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61|回复: 2

《春江花月故人魂——中国民族音乐大师彭修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3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020061221273876091859.jpg

彭修文先生,中国杰出的民族音乐大师,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首席指挥,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创始人之一;1931年出生于武汉,1996年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65岁;当时,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报道了他逝世的这一消息,海内外音乐界为之震动。

彭修文先生从小喜爱音乐,最初他学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1949年他毕业于商业专科学校,1950年在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52年调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次年任该乐团指挥兼作曲,在他和全团人员共同努力下,建立了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最初编制。1957年,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艺术比赛上,由彭修文指挥的民族乐团获金质奖章;1977年和1978年赴南斯拉夫、 罗马尼亚、意大利、马耳他等国指挥演出,颇受欢迎。 1981年应香港中乐团之邀,彭修文先生受聘为该乐团客席指挥。同年出任中国广播艺术团民族乐团艺术指导,次年指挥该乐团到香港演出,获得广泛赞誉;1983年,他还出任中国广播艺术团民族乐团团长。

“以情入曲,以曲传情”是彭修文先生指挥艺术的特点之一;他的指挥细腻严谨而又不失热情。在他的指挥下,中国广播艺术团民族乐团在协和、平衡、准确、和技巧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彭修文先生一生襟怀淡泊、不计名利,为我国的民族音乐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改编、创作的音乐作品达五百首以上,包括有《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 《月儿高》、《将军令》、《流水操》、《步步高》、《彩云追月》、《花好月圆》、《丰收锣鼓》、《二泉映月》、《阿细跳月》、《瑶族舞曲》、《乱云飞》和《不屈的苏武》等广受全国各族人民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以及用我国传统乐器演奏的外国名曲,如《美丽的梭罗河》、《霍拉舞曲》、和《伐木歌》等;民族管弦乐(贝多芬的《雅典的废墟》和〈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等)和欧洲近现代音乐(德彪西的《云》和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等),扩大了民族乐队的表现力。  彭修文先生的一生创作的大批优秀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为传播中国民族音乐做出了不朽的努力。

他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满足着几代中国民众、乃至全球华人对民族音乐广泛的、不同层面的欣赏需求。应当说,彭修文先生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其数量之多、品类之丰、涉猎之广、流传率之高、影响之深,在中国民族音乐界是少有的。 彭修文先生创建和完善了现代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团,同时以这个团的成功实践及其杰出成果,为中国及世界提供并确立了一个民族管弦乐乐队的基本编制范式。

实践证明:采用这种范式建立和训练出来的民族乐队,具有自如有效地演奏从供民众日常生活所用的音乐小品,到反映厚重的现实及史诗性鸿篇巨著等各种类型民族音乐作品的优越性能。它还包含有若干不见诸于形而又十分重要的方面。诸如:乐队各部分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和功能特色的充分发挥;为适应和完成乐曲特定表现要求乐队必须具备的统一的演奏方法和技巧;乐队所有成员对含蕴在乐曲中特有的民族风格和神韵的敏锐而精妙的集体感觉;以及获得并掌握这一切所必须实施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排练方法和过程等。这些是带有规律性的、能够引领民族乐团建设发展走向成功的、普遍适用的基本法则,至今仍对当代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彭修文先生的音乐大中有细,大中见精,总是浓浓地弥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民族管弦乐乃至民族音乐的发展在今天仍是许多音乐家、他别是民族音乐家为之努力和奋斗的。

2005-12/2005122319183827373.jpg

2005-12/2005122319185636766.jpg

备注: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创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最早、成就与影响最大的专业民族乐团。首任团长是具有远见卓识的音乐活动家张晋德,首任首席指挥是中国当代杰出的民族音乐大师彭修文;现任团长是音乐家张大森,现任首席指挥是优秀青年指挥家彭家鹏;现有团员八十五人。   乐团成立的宗旨是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在中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形式的基础上,率先确立了以弓弦、弹拨、吹管、打击四个声部组成的中国当代民族管弦乐队。成功地改革了扬琴、阮咸、高音键笙、中音芦笙、低音弦乐器、排鼓、调音孔半音阶笛等民族乐器,被海内外民乐团体广泛应用。为中国当代民族管弦乐队编制的科学性、系统性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乐团注重对于中国古典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继承。擅于演奏清代宫廷音乐、广东音乐、潮州音乐、江南丝竹、苏南十番音乐、浙乐吹打、河北吹歌、西安鼓乐、山西绛州鼓乐;京剧、昆曲、河北梆子、豫剧、二人台等戏曲音乐;苗族、侗族、土家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音乐。  

乐团尊重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大师刘天华、天才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聂耳的遗作,如他们创作的《光明行》、《二泉映月》、《中国狂想曲》、《金蛇狂舞》等,一直是乐团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乐团着力于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编创、演奏的探索与实践。自五十年代以《春江花月夜》、《步步高》、《瑶族舞曲》风靡华人世界以来,陆续推出数百部作品。如《月儿高》、《丰收锣鼓》、《乱云飞》、交响诗《流水操》、《灵山梵呗》、幻想曲《秦兵马俑》、套曲《十二月》等,都是中国当代民族管弦乐各个发展阶段的典范之作。成为海内外民族乐团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  

乐团有意识地移植欧美从古典乐派到现代乐派众多大师近四十余部经典作品,如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比才《卡门组曲》、李斯特《匈亚利狂想曲》等,为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同时验证了中国当代民族管弦乐队的兼容性和表现力。   乐团广泛涉猎五大洲四十多国家的名歌、名曲,改编成为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近五十部。增进了国际间文化交流和友谊,为接待来华访问的各国首脑和贵宾,在盛大的礼仪活动中演奏。  

中国民族音乐大师、指挥家彭修文先生自建团始执棒,与乐团亲密合作四十三年;直至1996年他不幸逝世为止,达到高度默契;形成了典雅睿智、激情豪放的鲜明风格。他为乐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中国当代民族管弦乐队的创始人之一,他致力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多声部写作与“交响性”的研究和实践,一生作品四百余部。充实了中国民族管弦乐的作曲法、指挥法和演奏法。他的作品为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法提供了繁多的范例。他的指挥风格雄浑大度、严谨细腻,诠释作品构思恢弘、细部缜密、独具匠心,显示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乐团现任首席指挥是富有才华的青年指挥家彭家鹏先生,他师从徐新、郑小瑛教授;199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获硕士学位。并多次参加国际指挥大师班,受业于指挥大师曼迪 罗丹、梅耶尔、杜宁斯,同时受聘担任中国东方交响乐团艺术总监、乌克兰国家交响乐团和乌克兰广播交响乐团客席指挥。 乐团聘请的客席指挥有著名指挥家严良堃、卞祖善、香港中乐团总监闫惠昌和中央音乐院王甫建副教授等。
 
[此贴子已经被老鬼于2009-5-4 22:23:1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3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3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情可待750809兄这封面做的太漂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7 03:03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