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70|回复: 1

贝斯大师马克思.米勒【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1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2年格莱美音乐奖得主贝斯手马克思.米勒(Marcus Miller)   追随着爵士乐大师迈尔士.戴维斯的步,马克思.米勒一直以人文关怀为音乐诉求的宗旨。虽然,整个大环境受到商业的影响,但是他的音乐仍受到许多听众的肯定,合作对象更是从流行乐的玛丽亚.凯莉到老牌爵士乐手韦恩.萧特众星云集。马克思.米勒的特色在于贝斯吉他的使用,一般的贝斯只是用来作伴奏乐器,但是,在马克思.米勤的神技之下,贝斯吉他变成了一种神秘而独特的独奏乐器,特别是对于贝斯节奏有兴趣的朋友,本张专辑更是不容错过。时而低厚时而高亢的贝斯演奏,绝对是考验音响的好材料。专辑中的曲子诸如"Power"、"Nikki's Groove"等等,都附有强烈的节奏,加上与爵士钢琴大师Herbie Hancock的对弹,让这张专辑的精彩度大为提升,也相信在听腻了一成不变的老式爵士后,这张专辑能带给你新的音乐乐趣。 1.Introduction 2.Bruce Lee 3.La Villette 4.Behind The Smile 5.Frankenstein 6.Moonlight Sonata 7.Boogie On Reggae Woman 8.Paris (Interlude) 9.Silver Rain 10.Make Up My Mind 11.Girls and Boys 12.Sophisticated Lady 13.Power of Soul 14.Afterword (Outro) 15.It'll Come Back to You 居然有一首是写给李小龙的 本届格莱美最佳现代爵士专辑奖得主——MARCUS MILLER“M2”   获得本届GRAMMY最佳现代爵士专辑奖的是美国黑人爵士音乐家MARCUS MILLER的TELARC唱片“M2”。“M2”真是一张极好的唱片,各位乐友想了解它吗? 强劲似黑豹,优雅如小鸟 ------马科斯·米勒新碟记胜   有张1987年出版的特别的CD是我一直很钟爱的,名叫"SIESTA"(CD编号WARNER BROS. 9 25655-2)。说它特别,是因为它虽然是一张O.S.T.电影原声大碟,但其中的音乐从头至尾都是地地道道的爵士乐,而且风格属于典型的融合爵士(FUSION JAZZ),西班牙风骨隐约其中,气氛渲染独特迷人,编配多姿多彩,录音也毫无疑问达到了发烧水准(你看过近几年香港《CD圣经》对此碟的评价吗?),可听性极强。而更令我关注的是,担纲演录此碟的两位黑人音乐家,绝对是在爵士乐坛叱咤风云的一代骄雄:一位是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爵士乐世纪大师,清凉爵士(COOL JAZZ)、融合爵士鼻祖和自由爵士(FREE JAZZ)宗师,小号圣手;另一位就是马科斯·米勒(MARCUS MILLER),电贝司大师,爵士器乐多面手,杰出的作曲家,一流的制作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科斯·米勒在此碟中所作的贡献比单单演奏小号的迈尔斯·戴维斯更重要--此碟的制作人就是他,所有乐曲都由他创作,除小号以外的所有乐器几乎都由他演奏。正是这张凸显着才气、灵性与绝技的杰出唱片,使我一直对马科斯·米勒的音乐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迈尔斯·戴维斯已经仙逝好几年了,而恰当盛年的马科斯·米勒在爵士乐坛的地位正是如日中天。