3奏鸣曲是一部带幻想性风格的大型独奏曲,可它不象李斯特的音乐那样有张扬的炫技;也不象肖邦自己的第2奏鸣曲那样,背后有感人的肺腑的动人故事,作品表现出的是一种更纯粹的音乐性。陈萨的演奏在结构的工整和音乐的律动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开首几个匀称有力的和弦使整首乐曲的结构稳固地树立起来,其堂皇亮丽的触键更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第3乐章广板不但能弹得从容不迫,还能巧妙地运用自由节奏去调节气氛,这对现今的年轻演奏家来说殊为难得。第2和第4乐章是谐谑曲和终曲,里面有许多技巧性的快速乐段及力度对比。不过这反倒是陈萨的强项,因此更显得游刃有余。单就此曲而论,陈萨的演奏并非无懈可击,与鲁宾斯坦、阿格丽姬等大师相比当然尚有差距,但和同辈的李云迪、郎朗相比(恰好他们最近的新片都收录了这首作品),李云迪细腻有余阳刚不足,过于女性化、沙龙化;陈萨反而巾帼不让须眉,显得大器、堂皇。郎朗的力度、气势虽然宏大惊人,在慢板乐章的处理却稍逊一筹,略嫌粗燥。 拉威尔《幽灵之夜》的印象意韵在陈萨的指下渲染得神髓毕现:光影摇曳的《水妖》;阴森诡异的《绞刑架》;神秘迷幻的《斯卡博》无不出神入化,恰如其分。居里尔的《斯卡拉蒂华彩+头脑风暴》和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 都是技巧难度惊人的作品,当代作曲家居里尔的音乐基本保留了旋律和调性,但节奏、声部变化却相当繁复多样,还有许多大跨度的音程和对比悬殊的力度变化都让演奏者不易掌握。这些陈萨都处理得条理分明、层次清晰、有条不紊。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更是从头到尾铺满了炫技成分,力度强劲的八度和弦、让人眩目的快速32分音符、姿彩纷呈的音色变化在陈萨指下都显得举重若轻、潇洒自如,灵敏的触键、干净的音符,其技巧之娴熟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赛程中,陈萨因为在演奏巴伯的《钢琴奏鸣曲》时出现失误而屈居第三。此届冯 克莱本钢琴比赛最后由俄罗斯的科伯林和韩国的杨乔希分别夺得冠亚军,科伯林曾在2000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上拿了第三名,已算小有名气,这次夺魁如愿以尝了;杨乔希则年方19,首次参赛便崭露头角,小姑娘也笑得下了。他们的比赛现场录音也同样由harmonia mundi唱片公司出版,可惜至今还未在市场上看到。
1 Sonata No.3 in B minor, Op.58 Frederic Chopin 26:42 1 I Allegro maestoso 9:28 2 II Scherzo: Molto vivace 2:46 3 III Largo 8:58 4 IV Finale: Presto non tanto 5:31 5 Gaspard de la Nuit Maurice Ravel 22:31 5 Ondine 7:06 6 Le Gibet 5:54 7 Scarbo 9:31 8 Scarlatti Cadences/Brainstorm Sebastian Currier 9:59 8 Scarlatti Cadences 5:33 9 Brainstorm 4:26 10 Spanish Rhapsody Franz Liszt 12:59 11 Etude, Op.7, No.4 Igor Stravinsky 2:1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6 10:26:0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