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得剑郭琴符兄同意,转载此文,非常感谢!! 作者:剑郭琴符 博客:http://panmb1965.blog.sohu.com/ 初接触指环,说不出话.不知道是感觉的无能,还是悟性的无能.也不知道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打动了我.看那部同名的影片,其中有一段贝伦希尔德在天火来临后骑马来到齐格弗里德已在的那个原野的音乐,连续摸进的三连音,响彻云霄的纵马奔腾,我反复听它,误认为这就是瓦格纳原版的女武神动机,而在这之前,齐格弗里德跑出船奔向原野的音乐,同样激动人心.而后者却是不断向上的音符,以至于最后以一种单独的弦乐停留在高音段,如指向高空的寒剑.... 总之,这一切来得很突然,以至于没有丝毫的预料.作者将我拖进了一个神话,一个由河水,古老的城郭,战马,盔甲长剑构成的神话;一个其结果无法预料,其冲突总是不期而致,其背景或苍凉,或美得无法收留的图像.久久萦怀的,是那莱茵河如心灵洁静,暗流潜行的黄金水面.是那女武神动机昂扬活力四射,力量母性的光辉;是齐格弗里德天剑诺顿克焕发的英雄动机的冲天豪气;是诸神在熊熊烈火中顷刻瓦解,而后指环又回到莱茵河少女手中的一种浑然天成的美. 德国人思辩的传统,哲学和艺术的修养可谓令人垂羡. 不期而至的美,难以置信的宽广的神话背景,具有宗教启示录般的象征符号所给人的心灵带来的,是一个种族潜藏的不朽精神.而那些激动人心的音乐,又象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源不断地加强这种背景.一切都是那么贴切而自然.就象远古的城郭前的一片草地,跃马佩剑的女神奔驰在遥遥的天幕下,前面是一片闪耀着黄金和夕照的河水,其间,一个男性劈开岩石,寒光四射的剑分开了飞溅的星花与尘土,于是,一个神话展开了.无限美丽的天空,白云哄托的女神睁开了她久久沉睡的眼睛…..而草地上那个男孩的梦境,也随着这一切的转换而转换… 诸神瓦解了,神的时代结束,作者告诉我们,一个由人性取代诸神的人的时代将来临..回头看看他的子民的诸种情变,目光所及之处的贪婪和仇恨,美丽英勇的贝伦希尔德,是否后悔那把毁灭诸神的烈火..? 拯救,无处不在的拯救主题.尼伯龙根侏儒阿尔贝里希为了对抗命运的不公和无能追到莱茵河水仙反而遭到百般嘲弄的命运,发恨抛弃爱情,抢走黄金.由此而成为工厂主.众神之王沃坦为了从巨人法夫纳手中夺回美神,以恢复神界的青春活力,又从阿尔贝里希那里骗走了指环..这都是自我拯救.而贝伦希尔德救齐格琳德而陷入了烈火包围, 后又由齐格弗里德救出,则是互救…但所有这一切自救和互救的循环演绎,最后都被一种新的力量打破,新的命运咒语来自于又一个阴谋,结局是男女主人公双双进入悲剧:一个被害,一个徇情,而更为壮烈的,是诸神的黄昏…. 一切悲剧的根源看似都和指环有关,实则未必尽然.从指环第一次在莱茵河水仙口中说出,就隐含了一个咒语:得到它的人要抛弃爱情.这注定了指环的悲剧象征和持有者抛弃人性,与邪恶为伍的特征.而同一个指环在不同的人手中却反衬出了不同的人性,持有者可以贪婪,邪恶,还可以是爱情的象征.由这截然不同的两种品质构成的系统导致的冲突,是阴谋和人性的冲突,是邪恶和纯洁爱情的冲突.无论有无指环,这种冲突都是必然的. 贝伦希尔德的徇情,不仅是对诸神不公的控诉,也是对邪恶,贪婪这些人类永不消失的动机的控诉.
(2006-8-18 )
“众神的黄昏” 第三幕 每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常常热泪盈眶。。 那不祥的音乐,在齐格弗里得的号角声中拉开了序幕,这无畏的号角声催开了黄昏的雾,跟着一个强烈的和弦犹如晴空霹雳般倾泻而来,齐格弗里得动机融化在它宏大的不祥和不安的背景中交替出现,之后变得悠长而漫无边际,象征即将来临的苦难和厄运将降临到所有的人。莱茵河的河水静静流淌,莱茵河黄金的动机凄婉地出现,在厄运背景下的这个动机还是那么优美和激动人心,但在这个时候,两者巨大的反忖作用,却再也无法激起第一剧中三少女初出场时的那种纯净,快乐的联想,一切是美丽的苦难和厄运。即将迎来的也许是更大的灾难。 莱茵河少女的动机接着出现,跟着在黄金动机中,两者互相纠缠,她显得异常的孤寂和忧郁,但美丽,婉转仍然是最强烈的印象。她在齐格弗里得的号角声的映照下显得那么柔弱,那么凄凉,充满命运被主宰后的无奈,但她柔情万种的起伏却又象一种向神的倾诉,如诉如泣。。。 莱茵河少女之一的沃克琳德在不祥的预感背景音乐中出现在舞台中,她慢慢站起来向周围张望着,仿佛迷路的孩子在寻找回家的路,跟着她吃力地拉起了薇昆德。莱茵河少女的动机仍然优美地映忖着。两个少女又拉起了柔弱的弗洛丝希德。三少女伏下开始唱着歌: The sun sends down rays of light. Night lies in the depths Once they were bright when safe and glorious our father’s gold gleamed there Rhinegold ! Lustrous gold ! How brightly you once shone 阳光照在河水上,而黑夜潜藏在深处,曾经的安宁和光辉闪耀,那是父亲的黄金在那里放射着光芒,可现在由于我们的不慎和邪恶,它已落入更加邪恶之人的手中,尼伯龙根的黄金啊,你曾经是多么灿烂光辉! 三少女互相牵着手,在舞台中蹒跚着,面对着命运的惩罚,她们显得那么柔弱和无助,绝望之中她们互相慰藉,忏悔,以往的纯净和洁白已象不能回归的梦,依然美丽但不再任性。在这个由邪恶组成的河水中她们迷失了方向,不祥和邪恶的黄金已不再属于她们,而她们才是让黄金不再邪恶的真正主人。 柔弱的弗洛丝希德跌倒在地上,又被拉起。 绝望中远处传来英雄齐格弗里得的号角声,跟着英勇的齐格弗里得动机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凄婉的莱茵河少女动机,三少女重新燃起了久久迷失的希望之火。 Dame Sun,send us the hero who will give us back the gold If he were to let us have it we would no longer envy your bright eyes! Rhinegold ! Lustrous gold ! How happily you shone then free star of the deep!
