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69|回复: 0

zt【搖滾樂全紀錄】全套五片精裝DVD 給樂迷十小時史上最完整、最精彩的搖滾樂紀事(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o Music, No Life",這是一家國際連鎖唱片行的廣告詞,但對於許多朋友來說,音樂的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糧食。不論是古典、流行、鄉村、爵士到晚近的嘻哈樂風,音樂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音樂用另一種魔力讓這個世界不停的轉動。而是怎樣的音樂能夠讓你尖叫吶喊、讓你全身跟著搖擺呢?唯有搖滾樂是也! 上一輩的樂迷們不會忘記貓王、披頭四、滾石、比吉斯等搖滾名人極具爆發力的歌聲,而五、六年級的朋友應該對老鷹、U2、珍珠果醬、歐洲等合唱團耳熟能詳,年輕的一輩則是浸淫在聯合公園、酷玩或是台灣的五月天等知名搖滾團體的才華中。搖滾樂從'50年代蔚為風潮之後,一直到現在仍是樂壇的主流音樂,每年美國的音樂盛會葛萊美獎頒獎時,搖滾樂可說是佔有著相當的份量,這足以顯示搖滾樂在樂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喜歡搖滾樂的朋友們,卻鮮少有機會對搖滾樂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許你對貓王、披頭四、滾石合唱團耳熟能詳,但總是對他們一知半解。 這套由華納家庭娛樂發行的【搖滾樂全紀錄】(The History of Rock and Roll) 從一萬個小時的精采演唱會實錄以及珍貴資料畫面中剪輯而成:204段搖滾巨星的訪問、1,807段引人入勝的影片片段、250首令人難忘的經典名曲...,樂迷將能欣賞到一代偶像貓王、查克貝瑞、披頭四的風采重現;布魯斯史賓斯汀在台上頹然倒地的歷史畫面等等。【搖滾樂全紀錄】不但讓觀眾從整個搖滾樂的興起,到它的沿革、轉變有全面性的認識,更是一場盛大的搖滾樂饗宴,連知名搖滾歌手林曉培、名音樂DJ 李麗芬欣賞過後都一致推薦。本套紀錄片收錄了所有您最喜愛歌曲的現場實況演出,依照年代順序一共分為十個篇章,並邀請其他年代的巨星依據觀察做出講評,同時致上最高敬意。簡而言之...這是一部不可思議的完美搖滾音樂紀錄史。包裝內另附有精美導覽手冊,保證樂迷恍若跌進青春的時空隧道,隨片搖滾!Let's Rock! 第一篇 【搖滾樂的爆發】 (Rock ‘n' Roll Explodes)   什麼是搖滾樂,而搖滾樂的魅力又在哪呢? 在【搖滾樂的爆發】中,樂壇的搖滾老將布魯斯史賓斯汀、大衛鮑伊紛紛對搖滾樂下定義,儘管他們的解釋有所不同,但是我們透過他們的言語了解到搖滾樂是何等的重要。其他搖滾樂壇熠熠紅星包括小理察、米克傑格及U2的波諾談改變他們一生的歌曲,並且收錄首批搖滾巨星全盛時期的風采:馬帝華特斯、查克貝瑞等,以及蒂娜透納回憶當年在棉花田裡作牛作馬及夢想成為歌手的情景。另收錄麥可傑克森電力十足的"比莉珍"演唱實況。 第二篇 【今晚好好搖滾】 (Good Rockin' Tonight) 然而搖滾樂又是怎麼來的呢?在影片中我們看到搖滾樂的歷史,也許你相信搖滾樂與美國南方黑人在採棉時所唱的採棉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而接著過渡到福音歌曲、靈魂、鄉村、爵士、藍調經過時間的推演形成現在的搖滾樂風潮。這個單元帶領樂迷重溫搖滾樂的第一個黃金時期,艾維斯普里斯萊、巴迪霍利、小理察、傑瑞李路易斯。迪克克拉克回憶"美國舞台"的起源和一段青少年偶像及扭扭舞等舞曲橫掃樂壇的時期。