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046|回复: 12

世界十大。。。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录 20世纪世界十大乐团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7&id=22259&replyID=163989&star=1&skin= 当代世界十大交响乐团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7&id=22259&replyID=163989&star=1&skin= 当代世界十大管乐家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7&id=22259&replyID=163989&star=1&skin= 世界十大钢琴家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7&id=22259&replyID=163989&star=1&skin= 世界十大男高音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7&id=22259&replyID=163989&star=1&skin= 世界十大女高音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7&id=22259&replyID=163989&star=1&skin= 十大指挥家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7&id=22259&replyID=163989&star=1&skin= 十大小提琴家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7&id=22259&replyID=163989&star=1&skin= 美国10大爵士歌后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7&id=22259&replyID=163989&star=2&skin= 美国十大交响乐团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7&id=22259&replyID=163989&star=1&ski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11 14:27:2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世纪世界十大乐团    20世纪世界乐坛空前繁荣,杰出的音乐家和演出团体如群星灿烂。如此开列“十大指挥”等等,并不科学,也必有疏漏。但我们不得不以“十大”为限,选取最光辉卓越者为其代表略作介绍。排列先后并无排名之意,乐团团体根据其所在国家及乐团名称的英文字母排序,音乐家个人则依出生年月的先后为序。   以下是20世纪世界十大乐团   1、芝加哥交响乐团(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这个创建于1891年的乐团,在1953年之前的半个多世纪里并不被人看好。1953年弗里茨?莱纳接任音乐总监,很快将它训练成美国一流的乐团,并且在RCA(BMG)留下了许多一流的唱片录音。1996年后由索尔第二个辉煌的时代,成为美国乐团中最富有现代感且音响最为华丽的一个。   2、纽约爱乐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   这是最古老的美国乐团,创建于1842年。马勒和达姆罗什曾经指挥过它。尤其1922 后,门格尔贝格、托斯卡尼尼、巴比罗利、罗津斯基、瓦尔特、斯托科夫斯基、米屈罗普洛斯等一大串20世纪大指挥家曾执棒这个乐团。1958年纽约爱乐进入伯恩斯坦时代的优秀唱片足以表明这个乐团无所不能的曲目范围以及由自发性而来、颇具感染力的演奏热情。1971年后伯恩斯坦担任桂冠指挥,不再任常听任指挥,改由布烈兹以及(1978年后)梅塔先后接任。   3、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cr)   这个全球数一数二、举世公认当代最辉煌的管弦乐团,是在1842年从原维也纳皇家歌剧院中分离出来的。团员们自主经营,不设常任指挥,也因此而最少排他性,故而大师云集,群星灿烂,李希特、马勒、理查?施特劳斯、魏因加特纳、富特文格勒、瓦尔物、贝姆、卡拉扬、伯恩斯坦、克莱父子、阿巴多等等,几乎是历代欧洲所有大指挥家都曾和维也纳爱乐乐团有过光辉合作的业绩   4、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爱乐乐团成立于1882年,自冯?彪罗就任常任指挥的1887年后,开始走向成熟。1895年尼基许接任后,执棒27年,其间尚有理查?施特劳斯这样的大作曲家“客串”,遂将这个乐团训练成世界首屈一指的。皮后,富特文格勒和卡拉扬先后长期主持柏林爱乐乐团,令乐团声誉更隆。1989年卡拉去世后至今,乐团常任指挥是阿巴多。   5、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Symphonieorchcstcr des Baycrischen Rundfunks)   该乐团1949年由约胡姆创建并就任首任指挥。理查?施特劳斯、克劳斯、贝姆、克莱姆佩勒等人都曾先后客串,于是声誉鹊起。1969年后由库贝利克接任指挥及音乐总监,演出活动益发活跃,,被公认为仅此于柏林爱乐乐团的前西德杰出乐团。   6、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1904年建团,首任指挥李希特,1911年后由尼基许接棒。英国作曲家埃尔加、柯茨、哈蒂都曾指挥过这个乐团。“二战”中乐团成员大都从军参战,且音乐厅遭纳粹轰炸被毁,乐团演出活动中断。战后领导乐才的重要指挥家先后是:克里普斯、蒙特、戴维斯、克尔提斯、普雷文、阿巴西多等。目前它是英国最活跃、阵容最豪华的乐团,灌制唱片也最多   7、爱乐乐团(The Philarmonic Orchestra)   1945年EMI公司的瓦特?李格专为唱片录音而创设了这个乐团,由当时逃亡在英国的卡拉扬担任首任指挥。1957年克莱姆佩勒接任,后被聘为终身指挥,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朱利尼等先后客串。1964年EMI公司不再提供财政资助,乐团独立经营,更名“新爱乐乐团”。1973年起穆蒂接任,四年后又把“新”字去掉,重新改回原来的名称。   8、巴黎管弦乐团(Orchestra de Paris )   这是当今法国最杰出的乐团,它的前身名为“巴黎音乐院管弦乐团”,其历史可以追 溯到1828年巴黎歌剧院乐队的音乐会演出。1938年后,明希、克路易坦、马蒂侬等先后指挥该乐团。1967年改名巴黎管弦乐团,明希逝世后,1969年由卡扬接棒,1972年由索尔第指挥,1975年后由巴伦勃依姆担任音乐总监。   9、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Concertgc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这是北欧最杰出的乐团,1888年创建,1895年起由门格尔贝格统领长达50年,跃升为世界级乐团,热衷于推介理查?施特劳斯和马勒的音乐。战后门格尔贝格因与纳粹有染而离任,担任其助手达31年之久的拜侬接任。拜侬1959年逝世,海廷克成为常任指挥。近年来常简称音乐厅管弦乐团,偶尔冠以“皇家”字眼。   10、列宁格勒爱乐乐团(Leningrad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此乃俄罗斯乐才中历史最悠久、最富盛名、实力最强者。1917年在库塞维茨基统率下,开始了它的现代历程。尤其是1938年起由穆拉文斯基就任音乐总监,此后的40多年中,列宁格勒爱乐成为演奏苏俄作品的权威。苏联解体后,列宁格勒恢复旧名圣彼得堡,乐团也由此改名为“圣彼得堡爱乐乐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世界十大交响乐团 1、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德国)   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交响乐团,成立于1548年。开始时只是室内乐队的小编制,后逐步扩大。该团在18世纪前以演奏意大利歌剧为主。从1817年开始,由著名作曲家韦伯担任指挥,进一步充实了乐队人员的编制。