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中论体积,可能管风琴是最大的。他和教堂的建筑融为一体,成为整个建筑的一部分。论音响,管风琴也具有那种独特的敲击灵魂的作用。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更是把这种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曲子分为两部分 Toccata(托卡塔)和fugue(赋格)。托卡塔技巧性比较强烈作为引子,但是更为有魅力的还是赋格的部分。赋格的德语意思是“溃逃”,主要用旋律之间的相互呼应来构造乐曲,听上去就好像你追我赶的感觉。最后音响越发的丰富,直达苍穹。 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原是一首管风琴曲。当时由于巴赫生活贫困,刚18岁,中学还没毕业就自谋职业了。他到阿恩斯塔特教堂任管风琴师,并创作了著名的《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托卡塔”原意是“触键”,它是一种富有即兴性质的键盘乐曲;这是欧洲复调音乐的一种曲式,具有华丽的技巧、风格和雄伟的戏剧情节)。由于管风琴的体积庞大无法搬上音乐会舞台,这部作品也就没机会向听众介绍,后来美国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把它改编成管弦乐曲,用丰富的器乐色彩,在音乐会舞台上重现了它的雄伟气魄和深刻的意境。
在手风琴的演奏曲目中,这首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也是被经常演奏的。但是,有不少的学生在演奏的是完全改变了这首曲子原本的感觉。我个人认为,当我们再用键盘演奏巴赫德观份亲作品时,应该注意对音强弱上的控制,也就是说,在管风琴上没有很明显的渐强渐弱,有的只是明显的强弱的对比。演奏的时候,要求整个的风箱平稳,不能有大的起伏,就算再来强音部分的时候,风箱也是以一种饱满的状态在演奏,做到强而不炸,弱而不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