命运女神的阳光,给我们带来了英雄,将归还我们黄金的英雄啊,如果他能做到这些,我们将不再嫉妒你明亮的眼睛,尼伯龙根的黄金啊,灿烂光辉的黄金,你是黑暗的莱茵河底自由闪耀的星群,你曾经是多么幸福快乐!
(2006-10-2 未完待续)
第一剧:莱茵河的黄金
第一幕 前奏曲音乐在舒缓的背景中悄悄开始.低沉的两个动机的流淌,象遥远的天幕中渐渐行进的云霭,又象是无限久远的先祖时代渐渐逼进的时空流。弦乐的断音合奏是隐含的第一个动机,仿佛终年沉于河底的岩石;而由定音鼓或铜管乐器不断生成前行的低沉动机,是又一个自然动机,仿佛莱茵河底渐行渐止的暗流,而它不断如脉搏滚动着翻转着的节奏,又仿如永恒时间之轴的无限律令.这两个动机构成了一隐一现两个互相重叠的层次,仿佛莱茵河—德意志民族所发源的母亲之河的无限博大和深邃, 古老的河水携带着千年巨石,远古泥沙,携带着它的传说和神话不断涌现。跟着,出现了优美的弦乐旋律,水面上渐渐飘起了波浪,波浪的动机在那两个自然动机中出现。这三个动机纠缠在一起,代表水面,水中暗流,水底风景三个层次,波浪动机起伏翻滚,河底岩石动机低暗而阴沉,水中暗流动机执着地指向下一个时间。之后,波浪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烈,翻滚的浪花互相追逐,汹涌澎湃,开阔处成一泻千里之势。 莱茵河底低暗而神秘,河水轻柔地流动,沃克琳德出现在舞台上,她唱着欢快的歌赞美这美丽的莱茵河: 荡呀!飘呀! 河水啊,揚起你們的波浪吧! 將波浪頂托在摇篮里! 瓦加拉維亞! 瓦拉拉.維亞拉.維亞!
薇昆德和弗洛丝希德先后出现在舞台上,莱茵河三少女在河水中自由游荡,围着岩石快乐地嬉戏,她们身体的周围激起了欢乐的浪花。莱茵河三少女是全剧最先出场的人物,也是最后谢幕的人物,她们出场的音乐也是全剧最优美,最纯净的部分,她们置身于指环的邪恶和阴谋之外,只是守护着它并让它保持纯净,但她们在这邪恶的世界,又不能完全置身于外。如果从道德层次来说,她们可能象征着善,远离了大部分的恶而又保留着少女天性中的任性(比如后来嘲弄丑陋的尼伯龙根侏儒阿尔贝里希);如果从灵魂的层次来说,她们可能象征着灵魂中最洁净的部分。而把她们置于莱茵河的背景上,是否意味着一个民族自强不息所最终仰赖的道德和灵魂的彼岸性?而另一方面,洁净的莱茵河少女在无处不在的邪恶面前,恰恰成了又一个背景。 音乐慢慢转暗,阴暗的尼伯龙根侏儒阿尔贝里希出现,他是全剧外表最丑恶的人,丑恶的程度以三少女的歌词为证: 薇昆德︰ 呸!多么骇人的生物啊! 薇昆德︰ 如果你真的如此迷恋与渴求爱情, 让我們瞧瞧,我英俊的人儿,你看来像什么! 呃,你这毛茸茸驼背的可怖模样! 黑黝黝的,鱗皮的,可怕的矮人! 去找一个能够忍受你这幅模样的甜心吧! 弗洛丝希德︰ 你那冰刺的目光,你那杂乱的胡须, 噢,难道我要永远看着、抱着它吗! 难道你那竖起的刚硬毛发将永远缠着弗洛丝希德吗! 噢,难道我必须要静静地,惊讶地,看着你那蟾蜍似的外貌, 以及听着那乌鸦般的嘶哑声音吗! 将如此丑恶的人物置身在最美丽的三少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