后又经著名音乐家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的指挥排演,这样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   德累斯顿交响乐团最擅长歌剧演奏;在交响作品方面,拥有跟西欧乐团所不同的独特音响,而且声部平衡很好。该团所演奏的德奥古典音乐格调高雅、音响丰满,具有美妙的德国古老传统色彩。 2、维也纳爱乐乐团(奥地利)   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42年,该团是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象征性乐团。从1860年起,这个乐团由团员自主经营,在德索夫指挥下举办定期音乐会。1870年,里希特担任该团指挥后,该团声誉渐起。而后,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等著名作曲家或指挥家,都曾指挥该团演出。这个乐团不设常任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贝姆、卡拉扬、穆蒂、伯恩斯坦、马泽尔等当代著名指挥家都经常被邀为客串指挥。据统计,指挥这个乐团灌制过唱片的指挥家竟达36位之多。   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奏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鲜明的德奥音乐的传统风格,典雅而庄重,弦乐音色华丽优美。该团演奏的曲目比较保守,以传统的德奥作品为主。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乐团对于任何类型的指挥家都能作出灵敏的反应。有时,他们在严格的指挥家手下,白天举行定期演奏会,演奏布鲁克纳的交响乐作品,晚上却在意大利歌剧指挥家的手下,演奏意大利歌剧,足见该团的适应能力之强。 3、纽约爱乐乐团(美国)   这是美国最早的交响乐团,由希尔创立于1842年。1922年,门格尔贝格接任首席指挥后,该团的演奏水平飞速发展。1928年,该团跟纽约交响乐协会合并,形成今天的规模。曾在该团任职的指挥家的名单中,可以看到马勒和达姆罗许等人的名字。从1928年到1936年间,托斯卡尼尼就任音乐监督,该团进入了黄金时代。1958年,当代著名指挥家伯恩斯坦开始指挥该团,使该团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从1978年起,印度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就任该团的音乐指导与指挥。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共有团员106名,每年要演奏52周,其中有23周举办定期演奏会,演出场次大约为190次。该团是美国最古老的交响乐团,具有非凡的演奏水平,而且在历代著名指挥家统率下灌录了数量众多的唱片,其演奏成员中著名的演奏家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4、波士顿交响乐团(美国)   波士顿交响乐团创立于1881年,由亨谢尔任指挥。该团从创立至1918年的历任指挥都是清一色的德国指挥家。1919年,法国作曲家拉波接任指挥。从1924年俄国著名指挥家库塞维斯基就任音乐监督后,波士顿交响乐团进入了黄金时代。1972年,乐团又进入小泽征尔时代,再度重振威风。 波士顿交响乐团是现今所有美国乐团中最具贵族气息的乐团。在美籍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和英国指挥家戴维斯这两位著名人物的轮流指挥下,这个乐团灌录了无数张令人爱不释手的唱片杰作。该团的弦乐合奏具有特殊的感染力量,他们演奏的中国乐曲《二泉映月》(改编为弦乐合奏)深受中国观众的称赞。 5、柏林爱乐乐团(德国)   柏林爱乐乐团成立于1882年,著名指挥家尼基什曾任该团指挥达27年之久,他在任期间为乐团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使之成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之一。1954年,福尔特文格勒担任该团指挥,此后乐团声誉更盛。1955年后由卡拉扬接任该团终身常任指挥,由此进入卡拉扬时代,此间该团的演奏活动和唱片录音更为频繁。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上,该团曾参与歌剧公演活动。   同欧洲许多传统的乐团相比,柏林爱乐乐团的历史较短,但担任该团指挥职务的大多是最伟大的指挥家,这就使他们的演奏曲目无限扩大,合奏技能精彩绝伦,并具备了优异的反应能力,无论哪个指挥家统率该团,都能发挥其实力。可以这样说,柏林爱乐乐团是当今世界上名符其实的各交响乐团之冠。 6、捷克爱乐乐团(捷克)   该团是在1894年以布拉格国民剧院管弦乐团为中心组建的,两年后在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指挥下第一次举行演奏会。该团起初隶属于布拉格国民剧院,到1901年才独立出来。1918年,著名指挥家陶利希担任该团的音乐监督后,该团才成为前捷克和斯洛伐克首屈一指的乐团。到1950年后的安杰尔时代,该团终于拥有了世界性的实力与声誉。   捷克爱乐乐团的演奏的曲目十分广泛。该团的弦乐部分特别优秀,有古雅的情调和捷克式的独特音响,尤其在演奏本民族的作品时情韵特别优美,其中以德沃夏克的音乐为其最高成就。 7、费城管弦乐团(美国)   费城管弦乐团创立于1900年,首任指挥是谢尔。1921年,斯托科夫斯基就任该团的第三任音乐监督,在他的训练下,这个年轻的乐团很快成为全美的“三大乐团”之一。该团在广播与唱片录音方面也极为活跃。此外,该团还积极介绍与首演现代音乐,为美国乐坛带了来欣欣向荣的象。1938年后,奥曼蒂接任该团的音乐监督,他担任此职竟达41年之久。该团现由当代著名指挥家穆蒂担任常任指挥。   费城管弦乐团共有105名团员,每年工作52周,大约举行190多场音乐会。该团以辉煌的音响和多彩的音色闻名于世,被誉为“费城音响”;其各个乐器组内都有著名的演奏家。该团在美国冠盖群雄,堪称为20世纪世界性的“超级交响乐团”。 8、多伦多交响乐团(加拿大)   多伦多交响乐团创建于1908年。1923年,克尼兹担任该团的首席指挥。1931年,马克米兰就任该团的音乐监督后,乐团有了长足的进展。马克米兰功劳卓著,曾被英国皇室封为爵士。1936年,著名指挥家朱斯金特接棒,使这个乐团产生了辉煌的演奏效果。1965年,小泽征尔担任该团的音乐监督,使该团终于确立了世界第一流的地位,在这段时间内,该团曾灌录了不少唱片。 多伦多交响乐团共有团员95名,近年来由戴维斯接任音乐监督后,该团似乎返老还童,变得格外精神抖擞,演奏富有朝气,音色明亮、华丽。 9、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前苏联)   这是俄国历史上最悠久、实力最强的管弦乐团。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圣彼得堡宫廷乐团,但是他们举行公开演出却是从本世纪才开始的。1917年,在俄国著名指挥家库塞维斯基担任指挥时,曾以“国立爱乐乐团”之名开始活动。1938年,前苏联著名指挥家穆拉文斯基就任该团的音乐监督,此后的40多年,该团声誉渐高,成为"穆氏的亲兵"而进入黄金时代。   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的演奏风格充满激情、富有力度感,充分反映出彼得堡这个古老城市的文化特性,在合奏上显示了俄国式洗练的特色。该团最擅长演奏本民族音乐家如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的作品,其解释令人信服而表现生动。该团还特意配置了两套水平同样高超的人马,当乐团旅行演出时,必有一套人马留守在"大本营"中。 10、日本广播(NHK)交响乐团(日本)   这是1926年以近卫秀为中心而组建的乐团,当时称作“新交响乐团”,次年开始举办定期演奏会。1935年,近卫担任常任指挥,该团从此活跃于日本乐坛。后改称日本交响乐团后,由尾高尚忠和山田雄一任指挥。1951年隶属于日本广播协会(NHK),由此改称为目前的团名。   日本广播协会(NHK)交响乐团,是全日本最杰出的乐团,四管编制,全团人员共128名,每年平均演出140场左右(其中定期音乐会60场),听众达30万人次。该团的弦乐部分特别突出,合奏效果也十分完美,其充实的演奏能力,堪与欧美的乐团相媲美。特别是在演奏日本现代作品时,该团最能发挥他们的实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十大交响乐团 1. 