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大公三重奏 每一次聆听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贝多芬的作品第97号,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作于1811年,正值这位音乐大师的不惑之年。因题献给鲁道夫大公而得名“大公”。一般被认为是贝多芬三重奏作品中最为精彩者,而我认为它可能是整个西方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一首三重奏。无论从形式、内容、旋律、意境都是完美的,真可以说是古典主义时期室内乐作品的一个杰出的代表。 我十分钟爱这部作品,因为它不但有优美的旋律、动人的热情,而它自始至终散发出的那种深遽宽广的人文主义精神更是无与伦比。我感觉每一次的聆听都是对自己灵魂的净化。特别是第三乐章的行板尤为感人,正如贝多芬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认为行板是表达崇高和神圣的理想。”在黑格尔的美学中,艺术美和理想是等同的,而贝多芬通过这短短十几分钟的一个乐章,真正的实现了艺术的美,也就是人类的理想。我想像这样的作品至今的重要意义是应该远远大于什么刘老根、大长今之流的。对经典作品的疏远、遗忘甚至糟蹋,是文化的悲哀,也是社会的堕落。 这部作品有着丰富的想像力和内涵,音乐本来就是音乐,但是因为这是贝多芬的作品,所以我仔细考察了这部作品诞生的背景。我们知道贝多芬在三十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春天奏鸣曲,五年后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柔美之作诞生了,它们包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B大调第四交响曲,以及很多浪漫性的小品,到了大师的四十岁,诞生了三部同样性质的作品,OP.96小提琴奏鸣曲,OP.97大公三重奏,OP.98献给远方的爱人,毫无疑问这些作品都与爱情有关系,我们应该感谢与大师交往的女人们,尽管她们最终没有和大师结合在一起,但是她们给了天才予灵感,于是才诞生了这么多充满着人文气息的爱情佳作,十年的时间,也许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三十岁到四十岁,也是一个人感情从萌发到成熟的时间,我们的大师写下了流芳百世的杰作,这些作品已经经历了两百年的时间了,但是在今天它们依然充满着迷人的气息。 几乎每天都认真听一遍这首三重奏,我们知道大师在写完最后三部与爱情相关的作品之后,就再没有写同类的作品了,OP.96小提琴奏鸣曲,OP.97大公三重奏,OP.98献给远方的爱人,这三部作品仿佛是大师献给爱情的告别之作,爱情,因为它充满欢乐,因为它充满忧伤,但是最后依然感谢上天曾经赐予的经历爱情的机会。 听到柔板第四变奏,我哭了,大提琴的宣叙,小提琴的对答,是天长地久的誓言吗吗?是与爱情的告别吗?这种感觉我说不出来,年轻时的感情太肤浅了,充满着自私,充满着占有的欲望,充满着虚荣与浮华,人到中年聆听着大师的神奇之作,懂得了知足,懂得了感恩,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流着眼泪感谢过世将近两百年的大师,穿越时空的名曲像主耶稣的宝血一样洗净了我的内心的污浊,从此使我的灵魂得以重归正途! 我们的大师,阿门! 我信仰上帝与贝多芬------------------------瓦格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