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09|回复: 7

【原创】用心灵来歌唱:浅谈交响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7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和一位朋友谈到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所以今天我特意谈一下我自己对交响曲的理解。说实话,最近我主要听巴赫(巴赫没有交响曲),我听大型交响曲并不是太多,有些甚至有多年没听了。下面我谈的一些理解都是原创的,因为理解水平有限,所以有些观点可能甚至是错误的。请大家多多指正。我鼓励大家多谈真心话,不要怕别人笑话,大家都是爱乐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爱乐者都有自己的理解。古典音乐的天空和海洋是宽广的。所以我浅谈交响曲,希望抛砖引玉。

首先我认为交响曲是古典音乐的最高形式,她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最深邃,并且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交响曲水平如何?往往是衡量一个音乐家的水平达到什么程度(但不是绝对的)。我自己认为在古典音乐的交响曲世界里,真正称得上作曲大师的主要是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马勒,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等等音乐家。有些作曲家可能没有上面几位大师的地位那么高,但都有几部优秀杰作,象柴可夫斯基,德伏夏克和西贝柳斯等等。因为一下子想不起太多音乐家,请大家补充。(我的这些说法可能会有争议,希望大家多讨论)

谈谈如何衡量交响乐的水平高低,只是我肤浅的一些体会。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写作技巧,另一点是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有时只是一种情绪,比较抽象)。首先我认为:因为自己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交响曲写作技巧我很难讨论谁高谁低。但上面提到的一些大师,象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马勒,普罗科菲耶夫等都是写交响曲的技巧大师(这几乎是公认的常识,应该也是没有太多争议的),所以在第一点写作技巧上我无法谈得太多,主要是因为我不会作曲。反正,我鼓励大家说真话,是懂就说懂,不懂就说不懂,这和面子没有关系,艺术需要真诚。

但第二点我可以谈谈,主要是音乐家在他的作品里表达的内容和思想。贝多芬的交响曲是大家公认的伟大杰作,简单地说,贝多芬的交响曲所表达的思想既反映了他那个狂飙突进的时代,更把交响曲这一古典音乐的形式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比如英雄,这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不用多介绍了。命运表达的是人类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战胜苦难和超越自我。田园表达的是作曲家对大自然的深沉的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尽管音乐家那时候已经耳聋了,但他对大自然仍然非常感恩,尤其是最后一个乐章这种感恩之情表现得非常突出。我想这是有那么多爱乐者喜欢田园的原因。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几乎是空前绝后的,战胜苦难,走向光明,世界大同,人类欢乐。所以说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是非常深邃的,他的作品深深地表达了人类的复杂思想和生活。而且他的交响曲立意和起点是极其高的。所以贝多芬的成就是非常非常高的。他的其他作品也写得很好,所以他被称为乐圣。而勃拉姆斯继承了乐圣,他的交响曲也是非常伟大的。。。。。。。这里谈的交响曲并非只指标题音乐。

接着谈谈马勒和柴可夫斯基。为什么要谈这两位大师呢?请听我慢慢道来。首先,这两位都是声名显赫的音乐家,支持者非常多,我个人偏爱马勒。这两位作曲家都是善于用心灵来写作的。他们写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自己的心声,也就是说他们善于用交响曲这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但我个人认为马勒要强于柴可夫斯基,我是就事论事,希望大家理解。简单地说: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很大程度上有所局限,他过多地表现了自己的痛苦,但这种痛苦和欢乐没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而马勒在这一方面要做得更好,他表达的内容超越了自己,而具有世界的普遍意义。具体他们两位的交响曲就不做比较了。(以后有机会再谈这两位大师,希望展开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样子楼主很喜欢交响曲啊,虽然现在我心目中最喜欢的还是钢琴和室内乐。。。

贝多芬的交响曲固然很好也很有内涵,不过用通用的观点去解释贝多芬交响曲中的内涵我觉得还是不够的。比如说贝多芬最后一部交响曲,其中蕴含的内容其实并不只是楼主所说的那些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息息相关的一些理念,还涉及到一些很深层次的东西,一种精神,不过并不单纯是所谓革命精神,所谓与命运相抗争的精神。具体的我水平有限所以说不上来了。建议楼主去听听1942年富特的贝九,如果你不排斥历史录音的话。确切地说,正是这个版本的贝九改变了我对贝多芬交响曲的看法,让我知道以前的一些观点都不够全面。

其实贝九也不能算绝后吧,至少在包罗万象这一点上马勒做得比他要好,当然也有些过头。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觉得马勒的第六是最好的继承维也纳古典音乐传统的作品。其他的,比如像第三,就有些过于追求宏大,至少我不感冒。

前段时间翻过中国一个音乐学家写的马勒的专著,里面有提到过关于马勒精神层面的问题。其实马勒之所以会有这么大范围的视野,和他的哲学观念还有宗教信仰是分不开的。

一家之言,有错误欢迎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2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的确是一张名版,只是录音年代远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说的“内容”范围比较广,有时是指一种氛围和情绪,不一定是指标题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8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hinelb在2007-11-16 6:17:00的发言:
我所说的“内容”范围比较广,有时是指一种氛围和情绪,不一定是指标题音乐。

S兄好,我最近买了切利那块砖头。听了后发现贝交的第三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很多人认为切利的贝交是胡扯。但是它扯到我心里去了,第四也演的很好啊。

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6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还能见到s 版和李老师,你们好啊!

那个 hifi论坛怎么被关闭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冷风吹在2007-11-26 22:43:00的发言:

在这里还能见到s 版和李老师,你们好啊!

那个 hifi论坛怎么被关闭了啊?

冷兄你好。168还是运转正常的吗。

最近狂听切利的贝交,觉得很好,这才是我喜欢的贝多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1 02:08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