芝加哥交响乐团(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巴伦波英(Daniel Barenboin) 2. 纽约爱乐(New York Philharmonic)/马殊(Kurt Masur) 3. 波士顿交响乐团(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小泽征尔(Seiji Ozawa) 4 费城管弦乐团(Philadelphia Orchestra)/沙瓦立许(Wolfgang Sawallisch) 5. 克里夫兰管弦乐团(Cleveland Orchestra)/杜南伊 6. 圣路易交响乐团(Saint Louis Symphony Orchestra)/逢克(Hans Vonk,新任) 7. 匹兹堡交响乐团(Pittsburgh Symphony Orchestra)/马捷尔(Lorin Mazel) 8. 辛辛那提交响乐团(Cincinnati Symphony Orchestra)/罗佩孜-柯博思 (Jesus Lopez-Cobos) 9. 旧金山交响乐团(San Francisco Symphony)/汤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新任) 10. 明尼苏达交响乐团(Minesota Symphony Orchestra)/新任总监是日本人. 这份排名几乎没什么改变 (除了总监名字),91年纽约换人Masur一接任, 92年排名立刻从第七跳第二, 把波士顿挤下来. 94年辛辛那提把旧金山位置对调上升一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世界十大管乐家    1.雅克•郎期洛(Jacques Lancelot)   法国著名单簧管演奏家,1920年生于里昂。少年时师承著名单簧管演奏家布拉西;1938年入巴黎音乐学院,随培利耶尔学习,毕业后任拉慕鲁管弦乐团、乌布拉都室内管弦乐团的独奏者。1944年,和郎帕尔等人组成法国管乐五重奏团,广泛地进行演奏。他现任里昂音乐学院教授、巴黎音乐学院典试官以及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评审员。   郎期洛演奏的单簧管音色十分透明、清澈,他所吹奏的莫扎特乐曲,堪称为天下绝响。当记者采访他时,他所谈的几乎全是有关练习的事。他认为音乐本身就是优美的,用不着借用任何文字去形容或解释。或许由于这种观念,他的演奏曲目范围比较窄小。   雅克•郎期洛灌制了许多唱片,代表性唱片是耶尔指挥的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和与巴希特弦乐四重奏团合奏的莫扎特《单簧管五重奏》等。    2.皮埃尔•毕耶洛(Pierre Pierlo)  法国著名双簧管演奏家,1921年生于巴黎。早年在西班牙巴伦西亚音乐学院学习,后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毕业后,就任巴黎喜剧院管弦乐团团员。1949年,在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双簧管项目的冠军。从此开始活跃于双簧管独奏界,并和郎帕尔等人组成了法国管乐五重奏团,以及巴黎巴罗克合奏团等音乐团体。   毕耶洛不但是一位演奏家,而且是颇具深度的音乐家。他的名字,早在单音录音时代就已留在音乐爱好者的记忆中。他演奏的双簧管音色颇有明丽、清澄,同时又具备名演奏家高超技巧的灿烂感觉。他演奏时节奏相当灵活,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旋律之中常常揉进精美的圆滑奏,充分地体现出歌唱性。毕耶洛不愧是一位完美的演奏家,他和郎帕尔合奏时更是天衣无缝。双簧管这种乐器,或许各国由于演奏风格上的差异,而有着不同的音色,但正统派却是在法国,而毕耶洛又是其中最正统的一位。    3.让-皮埃尔•郎帕尔(Jean-pierre Rampal)   法国著名长笛演奏家,1922年生于马赛。父亲约瑟夫是有名的长笛家,郎帕尔自幼就接受父亲的指导。他起初有志于医学,由于特别原因,最后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后以优等奖毕业。1947年在日内瓦国际比赛中独占鳌头,声名远扬,被聘为威西歌剧院管弦乐团的首席长笛。后前往美国旅行演奏,博得一致赞赏。从1965年起开始任巴黎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的首席长笛。在郎帕尔担任巴黎音乐学院教授期间,仍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忙碌于演奏和录音。像他这样精力充沛、马不停蹄的演奏家,实不多见。   优美动听的音色,是对每一个器乐演奏家最根本的要求。在长笛演奏上,只要一提起“美声”,人们的脑际里就会立即浮现出郎帕尔那光辉、高贵又美丽悦耳的笛声。再加上他那惊人的吹奏技巧,温馨而洗炼的表情,使人们聆听后,无不有绕梁三日之感。   郎帕尔除了长笛,还问津过指挥。此外,他在巴罗克音乐的研究方面也留下了伟大功绩,不少失传作品都由他发掘了出来。他还著有《古代音乐中的长笛》一书。他所灌制的唱片种类极为丰富。    4.奥瑞尔•尼柯烈(Aurele Nicolot)   瑞士著名长笛演奏家,1926年生于瑞士奴夏特尔,先在苏黎士音乐学院受教,师承杰奈,后又去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接受莫伊兹的教导。从1945年起,先后担任苏黎士哈雷管弦乐团以及温达都尔管弦乐团团员,此间,他参加了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并获得优胜,1950年后,他在柏林爱乐乐团担任首席长笛。1953年起他在柏林音乐学院执教,同时活跃于独奏舞台,很快博得声誉,成为现代最伟大的长笛演奏家之一。   尼柯烈把自己的整个心灵都投入吹奏之中。他的演奏曲目从巴罗克时代至现代作品几乎无所不包,而且表演极为卓越。他对每一首作品都具有深入的研究和恰当的理解,演奏时全神贯注,充满信心,显示出他颇为强烈的倾诉力。像尼柯烈这样能使人确切地领受音乐魔力的演奏家是不多见的。   他的代表性唱片,有巴赫的长笛奏鸣曲、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号组曲、以及维瓦尔第的长笛协奏曲等。    5.罗达•柯贺(Lothar Lock)   德国著名双簧管演奏家,生于莱茵。初学牧笛,后改为双簧管,14岁入艾森国立音乐学校,三年后,担任巴登怀拉管弦乐团团员,后因德雷塞的邀请,就任弗赖堡管弦乐团首席双簧管。两年后,在布拉格的双簧管音乐比赛中夺魁,1961年起活跃于独奏舞台。   柯贺演奏的双簧管音质厚实、光辉,几乎打破一般人对双簧管的概念。在卡拉扬指挥的协奏曲唱片中,在最强奏的合奏下,他的声音仍能像鹤立鸡群般高鸣着,遇到最弱奏时,人们会被他那充满微妙情韵的独奏所迷住。难怪卡拉扬对他大加赞赏。   他曾用双簧管演奏过巴赫的长笛奏鸣曲,相当精彩。在双簧管演奏家中,他可算是技艺超群的名手,只是在独奏时他的音乐略嫌沉重了一些。   在他所录制的唱片中,能够充分发挥他的长处,并使聆赏者得以享受其华丽演奏技巧的,是他与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管弦乐团一起灌制的长笛协奏曲唱片,其中包括莫扎特和理查•施特劳斯等著名音乐家的作品。    6.彼得-卢卡斯•葛拉夫(Peter-Lucas Graf)   瑞士著名长笛演奏家,1929年生于苏黎世,起先随乔奈学习,后去巴黎音乐学院就读,师承莫伊兹。1950年,继离职的尼柯烈,就任柏林爱乐乐团长笛手,21岁时被聘为温达杜尔市立管弦乐团团员,1953年在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中夺魁,自此,开始活跃于独奏舞台。1958年又获得伦敦哈利尔特•柯恩国际音乐节的巴布洛克奖。1960年,以指挥身份在鲁哲伦歌剧院首次登台。   葛拉夫和尼柯烈同样出生于苏黎世,也同样出自乔奈和莫伊兹门下,他俩在20岁以前所走的道路几乎相同,但在演奏风格上,却有很大的差异。葛拉夫的演奏说服力很强,他一贯借用长笛去表现作品,而尼柯烈却企图超越长笛,去创作心中的音乐。这并不是优劣的问题,而是由于两位演奏家各自具有不同的资赋。   葛拉夫的演奏优美而精确,在那自然流泻出的音乐里,荡漾着明澈的音乐魅力。他的唱片代表作是莫扎特的长笛协奏曲全集。    7.莫里斯•安德烈(Maurice Andre)   法国著名小号演奏家,1933年生于法国南部阿雷斯。14岁时,莫利斯为了帮助家计曾充任矿工,后来在矿上的铜管乐队里吹奏小号。由于偶然的机会,他接受了专业教育,19岁时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就读,随萨巴利克学习。