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公园的泉眼,总数也有近10口了。
其中水质好的,山边路口有1口;山脚有3口;山腰有2、3口。这几口大家平时装取饮用。另有三几口水质一般,不怎么取饮,作洗晒灌溉用。
先发山边近路口的这一口。
p>
p>
p>
p>
p>
p>
p>
p>
这口泉眼离路口最近,停车走进去2百来米就好了,因此是最多人排队取水的。经常排1-2小时的队,时间算短的。
不过这里的乡亲们都很自觉,如果有人放下水桶排队然后去爬山,或回家做事,在场的乡亲会帮忙将桶按顺序移上去,而不是拿出一边。一直到装水处还没来的话,就放在水管边上,等人来了,让正在装的那个人装完后,马上可以轮到他装。
这个大家自觉形成的规矩令人舒心。我经常就是放下水桶去爬山,或看到多人排队就索性回家先冲茶听一会音乐,个把两个小时再过去装。
p>
p>
p>
p>
不允许开车进去的,装完水后一手一桶(约40斤一桶),挽到路口,再开车来载走。
这两百米路不算啥,重点在后头:
回到小区,步椄继续挽上7楼。
p>
p>
p>
p>
这个泉眼的水质稍偏软,口感偏顺和厚滑,但层次、提香稍弱。适合一些偏过于干燥的茶,例如一些烘青工艺的绿茶,可以适当提升厚滑度,中和一下烘焙火气,回复一点温润度。
这里的水由于近路口、出水量较大,我一般大桶装来平时日常食用,粥饭汤菜,这几年家里已经不怎么食用自来水了,都是食用这样取来的山泉水。
而冲茶,我一般取用里面山脚,尤其是爬山到半山腰泉眼的水。
时间关系,有空再续。
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