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老鬼

音乐入门导读-----《唱片里的世界》陈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0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托斯卡尼尼的最后录音

阿图罗·托斯卡尼尼(〔意〕18671957)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曾任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艺术指导兼首席指挥,后任美国国家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及指挥。他从19岁首次登上指挥台后,一直活跃在世界乐坛上,直到87岁高龄。他在人生的旅途上奔波了90个年头,仅在指挥台上就渡过了68个春夏秋冬。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作为一代指挥大师对音乐作品所做出的精辟诠释以及对作曲家无法表现在乐谱上的深邃思想与意境的挖掘,使得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又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展衍与拓宽。在这位伟人逝世后40多年的今天,托斯卡尼尼的影响还是如此的巨大,没有人敢于否认和诋毁他在音乐上的丰功伟绩。后人总是不停地在悉心倾听着他所留给人世间那些美好的录音。
   
众所周知托斯卡尼尼一生录有大量的不同类型作品,最早的录音始于1920年,最晚的是1954年,这中间历时34年之久,其中有些是当时作为广播之用,有些则是作为电视或灌录唱片所用。但是由于受当时的录音技术的限制,所以音乐爱好者在市面上所能见到的托斯卡尼尼的录音制品几乎都是单声道录音。90年代末,意大利的ARKADIA 唱片公司出品了一款相当珍贵的托斯卡尼尼晚期录音的CD唱片,唱片编号是CDMP414.1。在这里为什么说它异常珍贵呢?这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它是托斯卡尼尼195444在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指挥的告别音乐会现场实况录音,这也是托斯卡尼尼披靡乐坛68载最后落下帷幕的录音,这场音乐会为大师的舞台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所以它就具有着特殊的历史性纪念意义。其二,它是大师一生所有录音制品中的唯一一版以立体声方式录制的唱片,因此仅这两点此张唱片的价值就显得是何等的弥足珍贵了,更何况这张唱片的录制背后还有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
   