1953年,安德烈参加了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独占鳌头。此后有时在拉慕鲁管弦乐团任职,有时也跟爵士乐团合奏。他取得的一切成就,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他是一位不畏艰难、力争上游的演奏家。   安德烈是一位天生的音乐家,每次表演小号独奏都是那样的令人神往。他的技巧是出类拔萃的,那优美的圆滑音已达炉火纯青之境。任何乐曲,一到他手里,就会变得生动无比。他在演奏中巧妙地注入了自己的整个心灵,凭着他的“二度创造”,观众们感受到了音乐的乐趣。    8.赫尔曼•鲍曼(Hermann Baumann)   德国著名圆号演奏家,1934年生于汉堡。起初曾学习钢琴和大提琴,后又一度迷恋于敲鼓。1955年进入汉堡音乐学院“改行”学习圆号。1961年成为斯图加特南德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圆号手。1964年在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中夺魁。1967年辞去管弦乐团工作,专心致力于独奏活动。   他曾在李希特指挥的巴赫《b小调弥撒曲》中担任独奏。听到他那精彩、圆滑而又熟练的吹奏,人们也许会觉得演奏圆号是如此轻松。事实上,圆号是一种演奏难度极大的铜管乐器。   鲍曼吹奏时,似乎只要轻巧的动动嘴,圆号就会随心所欲地歌唱起来。即使是吹奏没有按键的古式圆号,他也能毫无困难地达到这种境界。经他处理的任何乐句,音色都很圆润、华美、明朗。由哈农库尔特指挥的莫扎特《圆号协奏曲全集》,就是使用古式圆号演奏的。鲍曼曾灌录了维瓦尔第和波凯里尼等人的圆号协奏曲以及泰雷曼和贝多芬的作品。    9.卡尔•莱斯特(Karl Leister)   德国著名单簧管演奏家,1937年生于德国威赫姆斯哈劳,父亲也是单簧管演奏家。15岁入柏林音乐学院就读,在校期间已活跃于独奏舞台。1957年,他成为柏林爱乐管弦乐团首席单簧管。他还多次在柏林、科隆和慕尼黑等地的音乐比赛中获单簧管项大奖。   在德、奥两国的单簧管演奏家中,如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只有莱斯特。他的音色保持了德国传统音响特色,稳定而扎实,表情丰富,又懂得适当的节制。他演奏的单簧管音乐,每一细节都经过认真的处理。他演奏的慢板乐章或室内乐,能流露出扣人心弦的韵味。   莱斯特曾把莫扎特和勃拉姆斯的主要乐曲灌成唱片。他的代表作是由库贝利克利指挥的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    10.海因兹•贺利嘉(Heinz Holliger)   瑞士著名双簧管演奏家,1939年生于瑞士根达尔。早年在贝伦音乐学院学习时,随卡萨诺瓦学双簧管,后又在巴黎师从毕耶洛。1959年在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中,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贺利嘉为双簧管项第一名,接着又荣获瑞士联邦奖。1960年获瑞士音乐家协会奖,次年又在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中夺魁。   贺利嘉把双簧管的表现范围无穷扩大,使其变成现代乐器。他不仅是双簧管演奏界的天才,更是本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年轻时灌录的许多唱片,张张完美而精彩,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他曾表示:“大家觉得很麻烦的簧,事实上并不是真正的问题,而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创造音乐。”如果把此话中的“簧”改成双簧管,那么就很容易领悟到他对音乐的看法。对贺利嘉而言,音色或技巧的论述,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贺利嘉的唱片代表作,当首推理查•施特劳斯的双簧管协奏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十大钢琴家 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1887-1982)   生于波兰罗兹,5岁即在华沙举行演奏会,后至柏林接受音乐训练。10岁时由约阿希姆指挥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此后在欧洲各地演出,名声日增,1937年起定居美国。鲁宾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尤其在演奏肖邦作品方面,有着不朽的地位。 肯普夫(Wilhelm Kempff,1895-1995)   生于德国的特博格,师从H?巴尔特和R?卡恩,1916年,21岁的肯普夫便已初享钢琴大师声望,20年代曾担任斯图加特高等音乐学校校长。肯普夫正好活到一百岁,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贝多芬和舒伯特钢琴音乐的演奏者之一。 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1904-1989)   生于乌克兰基辅,1921年毕业于基辅音乐学院,同年在波兰哈尔科夫首次登台演奏。1928年后定居美国,娶了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女儿。40年代霍洛维茨与托斯卡尼尼合作录制的协奏曲唱片(RCA),迄今仍为爱乐者珍视。除1965和1968年两度于纽约卡内基大厅、80年代重返前苏联在莫斯科举行独奏音乐会外,自1953年起霍洛维茨基本上只为唱片录音而演奏。他是20世纪最令人瞩目的大钢琴家,技巧高超,举世无双。 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1915-)   生于乌克兰的日托米尔,1934年在敖德萨首次登台演出。1937?1947年就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伟大的钢琴教师海因里希?涅高兹的学生。1942年由里赫特首演了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奏鸣曲,后来又首演普氏的第七和第九奏鸣曲(后者乃作曲家题献给他),被公认为普罗科菲耶夫钢琴音乐的首要代言人。   吉利尔斯(Emil Gilels,1916-1985)   生于敖德萨,13岁入敖德萨音乐学院,1935年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研究生,在涅高兹指导下继续深造。1938年获布鲁塞尔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同年毕业并留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47年起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1955年成为战后第一位访问美国演出的苏联钢琴家。吉利尔斯和比他年长一岁的里赫特,被并誉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当代传人。    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1931-)   生于摩拉维亚的魏森堡,幼年在南斯拉夫学琴,12岁时随家迁居奥地利,师从卡恩,后来进埃德温?菲舍尔的高级钢琴班深造。1948年获布索尼钢琴大赛奖,并首次于格拉茨举行独奏音乐会,此后开始驰名世界乐坛。布伦德尔是一位很有学问的钢琴家,1960?1970年间每年在维也纳主持高级钢琴班,当今的许多钢琴家曾是他的学生。1974年他移居伦敦。    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cnazy,1937-)   生于前苏联高尔基城,6岁开始学琴,8岁即登台演奏。1955年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奥伯林教授。1962年参加第二届柴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与奥格登并列第一。次年至伦敦举行演奏会,此后定居英国。1968年移居冰岛(其妻为冰岛人),1972年入冰岛籍。在同辈钢琴家中,阿什肯纳齐产演奏曲目最广泛、录制唱片最多的一位。除钢琴演奏外,自80年代起阿什肯纳齐还成为杰出的管弦乐团指挥,录制了众多交响乐作品。    