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 第六“田园”交响曲 舒伯特 第五交响曲 DG版 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于1807至1808年间创作完成并由作曲家本人亲自命名为“田园”的一部借景抒情的交响曲。这部交响曲是贝多芬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当属这首《第六“田园”交响曲》最为通俗易懂,在旋律的优美和流畅程度方面也都是其他八部作品所无法比拟的。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不仅表达了大自然对人类思想及感情的影响,也表现出贝多芬身上质朴及浪漫的另一侧面。贝多芬曾在原谱上写到“比音画更有感情”。可见这部作品所要突出表现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及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感觉,而决不是表面图解的音画。
舒伯特的《第五交响曲》是一首室内乐队演奏的小型交响曲,人们称此曲为“不用鼓和小号的交响曲”,而舒伯特把它视为一首庄严弥撒曲,这虽与贝多芬同期创作的庄严弥撒曲不可同日而语,但仍表现出舒伯特的大胆尝试。舒伯特在这部交响曲中,以一种温文尔雅的气质贯穿了整部作品,让人深受感动。而伯姆这位德奥古典音乐大师挥棒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将德奥典雅、细腻、纯朴、自然的传统风格精致地在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与舒伯特的《第五交响曲》中完美体现,生动地展示了两位音乐大师伟大交响作品的不朽魅力。英国权威的《企鹅唱片指南》给予该录音以“三星”评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