這其中也讓人感受到,搖滾樂不只是一群可愛的白人男孩在學貓王而已。搖滾樂在美國本土所掀起的風潮和它所帶動的影響力,值得樂迷欣賞。   第三篇【英國人入侵 美國人挺身而出】(Britain Invades. America Fights Back) 1964-1966年是搖滾樂的文藝復興時期:在【英國人入侵 美國人挺身而出】的單元中,我們看到英美搖滾樂團相互較勁的有趣歷史。尤其是在'60年代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 (The Beatles),風潮從大西洋西岸的英國反撲至東岸的美國紐約,甚至蔓延至全世界。這四位來自利物埔的大男孩,從家鄉的小酒館變成全球少男少女的偶像。沒想到四十年過去了,披頭四的魅力至今仍未遞減,反而成為全球重要的次文化現象。影片便從披頭四的發跡史談起,再為觀眾介紹英美兩地搖滾樂團的不同,也為觀眾引介了像是滾石、史密斯飛船的搖滾樂團,比較兩地之間的差異。 本單元收錄了1963年的披頭四演唱片段、1965年的滾石合唱團演唱片段,及當時正值青春年少的Kinks及「誰」合唱團。海灘男孩回憶當年英國搖滾樂團如何激發了他們的創意。The Temptations、Supremes及Lovin Spoonful的演唱實況,重現搖滾樂那個創意勃發的年代。 第四篇【靈魂之歌】(The Sounds of Soul) 【靈魂之歌】則是從美國重要的樂風-靈魂樂談起,讓觀眾徹底的了解靈魂樂與搖滾樂的不同與關聯,影片更大篇幅的為觀眾介紹偉大的靈魂樂手詹姆斯布朗,他的音樂特性以及影響性,影片中還訪問名製作人昆西瓊斯,聽他談談靈魂樂對美國當代樂壇的影響。 根植於福音音樂,發展時深受主流流行音樂及節奏藍調影響的靈魂樂,在1950年代末期大放異彩。靈魂樂先驅包括山姆庫克、雷查爾斯、傑基威爾遜及詹姆斯布朗。三代靈魂歌手齊聚一堂討論他們的藝術,Smokey Robinson詳述Ooo Baby Baby的起源。另外,還可以欣賞到麥可傑克森童年時期與兄弟們所組成的傑克森家族精采的演出鏡頭,不容錯過。 第五篇【插電音樂】(Plugging In) 在【插電音樂】單元中為觀眾介紹美國樂壇重量級的民謠搖滾歌手鮑伯狄倫,他在'60年代中期為美國搖滾樂壇注入民謠的樂風,讓整個樂壇有著不同以往的氣息。有著「民謠搖滾詩人」之稱的鮑伯狄倫在1965年的民歌演唱會還差點引發暴動,而為他剛起步的歌唱生涯掀起旋風。搖滾樂在'60年代接受了嬉皮與反戰運動的洗禮後,經歷了一次轉型。 影片還為觀眾介紹難得一見的抒情搖滾先驅 - 「柏德合唱團」的演唱片段; The Mamas & the Papas 創造了新的 "California Dreamin" 版本;海灘男孩的布萊恩威爾森回憶當年面對披頭四的壓力。而影片的重頭戲就是美國最偉大的吉他手吉米漢醉克斯,他神乎其技的彈指神功可說是四十年來無人能出其右,影片介紹他在蒙特婁流行音樂節時所引發的風潮,以及多位音樂人表達對他的景仰與敬意,這其中當然必包括貫穿【搖滾樂全紀錄】各單元訪談片段的吉他之神艾力克萊普頓。 第六篇【我們這一代】(My Generation) 在【我們這一代】中以極大的篇幅讓觀眾重返'60年代的美國社會,體驗'60年代末期搖滾樂反傳統次文化的興衰。當時的美國不僅反政府也反戰,整個社會有著相當反體制的情緒,這個風潮不但反映在電影如【我倆沒有明天】、【午夜牛郎】等名片中,也反映在最有普及性和流行性的音樂創作上。其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便是1969年8月在紐約州的小鎮上舉辦數十萬人次的音樂盛會-烏茲塔克音樂節,這個音樂節完全的反應當時社會的氛圍,以及人民的複雜情緒。 