科瓦塞维奇(Stephen Bishop-Kovacevich,1940)   亦称毕晓普??科瓦塞维奇,南斯拉夫裔,生于洛杉矶,1948年起师从肖尔,1951年在旧金山首次演出。1959年移居伦敦,师从赫斯。1961年在伦敦举行独奏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从此活跃于国际乐坛。    阿格丽姬(Martha Argerich,1941-)   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5岁便登台演出,被誉为“女神童”,先后师从斯卡拉穆萨、顾尔达、利帕第夫人、马加洛夫、米开朗杰里的阿什肯纳齐。16岁时(即1957年)接连获得布索尼国际钢琴比赛和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两项冠军。1965年在第七届华沙国际肖邦钢琴大赛在再次夺冠,更是名扬四海。   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1942-)   生于意大利米兰,9岁首次公演,1959年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次年参加第六届华沙国际肖邦钢琴大赛,夺得第一,由此蜚声国际乐坛。波利尼并不以此为满足,又拜米开朗杰里为师,继续深造,乃至成为20世纪后期最出类拔萃的钢琴大师,演奏浪漫派作品或是现代音乐都游刃有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十大男高音 一、卡罗•贝尔贡济(Carlo Bergonzi) 二、鲁契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 三、普拉西多•多明戈(Placido Domingo) 四、尤西•毕约林(Jussi Bjorling) 五、弗兰科•科莱里(Franco Corelli) 六、吉乌塞比•迪•斯岱法诺(Giuseppe di Stefano) 七、詹姆斯•金(James King)   美国男高音歌唱家,1925年生于美国中部的堪萨斯州。他的父亲是一位声乐圈中的人物,曾与著名演员珍妮•麦克唐娜等人合拍过一系列音乐影片。詹姆斯•金是名噪欧洲的美国歌唱家,他的声乐事业是在欧洲成长起来的。他的演出剧目主要是一批著名的德国歌剧。他的演唱特点是技巧稳固坚实、表情真挚感人。 八、尼科莱•盖达(Nicolai Gedda)   1925年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俄国人,曾在著名的“顿河哥萨克男声合唱团”中唱男低音;他的母亲是瑞典人,是一个对声乐艺术怀有强烈爱好并有相当造诣的银行职员。盖达具有清醇甘美的嗓音和精深、全面的艺术素养。他的演唱风格纯正,音乐感觉敏锐、得体,深为著名指挥家卡拉扬所赏识。他通晓俄、德、意、法等六国语言,能胜任从格鲁克、海顿、莫扎特到瓦格纳、威尔第、普契尼等人的一大批歌剧中的角色。 九、杰姆斯•麦克莱肯(James Mccracken)   美国男高音歌唱家,1926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青年时曾攻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由于卡拉扬的赏识和邀请,他曾在维也纳参加了一系列欧洲著名歌剧的演出。他是一个具有宏大音量和强劲力度的英雄性男高音,奥赛罗、唐豪塞等是他最擅长扮演的角色。 十、马里奥•德尔•莫纳科(Mario del Monaco)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1915年生于佛罗伦萨。幼时随母亲学习声乐,13岁时即第一次非正式登台演唱。后进入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和雕刻,同时在罗西尼音乐学院学习声乐、钢琴、音乐理论及音乐史。20岁时,他进入罗马歌剧院当研究生。从1939年起,他先后登台演唱过《乡村骑士》、《蝴蝶夫人》、《阿伊达》、《托斯卡》和《奥赛罗》等名剧,从此一步步走向辉煌。莫纳科是被誉为“黄金小号”的拥有宏大音量、优美音色和深刻艺术表现力的杰出男高音,是本世纪意大利男高音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他那铿锵嘹亮的嗓音最擅长演唱威尔第、普契尼等人的歌剧中的抒情型和戏剧型的角色。十分难能可贵的是,他几乎全部的声乐技艺都是通过自学而获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十大女高音 一、伊丽莎白•施瓦尔茨科普芙(Elizabeth Schwarzkopf) 二、比尔吉特•尼尔森(Birgit Nillsson) 三、丽娜塔•苔巴尔迪(Renata Tebaldi) 四、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 五、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 六、蕾昂泰茵•普莱斯(Leontyne Price) 七、贝克佛蕾•西尔斯(Bcverly Sills) 八、蒙茨克拉特•卡巴耶(Montserrat Caballe) 九、雷娜塔•斯科托(Renata Scotto)   1934年生于意大利。斯科托是以“卡拉斯第二”著称的、当代艺术成就最高的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的嗓音具有音质美、音量幅度大、音域范围宽的特点。在高音区,她能始终保持光辉明亮和轻松自如的特质。她既能演唱抒情女高音,也能担任花腔女高音的角色。难能可贵的是,她不但能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真实、生动、丰富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而且还善于对某些华彩乐句或唱腔作进一步的发挥或必要的更改。跟卡拉斯一样,斯科托对发掘久被湮没或绝响的歌剧作品有着很大的兴趣。她除了发扬光大由卡拉斯恢复上演的一系列古典剧目外,也在这方面积极搜索、探寻,如普契尼生前遭到失败的《埃德加》一剧,就是由于她的努力而重新搬上舞台并灌制唱片的。 十、维多利亚•德•洛斯•安琪莱丝(Victoria de Los Angeles)   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1923年生于巴塞罗那。安琪莱斯是一位具有非常宽广音域的抒情女高音。她的嗓音流畅、丰满而又灵活、优美,高音区鲜明而有光彩,中音区热情而富于魅力。当艺术表现需要她拿出嗓音的"厚度"时,她也完全不缺少女中音式的粗犷和奔放。安琪莱斯歌唱表现上的特点是:忠实于原作,善于揭示作品内在的蕴涵,并能赋予歌声以亲切感和崇高的诗意。安琪莱斯是一位出色的音乐会演唱家,她所演唱的西班牙歌曲(有时自己用吉它伴奏)成为这一领域内的最高成就。此外,她还擅长表演西班牙的民族歌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指挥家   朱利尼(Carlo Maria Giulini,1914-)   生于意大利南部的巴列塔,“二战”后崭露头角,1946-1951年出任意大利广播电台乐团总监,其间于1950年受到托斯卡尼尼的重视。1952年起在著名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担任萨巴塔的副手,两年后接班升任首席指挥,与当时最著名的女高音玛丽亚?卡拉丝有过密切合作。1958年在柯文特花园歌剧院指挥威尔第《唐卡洛》,盛况空前,而1962年指挥爱乐乐团演出并录音的《安魂曲》,更是令人叫绝??这两种唱片都由EMI发行。此后朱利尼来到美国,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和洛杉矶爱乐乐团,并且客座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在DG录制唱片。   唱片选粹:   ⊙ DG 445 502-2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洛杉矶爱乐乐团)   ⊙ DG 427 345-2   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   ⊙ DG413 153-2   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芝加哥交响乐团)   ⊙ DG415 288-2   威尔第:弄臣(维也纳爱乐乐团)   ⊙ DG410 503-2   威尔第:法尔斯塔夫(洛杉矶爱乐乐团)   ⊙ EMI CDS 7472578   威尔第:安魂曲(爱乐乐团) 库贝利克(Rafael Kubclik,1914-)   生于捷克的比霍里,其父扬?