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73|回复: 3

[分享]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罗斯特罗波维奇演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7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沃夏克在1895年创作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使它跻身于世界最伟大的协奏曲行列,德沃夏克的贡献是让歌唱性的乐器大提琴像小提琴或钢琴一样灵活多变,在一部大规模的交响乐作品中始终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当勃拉姆斯弹奏钢琴,和大提琴家罗伯特.豪斯曼一起演奏《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时,他感叹道:“要是我知道可以写作像这样一部的大提琴协奏曲,我自己也会写一首。”
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是由一个相当扩展的奏鸣曲形式写就的,它勇武激昂又具有史诗气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么一部雄伟的交响曲是由一把大提琴独奏复述出来的。德沃夏克在写作此曲的时候,应该想到了宽阔的钢琴和嘹亮的小提琴,但是他没有运用这交响乐器之中的“王”和“皇后”,而是想到了大提琴,想到了一条如何通往故乡波西米亚的道路,想到了一些在身边缓慢流淌的东西,——像他自身的躯体,带着弦琴的神——向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天地。德沃夏克找到了大提琴,担当起他全部的孤独和永久性的歌唱,就像巴赫找到了教堂管风琴,莫扎特找到了单簧管。初次听协奏曲,它的开头一个乐章很像是《自新大陆》的翻版,其实德沃夏克把《自新大陆》乐观的结束拿来作为协奏曲的开端。德沃夏克是太喜爱《自新大陆》了,他的喜爱是来自于故乡波西米亚的黑土地和带亚麻味的阳光。虽然继续留在美国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的院长能享受年薪1.5万美元的待遇,德沃夏克仍心怡故乡,1895年5月完成《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时,他已经重新踏上了欧洲大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斯特罗波维奇(1927~2007 )

Rostropovich,Mstislav Leopoldovich

苏联大提琴家、指挥家。1927年3月27日生于阿塞拜疆的巴库的一个音乐家庭。幼年从父母学习大提琴和钢琴,4岁学弹钢琴,7岁学大提琴。1940年13岁时首次作为大提琴家举办音乐会。1943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大提琴和作曲。20岁时在国内已负盛名,1950年起常到国外演出,赢得世界声誉。1956年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68年首次以指挥家身份在莫斯科大剧院指挥柴可夫斯基的《叶普根尼.奥涅金》。1970年10月31日,他写信给《真理报》声援被流放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历山大.索饵仁尼琴,而被禁止演出。1974年他带妻子和两个女儿逃离苏联,后定居美国。1978年他们被剥夺苏联苏联国籍。1990年1月被恢复俄罗斯国籍。1991年8月他只身飞往莫斯科支持叶利钦,他作为示威者在直面苏联克格勃总部的捷尔任斯基广场举办了声援音乐会。在一张背景为杜马大厦的著名照片上,他同民众走在一起,受里拿大不是大提琴而是一把来复枪。作曲家格利埃尔、米亚斯科夫斯基、S.S.普罗科菲耶夫、D.D.肖斯塔科维奇、A.N.哈恰图良等都为他写了大提琴乐曲。他一生荣誉无数。他是大英帝国荣誉骑士勋章、法国文化与艺术十字勋章、希腊凤凰勋章、联邦德国优异服务大十字勋章获得者。1987年,他从里根总统手中获得总统自由勋章。1992年获得肯尼迪勋章。他在故国获得列宁勋章、1951年斯大林勋章、1956年的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1993年俄罗斯自由战士勋章和2006年总统勋章。此外他还有全球超过30所大学的荣誉学位和职称。罗斯特罗波维奇于2007年4月27日下午在莫斯科一所诊所内逝世。4月29日被安葬于新圣女修道院墓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7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以为:罗斯特洛波维奇演奏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朱里尼指挥伦敦爱乐乐团?)要好于他与卡拉扬合作的那个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2 11:37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