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490|回复: 11

突破观念的屏障,走进音乐的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0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懂"音乐并不难

关于"音乐何需'懂'"的话题。

如果你问十个不搞音乐的人,为什么不听"严肃音乐"(也有人把它叫做"古典音乐"、"高雅音乐",反正指的就是那种与轻音乐或流行音乐不同的品种),有九个会说因为"听不懂";如果你问十个搞音乐的人,音乐里面表现的是什么,你会发现:其实他们也说不出来!音乐,甭说老百姓"听不出来"它表现的是什么,连音乐专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是事实。

"高山流水"可算是妇孺皆知的故事,讲的是有个叫俞伯牙的人,弹琴时"志在高山",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就马上能够说出"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立即就明白了是"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再没有人能够"听懂"俞伯牙的琴音,于是他就摔碎爱琴,永不奏乐,留下个千古知音难觅的佳话。这个古老的故事,加上当代的各种乐曲解说,就给每个人一种压力:音乐总是表现着什么,听不出来是因为你"不懂"。

听流行音乐与轻音乐时,就没有这种压力,因为人们相信,这些音乐没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听着顺耳、好听就行了。不管被称为"轻音乐"的音乐多"重"(音响非常复杂),听起来都挺轻松,因为没有要"听懂"的压力;不管被称为"严肃音乐"的音乐多"轻"(音响非常简单),听起来都不轻松,就因为有一个要"听懂"的压力。

可以说,多数人不能欣赏"严肃音乐",主要的原因就是觉得"听不懂"。

人们心中所谓的"听懂",就是指能够说得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比如思想、故事或者形象之类。为什么人们在文学和美术面前都没有这种"不懂"的困惑,而单单音乐就那么难"懂"呢?

责任不在我们!不是我们"不懂"音乐,而是音乐根本就没有能力直接让人"听懂"。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是这样的:
  

首先,音乐是由声音构成的,而声音是只能给人听,不能给人看的,用理论术语是,它"没造型性";其次,音乐的声音,与人们说话的声音不同,它不是语言概念,比如你听到"zhuo zi"这个声音,就知道指的是我们吃饭、写字用的家具"桌子",而音乐的do re me fa so la si,本身不是任何语言概念,用理论术语的话叫做"没有语义性"。

没有造型性,音乐就不能直接向人们传达视觉的形象;没有语义性,音乐就不能直接向人们传达思想和概念。"听不懂"实在不是听众的错,而是音乐这门艺术本身就不能象文学和美术那样直接传达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的内容。由此看来,俞伯牙摔琴,非但不是听众的过错,而是他"不懂音乐"!--他在按照文学和美术的方式来要求音乐的表现。真正懂音乐的人是不应该这样要求自己的听众的!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几乎每一首轻音乐都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曲名,可谁在听音乐的时候,在音乐中去寻找曲名所包含的意思呢;反之,大量的严肃音乐没有具体的标题,可许多人觉得,听这种音乐音乐就必须要从中听出点什么来才算是"懂"了。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理解音乐,是使我们总觉得自己"不懂"音乐的关键;多年来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解说音乐,是使我们认为听"严肃音乐"就必须要说出它表现的是什么才算是"听懂"了的原因。其实,许多严肃音乐之所以没有具体的标题--人们也称之为"无标题音乐",就恰恰表明它没有明确的具体表现内容,听者本来也没有必要非在音乐中听出什么具体的表现内容来。

是审美观念的误区,阻碍了人们进入音乐艺术世界的大门。"听懂"音乐并不难,只要别想"听懂"--别在音乐中寻找文学化和美术化的内容,就已经跨入音乐的大门了。我们说"音乐何需'懂'"。就是指听音乐不需苛求自己非要知道它到底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欣赏"严肃音乐"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打开耳朵听。轻音乐怎么听,"严肃音乐"就怎么听。

"听懂"音乐就是"听懂"你自己

关于"音乐理解何需'正确'"的话题

难道严肃音乐真的就什么也不能表现吗?那么"标题音乐"怎么解释?当人们听"哀乐"的时候,难道不是分明感到一种悲伤吗?

我们说音乐不能直接传达思想、形象、戏剧性的内容,但我们并不否认,音乐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使人们产生这样的感受。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由于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叫"联觉"的心理机制,因此听觉的体验完全能够引起其它方面的感受。比如,一个"高音"的听觉感受,可以使人产生视觉上"亮"、形状上"小",重量上"轻"、情绪上"兴奋"的联觉体验;而"低音"则引起视觉上"暗"、形状上"大"、重量上"重"、情绪上"消极"的联觉体验等等。这就为什么,当人听到一种速度缓慢、音区较低,多由下降音调构成的旋律时就会产生悲伤情绪的体验。其实,作曲家也是在同一种联觉的机制下,用音乐的音响来表达他的各方面感受,所以作曲家在创作音乐的时候,完全有可能赋予音乐以某种表现的目的,而在这种表现目的下创作出来的音乐,也就自然有可能使人产生相应的感受。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音乐所引起的联觉体验是很有限的。音乐仅仅能够在高低、长短、强弱、紧张度及发音状态等非常有限的方面,引起人听觉之外的感觉体验。比如低、强、高紧张度的声音,仅仅能够使人产生大的、有力的、紧张的联觉体验。而这种体验到底表现的是什么具体的内容则是无法确定的:大老虎、大灰狼、大坏蛋,不祥的命运……相同的音响,引起人们大致相同的联觉体验,但是进而会引起什么样的联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太大了,至于每个人到底会联想到什么,如果没有什么乐曲背景资料提示的话,就完全由自己来决定了。