库贝利克是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1928-1933年就学于布拉格音乐学院,次年即指挥捷克爱乐乐首次登台。此后至1936年他经常指挥乐团为父亲演出其六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其他小提琴和乐队曲伴奏1936-1939年任捷克爱乐乐团执行指挥,1942年升任艺术总监。1948年捷共接管政权时,库贝利克正在英国参加爱丁堡音乐节,由此脱离捷克,次年赴美国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1955年就任柯文特花园歌剧院音乐监督,1957-1958年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库贝利克一生最重要的职位是1961-1979年间出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他的许多优秀唱片都是和这个乐团合作录制的。   唱片选粹:   ⊙ DG 447 412-2   德沃夏克:第八、九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   ⊙ DG 457 712-2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 CBS M2YK 45680   舒曼:第一、三交响曲(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 DG429 183-2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波士顿交响乐团)    马纳里(Sir Neville Marriner,1924-)   生于英国林肯郡,幼年学小提琴,13岁就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该学院小提琴教授,并与著名管风琴家、羽管键琴家达尔特(Dart)组成二重奏组,为argo录制了许多珀塞尔的作品。1956年马里应伦敦圣马丁教堂之邀筹办晚祷音乐会,次年即创建了著名的圣马丁乐团(全称“田园里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并一直担任团长至1978年,为Decca公司及其副牌argo和L’Oiscau-Lyre,以及Philips和EMI等,录制了大量巴罗克和古典时期音乐的优秀唱片。1978-1985年他出任美国明尼苏达管弦乐团音乐总监,1981年起又兼任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唱片选粹:   ⊙ Philips442 556-2   巴赫:赋格的艺术、音乐的奉献(圣马丁乐团)   ⊙ Decca 430 260-2   巴赫:第八十二、一百五十九、一百七十康塔塔(圣马 丁乐团)   ⊙ arga417 818-2   巴伯:弦乐柔板(圣马丁乐团)   ⊙ Decca 430261-2   亨德尔:六首大协奏曲(圣马丁乐团)   ⊙ EMI CDC7540562   苏佩:序曲集(圣马丁乐团)   ⊙ argo414 486-2   维瓦尔第:四季(圣马丁不团)   戴维斯(Sir Colin Davis,1927-)   生于英国威布里奇,早年修习单簧管,担任乐团演奏员,无师自通而成为指挥,1960年在切尔西歌剧院首次指挥演奏莫扎物《唐乔万尼》。1967-1971年间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S)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此后至1986年一直担任柯文特花园歌剧院首席指挥和艺术指导,演出并录音了一系列莫扎特和普契尼的歌剧院,大获成功。这期间他还兼任伦敦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德累斯顿时国家乐团等世界一流管弦乐团的客座指挥,被认为是比彻姆之后最出类拔萃的英国指挥大师。戴维斯擅长海顿交际花响曲、莫扎特和贝多芬协奏曲、柏辽兹的管弦乐偿品的歌剧、西贝柳斯交响曲等,唱片录音乐主要集中在Philips和RCA,Decca也有少许。   唱片选粹:   ⊙ Philips 422 149-2   贝多芬:第三、四钢琴协奏曲(德累斯顿国家乐团)   ⊙ Philips 416 215-2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德累斯顿国家乐团)   ⊙ Philips 416 432-2   柏辽芬:特洛伊人(柯文特花园歌剧院)   ⊙ Philips 442 611-2\442 614-2   海顿:第九十三、一百零四交响曲(阿姆斯特丹音乐厅 乐团)   ⊙ Philips 438 323-2   莫扎特:五首小提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   ⊙ RCA 60599-2-RC   莫扎特:安魂 曲(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 Philips 420 490-2   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波士顿交响乐团)   ⊙ Philips 400 074-2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皇家近乐乐团) 海廷克(Bernard Haitink ,1929-)   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年轻时曾担任荷兰广播爱乐乐团小提琴手。在师从莱特纳培训一年之后,1955年便当上了该乐团首席指挥,四年后成为首席。1967年受聘出任伦敦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69年升任艺术总监直至1978年。自1961年起海廷克便是北欧首屈一指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主要领导者,30年来他和这个乐团都极为活跃,音乐会演出和唱片录音成果丰硕,他们录制的贝多芬交响曲的协奏曲全集、李斯特交响曲诗全集,尤其是德彪西乐队作品全集和肖斯塔科维奇交际花响曲全集,都是爱乐人士乐城称道的佳作。   唱片选粹:   ⊙ Philips 422 971-2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   ⊙ Philips 412 735-2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   ⊙ Philips 434 155-2   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   ⊙ Philips 438 751-2\438 754-2   李斯特:交响诗全集(伦敦爱乐乐团)   ⊙ Philips 416 466-2   马勒:第九交响曲(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   ⊙ Decca 417 581-2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五交响曲(伦敦爱乐乐团) 普雷文(Andr e Pre I n,1929-)   生于柏林,5岁时便听过富特文格勒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会,6岁入音乐学院就读学钢琴。因有犹太血统而逃离纳粹德国,1939年定居洛杉矶。中学时代的普雷文已是米高梅电影公司的专业作曲家了,并有机会指挥该公司的乐团演奏他本人的曲子。身为杰出的爵士乐钢琴家,普雷文可谓少年得志,1945年16岁时便为大分司RCA录下两张畅销唱片。在好莱坞的那些岁月,他先后获得过四次电影音乐的奥斯卡奖。60年代普雷文开始转向严肃音乐,1965年RCA邀请他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录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由此打开局面,四年后接替克尔提斯担任这个英国一流乐团的首席指挥,直到10年后的1979年。此后他相继出任匹茨堡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和皇家乐乐团的音乐总监,直至80年代中期。   