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vlvbeauty

karl richter 指挥的b小调弥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9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希特的稍微有点绷紧的感觉”引用八楼的话

我一向认为演绎巴赫不能松弛,要紧凑,因为巴赫的作品主要是对位,松弛下来味道不对了,比如古尔德的哥德堡,我就喜欢55年的版本,听起来思绪跟着走,非常过瘾。再比如无伴奏大提琴,开始听史塔克,一下子就受不了,太慢了,尤其是第一组曲,再听罗斯特罗波维奇,第一组曲还可以,接下来就受不了了,特别是第六组曲,对于巴赫,我还是喜欢那种迅速点的演绎。

至于富老的巴赫,我没怎么听过,所以不能发表什么意见,从他的风格推测,巴赫还是不对他的口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我现在也更喜欢b小调弥撒。马太受难曲是情节性很强的东西,而我一向对有情节的东西不感兴趣,更对那些宣叙调反感。现在为止,歌剧还只能接受《魔笛》和瓦格纳乐剧中的管弦乐,其他的一听就烦。标题音乐我听得也不太爽。但不可否认,马太是个能与b小调弥撒平起平坐的巨作,光里面的咏叹调、众赞歌就够伟大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b小调弥撒每首曲子都很杰出,但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合唱,我认为它是西方音乐的巅峰之一。在巴赫之前和之后,包括巴赫自己的其他宗教音乐,没有一部作品的合唱能达到这种境界。比如说荣耀经的第4首,无与伦比的作曲技巧,完美的赋格对位,深厚的情感像海潮那样一浪一浪拍打过来,我听这首曲子时,感觉自己仿佛置身群星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9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台看来对这首曲子上瘾了,巴赫的音乐确有这种魔力,开始听的时候感觉烦琐艰深,尤其是纯音乐当中没完没了的赋格,有时候让人退避三舍,有朋友让我介绍点巴赫的时候,我从来不建议先听他的器乐作品,包括那些非常著名的作品,对于我个人来讲,这部b小调弥撒确实是我听巴赫的入门作品,也因作品的知名度,就选择这部作为自己的导听,渐渐熟悉了巴赫和其他作品。

这部作品的技术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荣耀经里第1、2、4、9段,信经里6、9,圣哉经、和散那,这是我最经常听的段落,其中炉火纯青的技术和巴赫热烈的情感生命力完美融合,有人说巴赫和亨德尔已经合唱艺术发展到了颠峰,这话虽然有点过分,但是我有同感,现在为止,声乐作品除了巴赫的b小调弥撒和亨德尔的弥赛亚,还有贝多芬的欢乐颂,我基本上已经不再听其他声乐作品,包括那些著名歌剧。

有人说马太更伟大,我宁愿说b小调弥撒更与众不同,我一直认为这部弥撒是巴赫60来年生命力的最直接最完美的展现,离开宗教,巴赫依然是巴赫,不受任何影响,听马太你务必要了解圣经,知道一些情节,听这部弥撒,你无须任何宗教知识和信仰,只管敞开你的心扉就足够了,你可以在这里面听到巴赫的一生,他的喜悦和忧伤,他的坚韧和胜利。

以上说的话虽然有些滥情,但是确实是肺腑之言,我一年以来一直在写一篇b小调弥撒的听乐感想,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完成,看来还得等一些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0 08:01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