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基点俱乐部的朋友们肯定都是音乐爱好者,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也喜欢艺术中的另一重要分支——美术。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艺术,那美术就是凝固的艺术,两者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能带给人们美感,永恒的美感。 在上大学之前我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人生没有什么目标,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整天和大多数人一样,抱着流行音乐听,过一段时间就换一个歌手、一种风格,还经常到出租屋里借各种日本漫画看。对于西方美术,我所知道的就永远只是历史书上提到过的文艺复兴三杰而已。现在想想,对我来说,那真是个“黑暗”的年代。 非常幸运,自从上了大学,特别是从大二开始,我总是无意中接触到一些非常好的东西,渐渐地我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抛弃了那些无聊的没有意义的事物,开始拥抱人类文明中真正的精华,搭建起了我坚固的灿烂的精神家园。而在我众多的突变中,最早发生的便是我和西方艺术的邂逅。 如果我没有记错,那应该是大二下学期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图书馆里借了一本文聘元著的《西方艺术的故事》。其实那个时候我对艺术根本不感兴趣(我从初中始便是纯粹的理科生),我想大概是标题中的“故事”两字吸引了我。其实这本书虽然是讲西方美术,却有一个天生的大缺陷——它连一副黑白插图都没有!作为一本讲美术的书,这可够滑稽的。我说过了,我总是很幸运,这里便得到了印证——按我平常的性格,这样的书即使写得很有趣,我还是读不下去的,可是,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不仅读了下去,从头读到尾,而且正是通过这本有明显缺陷的书,我开启了美术的大门。 这本书一开始便讲的是艺术界中的元老级国家——希腊的艺术,其中主要是讲的建筑艺术。从中我知道了,原来看似千篇一律的古希腊立柱,还分为多利亚式、依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一种比一种强调修饰效果。作者是个文笔不错的人,即便没有插图,他还是把各种柱式描绘得非常清楚。 真正完全打动我的,是他对雅典卫城中楣上的一副雕刻的描述。雕刻记载的是雅典人最重要的节日——泛雅典娜节游行的情景。我摘抄部分文字如下: “游行队伍的大致路线是:从西面出发,兵分两路往南、北两面前进,最后便会合到了东面,在这里,他们终于走到了他们的目的地——雅典娜那里,但见这位集贞洁、智慧、美丽与勇敢四种美德于一体的女神,从容地坐着,仿佛太阳一般闪烁光焰。“ 我是在上课的时候读到这一段的。前面作者已经描绘过雅典娜的各种雕塑,而当我读到描绘雅典娜的这段文字时,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眼泪夺眶而出——当然,我赶紧拭干了它。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我知道我以后再也离不开如此美妙的艺术世界了(那个时候,古典音乐对我来说还是另外一个世界里的东西)。而且我对雅典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印象,后来接触到伟大的希腊神话,其中有那么多性格各异的神,我唯独对雅典娜最为喜爱最为尊敬。 书中在后面详细介绍的艺术三杰更是令我心驰神往,我发疯般的去图书馆找各种通俗一点的美术类书籍,终于领略到了那些伟大的艺术精品的美妙之处,同时也感慨自己没有和如此伟大的艺术失之交臂。 大概半年以后,又是非常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永恒的《D大调的卡农》,仍然感谢命运,我没有错过伟大的古典音乐。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听的曲目非常之少(主要是贝多芬的作品,以及巴赫的小提琴作品),但我不得不说我很容易就爱上了古典音乐,很顺利地度过了入门阶段,而就我所知,不少人在入门阶段就因为“无法听懂”等原因放弃了古典音乐。现在想起来,如果我没有先接触到西方美术,恐怕我也会早早抛弃古典音乐的,也许是西方美术激活了我的艺术细胞吧。 其实这两种艺术真的有不少相通之处,具体怎么相通,我功力不够,无法描述,不过我以前发在这里的关于美术三杰与音乐三杰的比较文章还是得到了一些朋友的认可(现在看来,我还远没有资格写那样的文章。那篇文字写的肤浅之极),说明我的观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看来,巴赫和达·芬奇这两人其实在风格上没有多少相同之处,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两人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位吧。而莫扎特和拉斐尔、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风格的确是多多少少相类似的,两方面都熟悉的朋友至少不会完全反对我的观点。我想说的是,如果大家能多多接触美术作品,相信您一定能够对古典音乐有更多更深的认识,能更好地挖掘作品深层的内涵。同样,喜爱古典音乐的朋友,在看到美术作品时,也能够有更多的感触,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两种艺术可以做到水乳交融。 我本人绝对只是纯业余的美术爱好者,只看过几本入门级的书(相信这些书大家都能够轻松读懂),再深的话题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及的了。我只是希望通过我的文字想让大家也能够在音乐之外,进入到美术这个无比灿烂的领域。废话不多说了,我就简要介绍几本我认为不错的入门级的书给大家吧,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1.《西方美术的故事》,我的启蒙书,您要是不嫌弃它的简陋,也可以将它作为入门首选。 2.傅雷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最好能买彩图本。傅雷先生不用多介绍了,他除了文字功底了得,对美术、音乐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非常好也非常珍贵的一本入门书。 3.《房龙讲述美术的故事》,爱书人士对房龙一定不会陌生,这个世界笔会的会长号称“一人单挑人类文明”,他的作品都不会很深刻,但作为入门书籍是再好不过的了。 4.《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很大很重,全彩,价格也贵,但拿在手里感觉绝对不错,更重要的是内容编排非常之精,讲解非常到位,里面甚至把非常重要的名画单独列出来分解成细节进行讲解,这样的方式真可是绝无仅有。只要您不觉得它贵,见到了一定要拿下,保证不会后悔(本书比较难找)。 5.贡布里希的经典著作《艺术的故事》,同样很大很重,纸张很棒,彩色印刷,被许多人奉为美术书籍中的最经典者,我觉得它当之无愧。书中按年代介绍了西方美术的历程,插图印刷质量一流,文字流畅(译者功不可没),作者知识渊博,而且讲解生动,一点也不枯燥,而且是用贴近读者的方式进行讲解,不会让人有高不可攀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读过以后您不仅能对西方美术有一定的了解,更能学到美术以外的东西。上面的几本书都能在joyo、dangdang等网站买到,唯有这本比较少见,我很幸运(真的太幸运了),在淘宝以半价购得此书(绝对是正版),现已被我珍藏。我查了一下,此书的英文版在淘宝能买到,中文的暂时还没有。买此书的时候还有一个小花絮:由于是在淘宝购物,只能用邮购,当时不巧我要搬寝室,所以就用了我一个高中同学的地址,要他帮我收。我找他拿的时候他问我是什么书,我就打开给他看了,他很惊讶,说你买这种书有什么用啊,我当时只是笑。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才好。这书对我不仅有用,而且意义重大,只可惜我无法向他解释清楚这层意思。 打了好久了,我打字速度不算快,肩膀酸得不行,我看就此打住吧。希望我的文字能对您有所帮助。 最后申明:本人是理科生,纯粹的美术爱好者,文中若有失误之处,还请各位高手指教,但请一定不要言语过激,理解万岁!另,如果版主觉得此文不适合放在此处,转移、删除悉听尊便,本人没有意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 22:31:5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