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使用道具 举报
太丢面子了
有损国体啊
就是咯,但我又从别处看到的有关报道却是这样写的——
转载:满分是怎样失去的杨展业一流的演奏家+一流的观众=满分的演出。昨晚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安妮-索菲·穆特独奏音乐会,本来就是这样一台该打满分的演出。可是,由于一个观众的不文明行为,满分令人惋惜地失去了。穆特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小提琴才女,昨晚她的琴声犹如天籁之音,而与之相得益彰的是上海观众表现出的良好素养。演出时,全场始终屏声静气,掌声在每一乐章结束时恰到好处地响起。中间休息时,不少外国友人都称赞这场音乐会的美妙气氛。人们相信,音乐会将完美地留在大家的记忆里。然而,下半场演出开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杨展业
一流的演奏家+一流的观众=满分的演出。昨晚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安妮-索菲·穆特独奏音乐会,本来就是这样一台该打满分的演出。可是,由于一个观众的不文明行为,满分令人惋惜地失去了。
穆特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小提琴才女,昨晚她的琴声犹如天籁之音,而与之相得益彰的是上海观众表现出的良好素养。演出时,全场始终屏声静气,掌声在每一乐章结束时恰到好处地响起。中间休息时,不少外国友人都称赞这场音乐会的美妙气氛。人们相信,音乐会将完美地留在大家的记忆里。
然而,下半场演出开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莫非是“笔误”?
另,以下是Dr.Pan前辈昨晚聆听完广州星海音乐厅这一场演出后的一些文字——
Dr.PAN 在 2006-6-23 2:25:06 发表的内容 刚从星海音乐厅听完穆特演出回家,看完笫一场世界杯足球,未有睡意,打开电脑看见版主的本专题,发觉我和许多大侠对穆特的评价存在一些差距,也谈淡自己的粗浅看法。 我是从DG那张4D中的“卡门幻想曲”才开始知道穆特的,平心而论,这确是一张演录都不错的唱片,当时确实引起发烧友们的极大注意与拥戴,我自己亦曾多次播放。但随着时间推移,热情便逐渐下降以至多年未听过了。因为我觉得穆特只不过是那个时期一位不错的小提琴家而己,和不少公认的大师级小提琴家还存在不少差距,以“卡门幻想曲”而言,不少小提琴家都有不错的录音,例如帕尔曼和海菲茨的弟子费尔德曼的演出都非常优秀和有特色的。至于同时代的青年小提琴中,我会更喜欢沙汉姆,我认为无论演奏技巧、对古典音乐的理和演范围都超过穆特,他的演奏更能令我感动。或许出于个人的偏见,我至今己保存沙汉姆10多张唱片,而穆特的唱片依然Only one。 本来就没有像许多听众那样怀着巨大的期望与热情而只是用一种平常心态去聆听与欣赏她的演出。演出内容和音乐厅预告节目单一样,是莫扎特专题:1.歌剧“女人心”序曲。2.No.1小协。3.嬉游曲K136。4.No.5小协。实际上1&3只是叶咏诗指挥“广交”一个小型乐队演出,2&4才是穆特与上述人员合作演出两首小协,最后在听众鼓掌及多次谢幕后勉强加演一曲独奏交差、收工! 虽然我个人是很喜欢莫扎特作品的,它充分体现平和与高雅,但在这种大型音乐会中品位与爱好各异,小协亦非莫扎特之长,不易引起更多听众的共鸣.我个人感觉穆特今晚的演出属于不错但未达优秀(之前我特意做功课听过葛罗米欧和另外一些版本),我认为观众的encore鼓掌一定程度上是为花1280元(贵宾票)不值而做的,帕尔曼、阿卡多在星海音乐厅演出才1000元啊。另外,和我一起参加音乐会的几位朋友都明显感受到这位小姐的大牌与傲慢,而上述两位水平与名气高得多的小提琴家都表现得平易近人甚至亲切得多了,相信不少人是热情而来,失望而归的。反之,我期望值不大,却能以平常心离去,同时也达到了更进一步了解和欣赏和穆特的目的。本人绝无眨低穆特小姐之动机与必要,即使听了今晚的演出,我仍然认为她还是现今世界上一位不错的小提琴演奏家。 惨!3AM巴西vs日本,明天还要上班,拜拜!
!!!!!!!!!!!!!!!!!!!!!!!!!!!!!!!!!!!!!!!!!
上海都是如此,全国其它地方也可想而知,当然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个人本身的素质问题,而是一个聆听者对音乐本身以及音乐会的惯例的理解问题;
前段时间在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在音乐会上鼓掌的文章,19世纪以前在音乐会上是可以随意鼓掌或者欢呼的,甚至某位观众觉得乐队中的一位乐手演奏不错,他还可以站起来欢呼:“好一个单簧管!”“好一个小提琴!”,后来,随着音乐会上的严肃性越来越强,这些习惯性的举动才慢慢被废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7 23:45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