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威逼利诱了老婆大人随我前去保利剧院观看吕思清的音乐会。首先,这场音乐会的曲目比较吸引人,上半场是布鲁赫第一小协和维尼亚夫斯基的D大调波兰舞曲的乐队版,下半场是西贝柳斯小协。这样的曲目安排还很少见。上下场都演奏难度大的小协,尤其是下半场的难度,更是小协之最。
上半场布鲁赫第一小协小提琴声音一出,旁边的老婆就开始哈欠连天,第二乐章老婆强撑着没睡过去,没办法,这首小协实在优美缠绵,正是催眠的妙曲。保利剧院温度也太高,不困都难。不过我听音乐会一向精力高度集中。第三乐章是老婆喜欢听的,所以来了精神。 以往听吕思清的唱片不多,这也难怪,印象中吕思清根本没发行过多少唱片。四季我听过,感觉一般。梁祝我没听过,应该不差。毕竟他录过很多次,也算梁祝的权威之一。 对这首布鲁赫第一来说,吕思清的表现差强人意。总感觉似乎有点生硬,感情还没完全放开,音准上也偶有小的闪失,总之没有太打动人心的地方,甚至让我怀疑吕的名气由来。那把琴高音的穿透力还不错,中低音有些含混,可能跟我坐的位置比较远有关系。我在二楼,低音会有些缺失的。不过接下来的维尼亚夫斯基的波兰舞曲表现是不错的,那把维尼亚夫斯生前用过的瓜奈里琴发出了生动活泼的声音,毕竟这是一把价值600万美元的琴,又是维尼亚夫斯基生前用的琴。吕思清用这把琴演奏作曲家的作品,自然是神采奕奕。所以一曲终了,掌声比布鲁赫第一要多了不少。 下半场可以说是此行的最大收获。本来没指望吕思清的西贝柳斯能有多出色,没想到吕思清下半场渐入佳境,越战越勇,演绎了一场有血有肉的西小协。这首小协我的喜爱程度仅次于贝小协,其中蕴涵的丰富感情是所有别的小协所不及的。这里恰恰反映了吕思清的特点,擅长感情抒发,强弱对比十分明显。在很多艰难的段落,吕思清都毫不畏惧,飞身而起,把带有强烈感情的音符抛向观众。结束的时候观众自然爆发出雷鸣般掌声。 加演的第一首曲目是一首中国的熟悉作品,一时想不起叫什么。观众不停的掌声把吕思清又带回舞台,当第二首加演曲目刚要开始的时候,台下忽然有人大喊了一声:梁祝!不少人都笑了,大家都知道吕思清擅长梁祝,不过这么长的曲子不会作为加演的。没想到乐声响起,果然是梁祝。观众不由得喜出望外,拼命拍了半天巴掌。虽然吕思清只演奏了梁祝开始的一部分,但也足以满足了观众的胃口。这时的吕思清,才真正是随心所欲,感觉对自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曲目是信手拈来的。 总的来说,吕思清给我的感觉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会演奏的很好。一个有个性,擅长表达情感的小提琴家。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师,希望大家多支持一下中国的音乐家们。下个月在中山音乐堂有薛伟演奏的“苏格兰幻想曲”,一个我非常喜欢但不常上演的曲目。到时候可以比较一下两位小提琴家的区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