唱片选粹:   ⊙ Philips 412 611-2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匹茨堡交响乐团)   ⊙ Decca 417 728-2   格里格: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   ⊙ EMI CDC 7471602   霍尔斯特:行星(伦敦交响乐团)   ⊙ EMI CMS 7645302   拉赫玛尼诺夫:三首交响曲,交响舞曲(伦敦交响乐团)   ⊙ EMI CDM 7631142   拉赫玛尼诺夫:钟(伦敦交响乐团)   ⊙ RCA 74321-24212-2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伦敦交响乐团)   ⊙ EMI CZS 7628162   柴柯夫斯基:三大芭蕾选曲(伦敦交响乐团) 卡克莱伯(Carlos Kleiber,1930-)   生于柏林,其父埃里克?克苤伯也是一位大指挥家,50年代在Decca录制过贝多芬交响曲全集,颇受好评。小克莱伯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在音乐素养方面自然得天独厚。但此人一向无意接受任何长期的聘任,虽然自50年代起先后指挥过许多乐团和歌剧院,却不愿受制其中任何一家的常任之职。他的演出活动不多,且又不事张扬,仿佛他登台指挥演出每每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位乐坛“隐士”,一旦“出山”,总有佳作。依名气而论,小克莱伯的唱片可谓少之又少,却几乎款款抢手。   唱片选粹:   ⊙ Orfco C100 841 B   贝多芬:第四交响曲(巴伐利亚国家乐团)   ⊙ DG400 037-2   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   ⊙ DG 449 745-2   舒伯特:第三、八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   DG413 315-2   ⊙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德累斯顿国家乐团)   ⊙ DG415 432-2   威柏:魔弹射手(德累斯顿国家乐团) 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   生于意大利米兰,父亲是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的小提琴家兼教师,母亲是钢琴家。自威尔第学院毕业后,阿巴多1956年赴维也纳音乐学院专修指挥(与祖宾?梅格同学),两年后首次登台即获成功,同年并获“库塞维茨奖”,1962年又获“米屈风普洛斯国际指挥竞赛奖”,并由此而获得资格进入纽约爱乐乐团成伯恩斯坦和乔治?塞尔的助手。卡拉扬听了阿巴多在柏林的指挥后,邀其参加1965年萨尔茨堡音乐节指挥马勒第二交响曲,从此声誉鹊起,同年起指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1968年升任常任指挥,1971年再升艺术监督,掌握了这个世界数一数二的歌剧院。这一年,阿巴多还有幸被任命为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指挥,次年又受聘为伦敦交响乐指挥,1982年又出任芝加哥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1977年阿巴多还创建欧共体青年管弦乐团(后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小提琴家   海菲兹(Jascha Heifetz, 1901-1987)   美国小提琴家,生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3岁开始从父学琴,次年入当地音乐学校,5岁即在音乐会上演奏门德尔松协奏曲。8岁转入彼得堡音乐学院,不久便成为奥尔的学生。几乎与此同时,少年海菲兹已经开始在彼得堡、柏林、维也纳、莱比锡等地公演,获得很大成功,尤其是1912年10月演出柴柯夫斯基协奏曲,大指挥家尼基许指挥柏林爱乐乐团为这位11岁的少年协奏,顿时轰动乐坛。少海菲兹在奥尔班上了六年学。1917年他随同父母移居美国,同年便在卡内基大厅举行了独奏音乐会。到1972年退休,在长达60年的演奏生涯中,海菲兹赢得的声誉登峰造极,近乎神话,而且迄今仍魅力不减。   唱片选粹:   RCA 60261-2-RG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NBC交响乐团/托斯卡尼尼)   RCA RCD1-5402   贝多芬/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明希、莱纳)   EMI CHS 7 64929 2   弗兰克:小提琴奏鸣曲(鲁宾斯坦钢琴)   RCA 7709-2-RG   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萨拉萨特:流浪者之歌(RCA胜利乐团/斯坦堡)   EMI CDH 7 64030 2   西贝柳斯/柴柯夫斯基/格拉祖诺夫:小提琴协奏曲(伦敦爱乐乐团/比彻姆、巴比罗利)   RCA 5933-2-RC   柴柯夫斯基/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莱纳、明希) 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1904-1992)   美国小提琴家,生于俄国敖德萨,7岁起正式拜师学琴,10岁开始公演。他也是奥尔的学生,还曾师从小提琴大师伊萨伊进修。20年代米尔斯坦与钢琴家霍洛维茨联袂在苏联各地同台献艺,曾是乐坛一段佳话。1925年米尔斯坦开始在欧洲和南美巡回演出,获得巨大成功。1929年由斯托科夫斯基指挥费城管弦乐团,为米尔斯坦在美国举办了首演,听众立即为之风靡。此后米尔斯坦便定居美国。   唱片选粹:   EMI ZMS 7 64793 2   巴赫:6首独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   EMI TOCE-3308   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圣一桑: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爱乐乐团/巴尔金、费斯托拉里)   DG 453 142-2   门德尔松/柴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维也纳爱乐乐团/阿巴多) 傅尼埃(Pierre Foumier, 1906-1986)   法国大提琴家,生于巴黎。自幼随作为钢琴家的母亲学琴,却因小儿麻痹症使右脚瘫痪,故而改学大提琴。192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巴黎音乐院,1925年起以独奏家身分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并与小提琴家西盖蒂、中提琴家普里姆罗斯和钢琴家施纳贝尔结成室内乐重奏团,堪与当时另一个组合??卡萨尔斯、蒂博与科尔托三重奏组媲美。   唱片选粹:   DG 437 352-2   贝多芬:五首大提琴奏鸣曲(顾尔达钢琴)   DG 423 881-2   德沃夏克/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乐团/塞尔) 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1999)   美国小提琴家,生于纽约。4岁开始学琴,7岁便在旧金山个人首演音乐会上演奏门德尔松协奏曲。1926年赴欧洲,师从布什和埃乃斯库。1932年16岁的梅纽因在伦敦首演埃尔加协奏曲,由75岁高龄的埃尔加本人指挥乐队协奏,并且录下一张历史性的唱片,至今仍是乐坛佳话。巴托克1944年为他写下了独奏小提琴奏鸣曲。不幸的是,大约自60年代中期起,梅纽因的右臂拉下半弓时开始出现摇晃,严重影响了技术上的控制,运弓不稳,致使他的音乐会演出屡屡出错。但我们也不必夸大梅纽因这种衰退,尤其在录音室制作的唱片中,他的魅力依旧不减。   