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之诚

支持民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9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audio在2006-5-29 14:00:00的发言:

不好意思,我补充说明一下,这帖从第一楼至第三楼的内容本来是发在中文音乐和唱片版的,然后我就转移到音乐沙龙版,大家明白了吧?

另外,这帖楼主还重复发表了在站务问题版。

呵呵,原来如此。

一贴多发,似乎没有必要,好的帖子自然有人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0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之诚在2006-5-22 20:38:00的发言:

     …………

   我个人觉得,民族音乐在乐器、声部配合、丰富性、严谨性等各方面都是远远不如西方音乐的。但是,民乐对高妙意境的表达是超出西方音乐的,这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差异,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文化思想中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另一种表达,它是和哲学思想、文学、审美、书画等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脱离了这个基本的氛围,把民乐单列出来,并用西方音乐的基本理念和审美态度去理解它分析它,是不合适的,也不会领会到音乐中的精华所在。

    音乐最终是表达传递一种情感的一种方式,但中国人有的那种高妙的情怀和意境是西方人缺乏的。而西方人常常听到的那些中国曲目,如《二泉映月》,《花好月圆》、《瑶族舞曲》等同样也是很好的曲子,但绝非上上之品。所以我个人觉得最能代表民乐的一些曲目(如《平沙落雁》、《鹧鸪飞》、《渔樵问答》)等都是西方人所难以理解的。其中的辽阔广远、神姿高妙、萧疏淡雅、浩荡飘逸、委婉悠长的气质是很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特点的。

    …………

同感!中国诗词歌赋最讲求的就是意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

听民乐也讲究心境,要比听西方古典更加平和的心境,由于给出的音乐空白更多,对听者的艺术修养要求也更高。同时民乐的音色质朴,对音响的要求也需要具有偏中性的声音特点;要求分析力高,可以体现更多的余韵出来;低频要求线条要清晰。这些是和音响对西方古典的要求不相同的侧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ubizhu在2006-5-31 9:08:00的发言:

个人认为

听民乐也讲究心境,要比听西方古典更加平和的心境,由于给出的音乐空白更多,对听者的艺术修养要求也更高。同时民乐的音色质朴,对音响的要求也需要具有偏中性的声音特点;要求分析力高,可以体现更多的余韵出来;低频要求线条要清晰。这些是和音响对西方古典的要求不相同的侧重点。

前半段部分同意,后面不同意。

“对听者的艺术修养要求也更高。”

实在是没看出来。我自己不听民乐但绝对支持,身边一两个听民乐的,边打网游(《丝路》、《魔兽》)边听,应该不算修养很高吧?

刚才说得太急,犯了大错误,对不起。现修改如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31 10:35:2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7 22:42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