所以,以联觉-联想为基础的音乐表现机制,必然决定了所谓的"理解音乐",其实是在理解自己--无论你掌握多少关于音乐的背景资料,你实际上还是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验,在自己的经验中去联想。

人们所谓的"听不懂"音乐,其实,常常并非指自己对音乐不能产生感受,而是觉得自己从音乐中获得的理解可能"不对"、"不正确",而所谓的"正确"指的就是与作曲家在创作这首作品时想表现的内容相符。

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地理解音乐不仅仅是困难的,而且也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按照以往音乐欣赏"指南"的要求,要想"正确"地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就必须要首先了解作曲家生平,所处时代的背景、个人思想、经济与社会地位状况、作品创作的具体情况,进而还要求听众掌握关于音乐的诸多理论与概念等等。其实连专家也没有这番工夫,更不用说老百姓了。事实是,99%以上的作品没有留下对表现内容的文字性说明,所有对这些作品的理解或解说都只能是猜测!专家们有自己猜测的依据,但是没有人能够证明这些依据与作品之间是否真的有关系。专家况且如此,一般的音乐爱好者对音乐表现内容的理解,就更是"跟着感觉走"了!按照要"正确"理解音乐的要求,岂不是绝大多数音乐爱好者都是在"不理解"、"错误地理解"、"肤浅地理解"音乐的方式下欣赏音乐吗?而错误的活动又有什么意义与价值呢?

如果说,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理解音乐,使许多人难以进入音乐艺术大门的话,那么担心不能"正确地理解"音乐,担心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是"错误的"、"肤浅的"压力,加上人为笼罩在严肃音乐之上的高高在上,拒人千里之外的色彩,则将许多人推出了音乐艺术的大门之外。

事实是,并不是"'错误'地理解音乐"是没有意义的,恰恰是"'正确'地理解音乐"并没有什么意义。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是这样的:

如果音乐的意义就是让人们获得某种历史事实、思想观念或者是某种形象的话,那么最伟大的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用几句话也就概括了,而任何一本文学作品,或是政治、历史、社会学等等学科的论文、著作岂不是比音乐来得准确、深刻得多!

  音乐艺术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表现那些看得见、说得出的思想或形象性的内容,而在于带给人们丰富的听觉审美体验与微妙的情绪活动变化的体验,在于用音响唤起人们丰富、广泛的联想,使人的心灵在音乐中获得自由。

音乐是说给心灵的语言。任何言词在它所带给人们的体验面前,都是苍白而拙劣的。敏感地听、全身心的体验就是欣赏音乐的最佳状态和最应有的方式。

音乐何需"懂",因为音乐所传达的审美世界是不需要文学与美术来转述的;音乐理解何需"正确",每个人的理解,每个瞬间的理解都是正确的,因为,恰恰是你的体验与理解赋予了音乐最终的表现内容。

音乐何需"懂",因为没有哪种艺术,能够象音乐那样远离现实物质的世界与理性逻辑的束缚,它本来并不要求你在它的世界中找到现实世界的对应物;音乐理解何需"正确",因为没有那种艺术,能够象音乐那样给每个欣赏它的人提供了那么广阔而自由的理解空间,任凭欣赏者在它的带领下,畅游在自己精神的幻想世界中。

打开自己的耳朵,音乐的世界就已经象你敞开。我们加在"古典音乐"、"严肃音乐"、"高雅音乐"上的成见太多。其实,它是如此的亲切,如此的平易,如此的丰富。轻音乐与它相比,就好象是白糖水之于酒的艺术世界,太苍白、太简单、太不过瘾。

终生不能享受严肃音乐,实在是人生的憾事,而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我现在完全不懂的音乐,反倒是时下的一些流行音乐——特别是华语音乐。

陶喆是我一直比较喜欢的华语歌手,他的新专辑《太美丽》真的令我太失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希望能在基点看到多一些介绍音乐常识的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1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不顶说不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音乐不注重什么理解的.人为什么欣赏音乐,因为觉得好听,总不至于去听噪音吧.对我来说,听古典,听现代都一样,只要觉得舒服的就好.没有必要刻意去理解它,没人可以真正理解一首音乐,因为它既不是语言,也不是动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1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觉得它舒服,那不就是相当于已经理解它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1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觉得它听起来很舒服,那不就是已经理解它了么

怎么好像没发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2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啊~好像在audio100见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2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中国人都是死心眼,凡是他们无法理解的东西,他们都视之位离经叛道,因为他们听不懂,不代表别人听不懂,而别人听得懂,而他自己听不懂,就是说他自己水平不够,而中国人最爱慕虚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2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哗,不要把话说得这么死吧,B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