唱片选粹:   EMI CDH 7 69804 2   巴托克:独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维也纳爱乐乐团/富特文格勒)   EMI TOCE?3008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爱乐乐团/富特文格勒)   EMI CDM 7 64324 2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浪漫曲(爱乐乐团/克莱姆佩勒、普里查德)   EMI CDH 7 63496 2   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卢塞恩节日乐团/富特文格勒)   EMI CDC 5 55221 2   埃尔加:小提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埃尔加)   EMI CES 5 68530 2   莫扎特:五首小提琴协奏曲(巴斯节日乐团) 欧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 1908-1974)   前苏联小提琴家,生于敖德萨。5岁起师从敖德萨音乐学校的斯托利亚尔斯基(此人也是米尔斯坦的启蒙老师)学琴,1926年毕业,次年便首演了格拉祖诺夫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由作曲家本人指挥协奏,获得辉煌成功,迅速蜚声苏联。但在国际乐坛的扬名,则是因为1937年参加布鲁塞尔伊萨伊国际小提琴竞赛夺得第一。欧伊斯特拉赫的小提琴演奏技术精湛,气魄豪放,音色温暖、醇厚,被认为是当代最出色的小提琴家之一。许多苏联作曲家的小提琴作品都是题献给他的,而他也的确不遗余力地推介它们。   唱片选粹:   EMI CDM 7 69261 2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法国国家广播管弦乐团/克路易坦)   DG 427 197-2   贝多芬:两首浪漫曲(皇家爱乐乐团/吉森斯)   EMI CDM 7 64744 2   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布拉姆斯:二重协奏曲(罗斯特罗波维奇大提琴/里赫特钢琴/柏林爱乐乐团/卡拉扬)   Philips 412 255-2   贝多芬:春天奏鸣曲、克鲁采奏鸣曲(奥伯林钢琴)   EMI TOCE-3079   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塞尔)   RCA 09026-60683-2   肖松:诗曲/圣一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波士顿交响乐团/明希)   Melodiya/RMG 74321 34179 2   德沃夏克:小提琴协奏曲(苏联交响乐团/康德拉辛)   EMI TOCE-3276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新爱乐乐团/马 肖斯塔科维奇) 谢霖(Henryk Szeryng, 1918-1988)   墨西哥小提琴家,生于波兰华沙。7岁时其才华受到波兰小提琴大师胡贝尔曼的赏识,举荐他到柏林做了弗莱什的弟子,由此打下坚实的基础。1930年转至巴黎音乐院,师从法国大师蒂博、布兰杰,6年后毕业。1944年谢霖受墨西哥音乐之父彭斯的感召而移居该国,两年后获得国籍,成为墨西哥公民。他被认为是巴赫作品最杰出的诠释者之一。   唱片选粹:   DG 437 365-2   巴赫:六首独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   Philips 442 398-2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两首浪漫曲(音乐厅管弦乐团)   Philips 462 185-2、462 303-2   莫扎特: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全集(海布勒钢琴) 葛鲁米欧(Arthur Grumiaux,1921-1986)   比利时小提琴家,生于维莱珀温。9岁入沙勒洛瓦音乐学院学小提琴和钢琴,12岁转入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师从杜布瓦,毕业后到巴黎师从埃乃斯库,1940年开始公演。1951年曾与欧伊斯特拉赫同台演出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迄今为人称道。葛鲁米欧演奏曲目广泛,尤其擅长巴赫、莫扎特的作品。   唱片选粹:   Philips 420 700-2   巴赫:双簧管和小提琴协奏曲(霍利格双簧管/新爱乐乐团/德?瓦特)   Philips 426 452-2   巴赫:十首奏鸣曲(雅柯泰特羽管键琴)   Philips 438 323-2 莫扎特:五首小提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戴维斯)   Philips 412 253-2   莫扎特:四首小提琴奏鸣曲(哈丝姬尔钢琴) 罗斯特罗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1927-)   美国大提琴家、指挥家,生于前苏联巴库。7岁从父学琴,1937?1948年就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柯索尔波夫学大提琴,师从肖斯塔科维奇学作曲,毕业后留校任教。罗斯特罗波维奇是20世纪最杰出的大提琴家之一,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和布里顿都有作品题献给他。同时,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常为他的夫人、著名女高音韦西妮芙斯卡雅的演唱会作伴奏。在前苏联,他还指挥过莫斯科大剧院的演出。1975年移居美国后,曾任国家交响乐团指挥。   唱片选粹:   EMI CDC 7 49486 2   布拉姆斯:二重协奏曲(帕尔曼小提琴/音乐厅管弦乐团)   London 421 859-2   布里顿:两首独奏大提琴组曲、大提琴奏鸣曲(布里顿钢琴)   EMI CDC 7 49304 2   迪蒂耶/卢托斯瓦夫斯基:大提琴协奏曲(巴黎管弦乐团/勃多?卢托斯瓦夫斯基)   Decca 417 833-2   德彪西:大提琴奏鸣曲(舒伯特:阿佩乔尼奏鸣曲(布里顿钢琴)   EMI CDM 5 65715 2   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西班牙随想曲、天方夜谭(巴黎管弦乐团)   EMI CDS 7 49955 2   肖斯塔科维奇: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指挥伦敦爱乐乐团) 帕尔曼:(Itzhak Perlman,1945-)   以色列小提琴家,生于特拉维夫。4岁患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5岁开始学琴,13岁到纽约朱利亚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小提琴教授加拉米安。1963年在卡内基大厅举行首次职业性演出,大获成功,此后开始了他的辉煌的演奏生涯。自海菲兹70年代退休以来,帕尔曼或许要算世界小提琴乐坛最风光的人物了。   唱片选粹:   EMI CDC 7 47856 2   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祖克曼第二小提琴/英国室内乐团/巴伦勃依姆)   EMI CDS 7 49483 2   巴赫:六首独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   EMI CDC 7 49567 2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两首浪漫曲(柏林爱乐乐团/巴伦勃依姆)   EMI CDM 5 66992 2   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   EMI CDC 7 47074 2   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音乐厅管弦乐团)   EMI TOCE-3017   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新爱乐乐团/洛佩兹、柯勃斯)   DG 415 486-2   莫扎特:交响协奏曲(祖克曼中提琴/以色列爱乐乐团/梅塔)   EMI CDC 7 47101 2   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5 16:01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