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ttttnt

[讨论]现代古典音乐的生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3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楼主的担心是多余的。

1.群体的欣赏水平呈金字塔形,今天听流行是明天听古典的基础。懂得流行的局限才更能体会古典之美。没有一生下来就热爱古典的朋友。

2.东西方文化C别还是相当大的,一部黄河需要一个创作集体,而在西方,一人完成十几部作品的大有人在。

3.我将西方的古典音乐看成我们的唐诗、宋词、元曲,后人除了景仰别无选择.我想欧美为欣赏不了唐诗、宋词、元曲而苦恼的人是不会有的。

菜兔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0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古典音乐的人好象任何时代都不多啊,至少在中国是这样.但也总有一些人非常喜欢.令人忧虑的是现在优秀的指挥家,演奏家比以前是大大减少了,这对古典音乐的生命力是件很不好的事情.以后我们只能通过唱片欣赏音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0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欧洲,古典音乐已经不是主流。200年前,那时的流行音乐就是今天的古典音乐。

在中国,对古典音乐的认知更需要经济强大为基础。呼吁是无用的,还不如把那些叫喊的劲头拿去想想怎样以更适合国情的方式做推广普及。

流行音乐未必低俗,也未必就无品味可言。但是,只要是流于低俗的音乐,无论在什么社会,自然对之会有共识与评价。

古典音乐的没落,或者暂时没落,这是无可避免的趋势。但是,可以藉借新生的音乐形式等待重生,譬如今天的“跨界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2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认为电影音乐才是古典音乐的发展!跨界音乐实质上没有原创性在里面,实际就是流行音乐在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初期,大部分音乐家的创作都是为宗教和达官贵族等上流社会服务,到中后期,很多音乐家厌倦了一昧的取悦贵族社会以及摆脱宗教的束缚,开始深入民间,走街串巷,贴近民众,以市场为导向,使古典音乐获的历史性的解放,从此古典音乐深入民心!
   而今天,古典音乐似乎又倒退到了中世纪,它不再属于普通民众,音乐家们也不再走上街头,涉足民间,不再去聆听民众的感受,却以“高雅”自居,古典音乐逐渐成为富豪名流附庸风雅的“标签”,别的不说,单单那几百上千,甚至上万的音乐会门票,足已把99%的老百姓拒之门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饱暖思淫欲,物质经济的发展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那不是绝对的,老百姓手头的钱够买几件乐器,但那可能只是个摆设,政府能或许多建几个音乐厅,但年轻人更多的是选择去看美国大片,音乐会的门票便宜了,但也可能座位空空,门庭冷落!
其实关键还在教育,西方国家很重视小孩子的音乐教育,从小就培养他们古典音乐细胞,反观我国,幼儿园小学整天教的那些小鸡,小鸭,小猪之类的音乐,那些显然不能培养孩子博大的胸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7 10:17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