在這個單元中,您可以欣賞到The Grateful Dead、山塔那及Jefferson Airplane同台演出,Janice Joplin、Big Brother和The Holding Company一塊熱情演唱Ball and Chain,並帶您重溫烏茲塔克的盛況。 第七篇 【吉他英雄榜】(Guitar Heroes) 被稱為代表了自由、熱情和詩意的吉他,不似靜止的鋼琴,是流動的樂器。六弦吉他有多種彈奏的方式,再運用回聲擴大器與和絃技巧,就賦予了搖滾和其他音樂完全不同的聲音,因此成為了一個世代的象徵。1930年開始的電吉他早在搖滾樂前就出現,在藍調音樂先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之後在鄉村搖滾樂中被靈活地運用,然後終於在搖滾樂中躍升為最重要的代表性樂器之一。 【吉他英雄榜】單元中主要紀錄了許多搖滾樂中吉他手的先驅如查克貝瑞、齊柏林飛船合唱團的吉米佩吉和無名英雄詹姆斯波頓等人與吉他的歷史淵源。山塔那談到玩音樂時的不斷咒罵、彈奏著「爆發」的范海倫忘我的神情、搖擺唱著鄉村搖滾「肯達基的藍月」的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的自在...都讓人心醉神迷。比比金大談吉他彈奏的技巧、布魯斯史賓斯汀更將吉他的香味用比喻的方式陳述,透過螢幕,讓人嗅到了吉他的氣味。 第八篇 【熱鬧滾滾的七十年代】 (The ‘70s: Have A Nice Decade) 擺開傳統的束縛,'70年代是一個無拘無束的美好歲月,在搖滾樂史中既有承先啟後的地位,又同時具有自己領域的獨特風格。那是一個沒有抄襲、不靠包裝的創意時代。相對於正統主流的披頭四,走紅'70年代的是另類非正統音樂:齊柏林飛船合唱團、老鷹合唱團、史提夫汪達、洛史都華、大衛鮑伊,還有奇裝異服卻又才華洋溢的艾爾頓強,都是獨霸一方的新搖滾高手。也是在這個時期,有料的搖滾樂手才能任性在錄音室裡創造自己的經典,無怪乎有人稱讚'70年代比起現在的樂壇有趣多了。 這個單元和吉米佩吉與齊柏林飛船合唱團的羅伯普蘭特重溫搖滾樂的黃金時期,並詳盡地介紹了結合了藍調和搖滾樂精髓的「放克」音樂。收錄史提利丹合唱團在'70年代早期的演唱。另外還包括捕捉最真實搖滾精神的演唱會實況: 行徑怪異的大衛鮑伊當年竟在搖滾舞台高處被困住將近半小時、「吻」合唱團舞台上的火焰險象環生...,千奇百怪的突發狀況在這些珍貴的片段讓人看了瞠目結舌! 第九篇【龐克】(Punk) 搖滾樂在披頭四、貓王之後,樂風出現了轉折。社會上一片頹廢、荒蕪,音樂上也大膽地向美好的美國夢挑戰。首先,「性手槍合唱團」將龐克音樂導入主流風潮,然而,雖然他們名聞遐邇,但顛峰狀態並沒有維持太久,終究沒有到達'60年代披頭四、滾石合唱團的地位。其他搖滾樂團如MC五人組、地下絲絨樂團、佩蒂史密斯樂團、門都蔚為風尚,他們的曲風可說前所未見,雖然有時略為粗糙,但表現形式更為憤怒、暴烈、狂野、震撼,也是迷幻年代的最高峰。這個時期文化上的特色即是大環境瀰漫了反社會的意識型態、虛無的憂鬱、瘋狂的性愛與毒品、脫韁的暴力與一片渾沌。 本單元介紹了龐克音樂的起源,包括 Iggy Pop 及紐約玩偶樂團。看龐克音樂如何在紐約大整合,包括理察海爾、電台司令及佩蒂史密斯樂團。並介紹龐克音樂在英國的興衰,及Clash最早期的演出。 第十篇【前衛音樂的升起】(Up From the Underground) 【前衛音樂的升起】這個單元紀錄了最讓台灣五、六年級生熱血沸騰,也是最熟悉的'80年代。音樂錄影帶的興起與MTV音樂台出現,將搖滾流行樂帶入了另一個新的境界,搖滾樂也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5 22:22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