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64|回复: 5

[转帖]古典音乐欣赏入门(红的——BY:浮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8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典音乐欣赏入门(红的——BY:浮生)

记得是在2002年年初,我在当时的短歌行网站上开设了名为“边听边入门”的古典音乐赏析板块,当时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栏目后来会得到如此热烈的好评,反响会如此强烈。以至于新版网站推出之后,许多网友立即来信责问我,为什么把这个优秀栏目中的所有文章都撤掉?其实我心中对于这个栏目是很有感情的,之所以没有保留原来的那些文章,只是想把这个板块做得更好。

老的“边听边入门”是由一篇篇独立的文章以及曲目试听构成的,缺乏条理性,所以只能算一个并不系统的古典音乐赏析指南。回想起来,当时短歌行开办这个栏目的初衷是让更多的朋友来接触古典音乐,也就是面向“入门听众”的,但相对杂乱的更新顺序使许多朋友依旧在古典音乐面前不得要领。我深感虽然这个栏目得到了很大一部分网友的肯定,但距离我心目中理想的境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趁着短歌行改版之际,我也就下定决心把这个栏目重新系统化、条理化起来。

那么具体如何“系统化、条理化”呢?当然需要一条主线把诸多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条主线就是由我主笔的这个《将古典入门进行到底》系列文章。在这个系列文章中我会按照古典音乐发展的时间顺序,结合诸多书籍指南、名家前辈以及自己的经验,向广大有意接触古典音乐的入门听众,系统化地传授古典音乐的相关知识。同时在“爱乐美文”板块会转载一些与当时介绍主题有关的优秀文章;在“完美试听”板块为大家提供相关曲目的试听下载;在“音乐人星空”板块推出与主题紧密联系的有关音乐人的生平介绍和背景资料。如此这般四管齐下,相信可以把“古典入门”这个主题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不过在进入正题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用一个章节来说一些自认为比较重要的话,只有把这几个话题说清楚了,大家引领大家进入古典音乐的大门——

一、什么是“古典音乐”?

在国外,这种音乐类型被称之为“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统派的、古典文学的”之意,所以我们国人将之称为“古典音乐”,确切地说应该是“西洋古典音乐”。首先从概念上解释,“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然而即使在国外,对于“classical music”一词的具体意义,也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主要异议来自于对“古典音乐”时代划分理念的不同。最狭义的解释是,把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20年代,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巨头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品特指为“classical music”。最广义的解释则是,把时间前移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那时起直到后来的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印象主义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的现代乐派,甚至包括所有非纯粹娱乐性质的现代专业音乐,统称为“classical music”。

或许大家看了上面的文字会感觉有些复杂,因为对音乐这样一种自由的艺术形式进行分门别类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费神的事情。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应该把古典音乐的概念简要化。普遍的观点认为,相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早期音乐和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初露端倪的现代乐派,巴洛克时期直到印象乐派出现之间这几百年的西洋古典音乐发展最为迅捷,也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因此,短歌行的这个入门系列主要为大家介绍的将是从十七世纪直到十九世纪末期,这样一个将近300年时间跨度内的经典西洋音乐作品,这同样也就是我们所特指的“古典音乐”概念。当然一些超出这个时间跨度的优秀著名作品,譬如二十世纪,苏联现代派作曲家肖斯特科维奇的音乐,我们也会适当的择以介绍。

二、别称——“高雅音乐”与“严肃音乐”?

在我们国家,很多人喜欢把“古典音乐”与“高雅音乐”、“严肃音乐”混为一谈,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古典音乐的“推崇者”。粗看之下似乎并不不妥,但这两种观点在某些人理解下,却很容易成为“让古典音乐走向大众”道路上的一道鸿沟。

第一个问题,古典音乐是不是“高雅”?我觉得应该肯定这种说法,不过我们对于这里所指的“高雅”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有些朋友之所以认为古典音乐“高雅”,是因为瞧见了台上指挥家们西服笔挺、冠冕堂皇的庄重模样;是因为看到演奏这些音乐的乐团演奏家们整齐划一、一丝不苟的装束;是因为注意到了音乐厅典雅华贵、祥和隆重的布置气氛;甚至连观众们都要衣冠楚楚、注重礼节。其实,这些表面的“高雅”并不能体现出古典音乐的精髓所在,音乐的高雅气质是从旋律中透出来的!严谨而完整的结构、优雅而曼妙的旋律、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这些才是古典音乐“高雅”的根源。其中我们可以听到属于人类最圣洁的情感、发自心灵最深处的呼唤和最崇高的理想。表面的高雅其实只是长期以来西洋音乐发展中形成的定式与惯例,虽然我们可以将之看作一种“浮华”,但却又很难想象,一群衣冠不整、装束各异、甚至蓬头垢面的演奏家、指挥家出现在观众面前,能够演绎出好的效果。因为表面的堂皇正好可以烘托出西洋古典音乐中那独特的严谨、庄重气质。其实当今的欧美古典乐坛也在力图改变自己过于拘谨、与大众较为疏远的形象,著名的柏林森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6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张板凳坐下来慢慢听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haha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meil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2 01:03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