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10|回复: 3

Astrakan Café,迷人的阿拉伯风情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28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乌德琴(Oud),流传于中东和北非地区的一种拨弦乐器,状如中国传统乐器琵琶,声音特性和演奏技法则更接近于吉它,因其音乐表现力惊人,加之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故此被誉为阿拉伯乐器之王...

来自北非突尼斯的Anouar Brahem是当代最杰出的乌德琴大师之一,曾师从突尼斯乌德琴泰斗Ali Sriti多年,长期浸淫阿拉伯民间音乐,从事乌德琴演奏已有20多年的历史,足迹遍及中东及欧洲诸国,并于1990年加盟ECM,与旗下著名艺人Jan Garbarek、John Surman、Dave Holland 等有过广泛合作...

Astrakan Café是一张难得一闻的世界音乐唱片,Anouar Brahem和他的Trio成员,土耳其竖笛手Barbaros Erkose以及阿拉伯手鼓(Bendir,Derbouka)艺人Lassad Hosni共同将印度民间音乐、吉普塞音乐、弗拉门戈和爵士等多种音乐元素完美地融入阿拉伯民间音乐当中,带我们进入到一个又一个梦幻般的音境,仿佛置身于《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

阿斯特拉罕(Astrakhan),阿塞拜疆位于伏尔加河畔的一座古城,曾是鞑靼大汗的领地,尽管16世纪被俄国沙皇占领以来被强制基督教化,不过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多民族聚居于此,直到今天那里仍是一座多元文化汇集的城市,自然少不了很棒的Cafe,只是我们大都没有机会光顾。那么Astrakan Café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呢? Astrakan Café(1)是一首迷人至极的Oud Solo,除了Brahem偶尔动情的轻声哼唱,就只有清澈的琴声撩拨着闻者的心弦,在优美曲调的衬托下,是那么的轻松写意,惹人迷醉;Astrakan Café(2)则是(1)的Trio版,阿拉伯手鼓和竖笛的引入使得Astrakan Café的肖像愈发丰满... Aube Rouge a Grozny(Grozny的血色黎明)表达了对在车臣首都流血事件中罹难的人们的深切哀悼,阿拉伯竖笛凄婉苍凉的曲调宛若祷告者心底的悲鸣,更象是悼灵人无声的控诉,Derbouka鼓若隐若现,使氛围更添几分悲意。选择并演绎这样一首作品作为首曲,几位穆斯林乐手痛恨恐怖事件,渴望和平的拳拳赤子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Mozdok’s Train则让我们仿佛乘坐着东方快车穿行在高加索的奥塞蒂地区,眼前的景物飞速变换,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往事如过眼云烟”的意味... Blue Jewels是一首爵士标准的Trio作品,竖笛,手鼓和乌德琴共同缔造的曲调和声响大气美的不可方物! 阿拉伯传统民谣Nihawend Lunga经Brahem改编,成为一首精练的爵士小品... 阿什卡巴德(Ashkabad),土库曼斯坦的首府,同名曲是向这座被喻为The City Of Love的城市献礼的作品... 阿斯塔拉(Astara),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的一座城市,在听过长达10余分钟的音乐后,您或许便能够对该城的大概风貌有所了解... Pafum De Gitane(吉普塞香水)则融合了阿拉伯、西班牙和吉普塞民间音乐,呈现出迷人的异国风情... Halfaouine,突尼斯的蓝领街区,Brahem的出生地,同时也是大导演Ferid Boughedir的同名献礼影片主题曲,或许看过这部影片之后对这首作品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Karakoum,一片失落文明的遗迹,带给我们的则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境画意,在欢乐祥和的音乐氛围之中,我们甚至能够真切感受到商队穿越土库曼斯坦大沙漠时让人愉快的生的气息... 这里似乎有太多的地理概念,是不是有点晕呢?呵呵,那就随它去吧,因为这根本不重要! 当耳边的风景在光影交错中渐渐消退,一幅幅迷人的阿拉伯画卷亦随着美妙的音符徐徐展现在眼前。任思绪漫游至中亚古国的某处,在路边找家Cafe歇歇脚,来上一杯Cappuccino或是苦艾酒,再点一道阿拉伯豆蔻甜点仰或玫瑰口味的蛋糕,望着街道上往来的行人,做做白日梦...还有什么更让人惬意的呢?或许这就是Astrakan Café想要带给我们的迷醉音境吧... 整张唱片精心设计的音乐框架,浓郁的异国情调,婉转曲折、柔美抒情的波斯旋律和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浪漫色彩的音乐风格使人无不为之倾倒。每首作品都如波斯宝藏中的珍宝一般精巧别致,散发着神秘的异彩。如果说阿拉伯音乐是配酒原精,那么Astrakan Café则是一窖经过精心调和配制而出的芬芳美酒,酒香四溢,沁人心脾!更可贵的是,乐手们没有稀释阿拉伯音乐独有的韵味,录音则秉承了ECM一贯的纯净和空间感,总之一切都趋于完美... 当我们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想躲避开尘世浮华,临时找一处心灵避风的港湾,舒展一下疲惫的身心,那么这张唱片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28 23:15:2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9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于对该唱片的偏爱,本人曾在网络上搜了不少相关图片,本想一贴为快,无奈其大都太过写实,缺乏艺术美感,和唱片总的基调亦相去甚远,只好作罢... 想想还是贴一些在这里吧,或许能让大家对作品多些更直观的了解...

Anouar Brahem

Anouar Brahem Trio

worked with Jan Garbarek for ECM 1515 Something about Oud in history:

Mesopotamian terracotta relief's showing lute type instruments from the second millennium BC.

Muse playing a Lute(?), late 4th century BC., Greece

Invention of al'ud, in Mecca, 685.

Stuttgart Psalter, ca.830

Cantigas de Santa Maria, (Spanish, ca.1270).

Leonardo (Associate): An Angel in Red with a Lute (Before 15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15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想听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3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8 22:43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