他为老牌爵士女歌手恰克·卡恩(CHAKA KHAN)制作的专辑《我是这样的女人》("THE WOMAN I AM")我也是相当喜爱的,不过,在我的内心里,一直盼望着听到马科斯·米勒自己最新的个人专辑。如今,我的这个愿望已经成了现实:《M2》("M2")--马科斯·米勒的最新个人专辑,已经由美国TELARC唱片公司出版,CD编号是TELARC CD-83534。   《M2》这张以电贝司主奏的新碟,毫无疑问是马科斯·米勒"融会贯通"的音乐全才又一次淋漓尽致的体现。即使是在群英荟萃的美国爵士乐坛,你恐怕也很难见到另一位象马科斯·米勒这样才华之卓越涵盖了创作、演奏、录音、制作等各个环节甚至各个细节的大师:本碟的执行监制是他,制作人是他,首席录音师是他,9首乐曲的创作者是他,全部乐曲的编曲者是他,主音电贝司、雷鬼电贝司、低音提琴、原声吉他、电吉他、次中音萨克管、中高音萨克管、低音单簧管、电风琴、电钢琴、铁琴(即电颤琴)、罗德琴、刮擦器、编程鼓机、声音合成机、合成器、贝司合成器、环境合成器的演奏者全是他--如此超凡"全能",放眼乐坛,真不作第二人想!   从《M2》这张新碟,我们可以看出,马科斯·米勒在着意追求一种音乐的内在张力,这种音乐张力给人的感觉是很特别的。说来马科斯的这个意图跟他记录在本碟封套内页中的一次经历有关:有一天,马科斯正在一个公园里独自练习贝司指法,有个黑人老者从他身前路过,停步倾听片刻,留下了一句话:"小伙子,你的音乐要奏得更有力些,象一只黑豹,又要奏得更优雅些,如小鸟一般!"不知名的老者这短短的一句话当时就深深地印在了马科斯的脑海里,如醍醐灌顶一般给他以绝妙的灵感和极大的启迪。无疑,在本碟音乐的创作、演奏与制作实践中,马科斯就是以老者的"真言"为方针的,而细细听罢所有15首乐曲,你一定也会和我有同样的感觉:"强劲似黑豹,优雅如小鸟",这刚柔相济、疾缓自如、动静随心的艺术真谛,马科斯已得之矣!   本碟开始曲《力量》("POWER")是马科斯自己的作品,他在曲中演奏主音电贝司、雷鬼电贝司、电钢琴、合成器、声音合成机、刮擦器并为鼓机编程,另有5位乐手演奏罗德琴以及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乐器。其实,马科斯在本碟演录中所使用的电贝司就有5种之多,包括美国吉他名厂FENDER于1977年生产的4弦带弦马爵士电贝司、FENDER为他自己特制的签名版电贝司、FODERA牌5弦无弦马电贝司、SADOWSKY牌5弦带弦马电贝司和KEN SMITH牌6弦带弦马电贝司,各种电贝司不同的音域和不同的声音特质大大地丰富了马科斯音乐的表现力。在马科斯的驾驭之下,电贝司已不仅仅是一件通常意义上的节奏乐器,而是一展奇能,放射出一种难以用语言尽述的独特魅力:它还是贝司,音乐的节奏进行、铺陈组织少不了它;它还是贝司,它为音乐提供低音区的强劲支撑,音色的平衡、织体的丰满依赖于它;它更是当之无愧的主音乐器,旋律、和弦无所不能,独奏、合奏曲尽其致,切分、对位精准无比······电贝司所固有的强劲力度和迫人低频能积极地激发出听者的感觉潜能,而它所铺陈的简洁而耐人寻味的旋律与马科斯自己用其它乐器和其他乐手合作所营构的独特而迷人的织体背景又是那样地相得益彰!   《朗尼的哀伤》("LONNIE'S LAMENT")是已故黑人爵士乐大师、爵士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次中音萨克斯手约翰·柯尔特雷恩(JOHN COLTRANE,1926-1967)的名作。在演录时,马科斯自己操电贝司、低音单簧管、电风琴、吉他、合成器与次中音萨克管,而特邀好友、爵士萨克管名家布兰福·马萨利斯(BRANFORD MARSALIS)和肯尼·格雷特(KENNY GARRETT)分别演奏高音与中高音萨克管,另外还有乐手司职刷打、长笛、小号、大提琴和贝司合成器。