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不管怎么说,刚到这儿的就是新手,望大家包涵。 从我的名字大家会了解,我是热衷于马勒的,虽然只是一名高中生。我在这里发的处女贴就是关于马勒第九的两个版本,想必马勒的版本繁多,大家都听了不少,我今天选取了两张特别的版本,和大家探讨。 卡拉扬录制了为数不多的马勒交响曲录音,分别是4、5、6、9,以及一些歌曲,比起众多马勒作品的诠释高手虽然数目上不及,但不乏优秀的版本,这张金色卡拉扬里的马勒第九就是例子了。 DG发行的那套廉价小双张那个版本的马勒第九不是金卡里的这个版本,我没有听过不敢妄加评论,但是金卡的版本完整显示出卡拉扬步入暮年还犹存的功力,尤其是柏林的弦乐部分发挥极致,恐怕与伯恩斯坦追求的极致浪漫有过之无不及。 而伯恩斯坦的版本我也选取了一个特别版本,就是1979年他与柏林爱乐合作的版本,可以说这是在卡拉扬执棒期间的柏林爱乐与非德奥指挥家又一次创造的经典,一来请各位高手评价这个版本,二来想确认一下伯恩斯坦这次合作的所谓背景(还是徒有所谓的背景?) 最后向再次请教一下:相信大家也拥有DG出版的伯恩斯坦马勒交响曲全集的DVD,我是指旧版的,对其中马勒第九的音轨分录问题不明白。按照原则,马九有四个乐章,就按照四个音轨来录,但是伯恩斯坦这套每个乐章都按照了总谱上指示的速度变化和力度注明等分了音轨,每有一处注明的速度强度变化标记就按照一个音轨来录,那么这张上面就有了二十多个音轨了,而且伯恩斯坦不管Sony还是DG的马勒专辑都是这么划分的,这是不是录音师的意见,有什么讲究?特请教!(那张卡拉扬的也是如此分录音轨的) 谢谢大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