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闲闲

关于钢琴的演奏是怎么样看待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22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弹琴只注重情感是不够的。情感和理智应该找到一种平衡。所有感人肺腑的文艺包括音乐作品都有各种适合人类不同层次、不同强度、不同境界的形式,经过作者(作曲家、画家)的不同表达手法,将炙热的情感、悲伤、宁静、幽默、欢乐等所谓“感性”注入“理性”的体裁,从而感染听众、观众、读者。否则,无论作者的感情有多强烈,亦无法令人产生共鸣。 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肖邦、柏辽兹、勃拉姆斯、马勒、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都是充满感性而又能通过理性的手段把情感 (宗教的、爱情的、人类的、出世的)以最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真正的艺术家都是感情丰富的,理性(逻辑性)特强的创作者,如巴赫的对位如建筑、贝多芬的结构严谨、莫扎特的用料经济、柏辽兹的配器辉煌、德彪西的和声五光十色等等,无一不是艺术科学家。 缺乏理性的音乐家,无法透彻地表达自己的感性,两者互为因果,但绝非此消彼长。正由于这种原因,再高天分的音乐家亦得经过严格的培养和训练,否则天分便无法尽量发挥出来。除了少数的例外,受的训练越严格,表达能力越强,感染力亦就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3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技巧和感性缺一不可,这没什么可争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3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感和理智缺一不可。可是“理智=技巧”?理智不仅仅是技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4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钢琴教学很注重合作,学生在独奏曲练习的同时,还加入协奏曲教学.为小提琴弹伴奏更是常有的必不可少的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8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重奏也是不可缺少的。伴奏中钢琴的地位和重奏中钢琴的地位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31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14,15楼的 外国钢琴教学就是注重和别的乐器在一起的协奏 而中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31 23:23:2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17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用时间和刻苦来专研并不段的总结,对音乐的感觉也是随着时间的延伸而递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技巧是音乐的躯壳,情感是音乐的灵魂~ 技巧发狠便能练出来(当然先天条件不能太差), 不过情感嘛~可就不是人人皆能把握的了。 虽然有“笨鸟先飞”“将勤补拙”这样的老话,不过我还是觉得习乐先天的天赋比后天的勤劳来得更重要。 我知道,这是很片面的观点,不过我还是会固执的这样认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24 10:41:5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5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也来了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6 01:35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