说起这张唱片,我们得将时光倒转40年,回到本世纪中叶的19541月,当时的托斯卡尼尼年龄已经将近87岁了,但就是在这样的高龄下,这位大师仍不甘寂寞还是以其超人的毅力和充沛的精神为全美广播公司灌录了威尔第的歌剧《假面舞会》全剧。这次录制的这部歌剧的水平远远超过了大师以往所有的歌剧录音。威尔第这部杰作中的音乐风格及特点在诠释中都被表现得恰如其分,凡是欣赏过这部录音的人都会被托斯卡尼尼精湛的指挥手法和强烈的艺术魅力所感染。大师本人对这部歌剧的录音也相当满意,正当托斯卡尼尼自我感觉良好并暗自庆幸精神状态和身体情况并没有因年龄的增长而影响其敏锐的思路和简捷的指挥动作,并兴致勃勃地准备草拟未来演出季中将要进行的十二个广播日程的曲目时,他发现有人私下在他的办公桌上偷偷地放了一份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为他代拟的辞职书。全美广播公司和美国唱片公司的负责人认为,目前经济不景气,为托斯卡尼尼组建的NBC 交响乐团的开销也过大,有些入不敷出,实在难以经营,另外现在听众的欣赏趣味也转变了,在他们看来托斯卡尼尼目前已经缺少赢利的商业价值,是应该请他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但是他们却没有凭良心想想与托斯卡尼尼的多年合作,这位伟大的指挥家曾为广播公司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社会效益和高额利润。广播公司这一做法很不光彩,事前也从未和托斯卡尼尼打过任何招呼,这一过河拆桥的举动严重地伤害了老人的自尊心。开始托斯卡尼尼很生气,想一把抓过辞呈撕得粉碎,然后按年轻时的作法大发一通脾气后与全美广播公司决裂。但当他冷静下来后,他明白了,没有再坚持的必要,人都87岁了,退出舞台的日子是迟早要来到的。托斯卡尼尼直到思忖良久之后才在辞呈上签了字,他闭着眼睛一口气写下了自己的姓名。就好象是捏着鼻子吞下一杯苦药,他明白,这个世界不再需要他了。于是,他决定开一场告别音乐会。最后指挥他的乐队演出音乐会的日子到了,这是1954年的44,这一天托斯卡尼尼最得意的门生康泰里、女儿沃莉都专程从意大利赶来,在托斯卡尼尼与听众告别的时刻,他们希望站在这位饱经风霜、在乐坛驰骋了几十年的老人身边。这场音乐会订为告别演出的目的没有向外界透露,只有几位朋友知道此事。在排练的时候,托斯卡尼尼显得比以往更加紧张和暴躁,并且老是无端大发脾气,有几次他都想中断排练一走了事,但后来又改变了主意继续指挥,这一期间他烦乱、不安、沉默寡言。演出开始前一刻钟,托斯卡尼尼到来卡内基音乐大厅。他走进休息室,最后一次穿上演出服,他的学生康泰里走进扩音控制室,站在音响技师旁边,他担心托斯卡尼尼因情绪过于激动会出现什么意外,所以采取了某些措施以便在必要的时候播放别的音乐,大厅中坐满了约两千名听众。托斯卡尼尼走上舞台,全场欢声雷动。第一首乐曲是瓦格纳的《罗恩格林》第一幕序曲,接着是《林涛》和《齐格弗里德》,在演奏中,有些演奏员发现今天的托斯卡尼尼好象有点不大对劲,他有些神不守舍,心不在焉,似乎是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通常的魅力和犀利目光没有了。上半场结束时,托斯卡尼尼在热烈的掌声中向听众点头致意,然后便有些茫然地走进了休息室。下半场音乐会开始后,托斯卡尼尼在指挥《汤豪瑟》的开始部分时,又变得精力充沛了,音乐在大师的手下自然地流淌着,可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托斯卡尼尼突然身体向前倾倒在了固定的乐谱架上,但拿指挥棒的右手却仍在空中继续挥舞划着奇怪的线条,演奏家们不知所措,无法按着他的指挥演奏,这时他们只得自己凭经验尽量继续往下演奏。最后托斯卡尼尼完全乱了,乐队演奏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错音,托斯卡尼尼停止了指挥,用双手蒙住了眼睛,演奏家们停止了演奏,默默无言地看着他,大厅里一片寂静。听众们愕然,要知道这是托斯卡尼尼生平第一次指挥乱了。沉寂了片刻后,托斯卡尼尼缓缓地放下了手,他凝视了前方许久后做了一个手势,请乐队演奏《纽伦堡的名歌手》前奏曲,当乐曲进入到结尾部时,音乐还没有结束,他就慢步地离开了指挥台,旁若无人、若有所思地低着头朝后台走去。他的面部表情十分的哀伤,脸颊上淌着两行热泪,手里的指挥棒掉落在台口的地上。乐队自行演奏完全曲,这时只有大师最亲近的几个人才明白老人此时极度痛苦和复杂矛盾的心理。这次音乐会后不久,托斯卡尼尼就离开了美国回到意大利。195711他曾患过的脑血栓症复发,这时的托斯卡尼尼虽然神志已经昏迷并且分辨不出人和物,但他还不时地挥动着双臂,嘴里还含混不清地哼着音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指挥。16日的清晨天色阴霾,托斯卡尼尼在与死神搏斗了16天之后疲惫地在睡梦中与世长辞了。几小时后,纽约所有的重要电台都中断了正常节目的广播,在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的音乐声中宣布了这一噩耗:我们时代的不朽人物之一,阿图罗·托斯卡尼尼已经不在了。在托斯卡尼尼逝世后不久,NBC交响乐团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这个于1937年专门为托斯卡尼尼所成立的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因不能容忍其他不够格的指挥也宣告解散了。以上就是隐埋在这张唱片背后的那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如今大师和乐团虽然都不复存在了,但人们对大师的追忆和思念却是永存的、无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立的朋友陈小斌先生写的《唱片里的音乐和录音》主要是以录音为主题展开的,也是一本很好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