因为有这些风格迥异的乐手所操的3支萨克管以及长笛、小号加入,此曲在情绪渲染和氛围营造上实有独到之功。马科斯妙手生花,诸般贝司技法精熟无比,特别是颤音技法的运用很是到位,在奏颤音与长音时那种相当强的歌唱性是习惯了贝司的节奏功能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布兰福·马萨利斯的高音萨克管在曲中先后有几段SOLO,听来相当优雅而又尽兴,临近曲终时,小号、长笛以及马科斯自己吹奏的低音单簧管也有精彩的SOLO,与高音萨克管相互呼应,煞是出彩。如果把马科斯主音电贝司的声音比作一条坚韧锃亮的钢索,那么,萨克管、长笛、单簧管、小号和大提琴的音色就是缀满其上的珠玉,让它光彩倍增、魅力四射。   布兰福的高音萨克管还出现在马科斯创作的《又到我了》("IT'S ME AGAIN")一曲中。马科斯在曲中演奏无弦马贝司、超低音贝司、罗德琴和合成器,并为男歌手贾文(DJAVAN)伴唱。贾文采用的是在爵士乐中很常见的拟声(SCAT)唱法,从容不迫而优雅即兴的歌声几乎贯穿着全曲。最妙的是,马科斯的无弦马贝司演奏旋律,几乎一直在与贾文的歌声对位,一时间,你简直都无法判断究竟是马科斯的演奏更精彩些还是贾文的歌唱更棒一些,你只知道这种贝司与歌声的对位是融合无间而且极为精准和耐听的。   《飞去来器》("BOOMERANG")一曲也是马科斯自己的作品。曲始电贝司的弦音极强,金属弦的质感俨然浮凸,虽然是电声乐器,但因为效果器运用得巧妙,其泛音和揉弦颤音所产生的空气感是逼真而自然的。马科斯同时还演奏原声贝司也就是低音提琴,信手捻拢之间,与人声和音一起营造出了缱绻风雅的氛围。老牌黑人音乐唱片公司MOTOWN旗下的女歌手拉菲尔·塞迪克(RAPHAEL SADDIQ)应邀出声演唱,音色暗哑而富有磁性,唱功的确不凡。不过更令人惊奇的还是和拉菲尔对唱的马科斯自己,别看他外形粗豪,弹起贝司来劲道十足,想不到连歌声也是极有魅力,颤音与气声技巧把握甚好,唱功堪称一流,即使与拉菲尔相比也是不遑多让。此曲人声编写得很巧妙,整体听感音色偏暗一点,倒是电贝司音色比较高调透亮,泛射出迷人的金属光泽。黑人爵士钢琴大师、融合爵士巨匠赫比·汉柯克(HERBIE HANCOCK)亦应邀出演,不过他的钢琴只是在曲中隐约出现,悠悠然稍事点染,随兴添上一点优雅情致,"戏份"虽不多,却又绝不可少。赫比·汉柯克参演的乐曲还有一首,是已故爵士低音提琴大师、绰号"男爵"的查尔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1922-1979)的遗作,叫做《别了,猪肉馅饼帽》("GOODBYE PORK PIE HAT")。马科斯在曲中演奏的两把无弦马电贝司分别司职主音和和弦,另外他还演奏低音单簧管和合成器。马科斯的贝司演奏与查尔斯·明格斯的原奏相比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节奏性与旋律性高度的和谐统一,不过因为电贝司的特质,他演绎的力度要强得多。有赫比·汉柯克的钢琴参与,乐曲的优雅气息更趋浓厚,而歌唱性也更强了。   如果把音乐比作一个人,那么节奏无疑就是人的骨骼,而旋律与和弦即是经脉与血肉,关于这一点,《燃烧屋宇》("BURNING DOWN THE HOUSE")一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马科斯演奏贝司、单声道罗德琴、低音单簧管、节奏吉他与808节拍器,其他乐手则演奏中高音萨克管、鼓、立体声罗德琴、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9 19:27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