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全名《在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畔》。是小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66年的名曲。合唱曲与管弦乐曲的版本并存,乐曲描写了多瑙河的秀丽景色,被誉为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翰·施特劳斯一生写了400多首圆舞曲,100多首波尔卡及其他舞曲,《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是他创作的400多首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现在人们常听到的是管弦乐曲。其实,这支曲子当初是作为一首男声合唱曲写成的。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那是1867年,奥地利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急需一首供表演用的合唱圆舞曲。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指挥赫尔贝克约找到这位著名的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他的合唱队写一首合唱曲。 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约翰·施特劳斯也是想写一首以多瑙河为主题的作品,特别是那湛蓝的河水,如画的风光,村民朴实的舞蹈,使作曲家感到犹如投身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之中。当诗人把《美丽的蓝色多瑙河》诗篇交给约翰·施特劳斯时,乐谱如同奔腾的河水,激荡在他的心头。有人讲:那天,他忘了带谱纸,于是在自己衬衫袖子上匆匆记下了这些乐谱。这天夜里,他没有回家去,直到清晨,他才回到家里脱掉衬衫入睡。他的夫人杰蒂·德雷弗丝是一位歌唱家。她发现丈夫衬衣袖上的乐谱,知道这是他的什么新作,就没有动它。可是,当她有事出门归来时,发现这件写有乐谱的衬衣,被仆人当作脏衣服拿去洗了。她不由得一惊,急忙跑出去找。幸好洗衣妇刚刚将衣服丢进洗衣盆里。杰蒂从水中将衬衣捞出。还好,乐谱墨迹还未泡掉。所以,今天人们能听到这支动人的圆舞曲,真应该感谢杰蒂救谱之功。当然,传说不一定和事实完全相符,但它说明人们对这支曲子的热爱和想追根求源的迫切心情。 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 1867年,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因为当时的维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二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这部乐曲同年在巴黎公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维也纳举行的“新年音乐会”上,本曲甚至成了保留曲. 中文合唱版: http://wstatic.xunlei.com/content/EF63FD195D57FC5F266FD484D9623AD052B2A3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