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望穿秋水

【推荐】钱币上的音乐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艾尼奥·阿克特(aino ackte1876—1944) 芬兰最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她在自己的歌唱生涯中,不仅唱遍芬兰,还经常登上伦敦科文特哥登皇家歌剧院及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舞台。她那优美明亮的歌喉、宽广的音域,令无数听众陶醉。   aino ackte曾经发起庆祝芬兰歌剧艺术的节日,现已形成闻名遐迩的萨活林纳歌剧艺术节。 200451215372366999.jpg 20045121537273783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道夫·萨克斯(Adolphe Antoine Sax1814--1894) 出生于比利时的小城----迪南。他的父亲当时是一位校有名望的乐器制造商。阿道夫.萨克斯在15岁的时候已是布鲁赛乐音乐学院的一名优秀生,并且和布鲁赛乐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他在长笛和单簧管方面已有相当的造诣,也正是由于他将单簧管加以改进,才使得单簧管成为交响乐中的标准成员。比利时政府对此大加鼓励,在一个展览会上授予他二等奖,但阿道夫.萨克斯为自己没能取得一等奖而感到有些扫兴,失望之余,赴巴黎发展。    1842年,阿道夫.萨克斯发明了第一支萨克斯,是一支上低音降E调萨克斯。这支乐器的发明给阿道夫.萨克斯的好朋友柏辽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柏辽兹是当时欧州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他在各种媒体上对阿道夫.萨克斯发明的这种乐器大加赞赏,说这种乐器最具有人性的特点。人们便根据阿道夫.萨克斯的姓来给乐器命名-----"萨克斯",一种音色最为美妙、造型最具特点的乐器就这样诞生了。    1844年,萨克斯第一次使用在乔治.凯恩特纳的歌剧《最后的犹太王》中,柏辽兹也为萨克斯创作了一部合秦曲《圣歌》。    1946年,阿道夫.萨克斯发明的萨克斯获得了乐器的专利。这奠定了他在巴黎音乐界的显赫地位,被誉为欧州的天才。而后阿道夫.萨克斯在巴黎开办了一家萨克斯制造企业。阿道夫.萨克斯一共发明了14种大小有同、形状各异的萨克斯。(包括小型的小高音萨克斯和大型的倍低音萨克斯,倍低音萨克斯的喇叭口非常大,甚至可以放入一个小孩。)    1851年,阿道夫.萨克斯取得了一项孔距为二十四键金属大管的专利权,此种金属大管被称为"萨克斯体系大管"。    1853年,法国军队开始启用萨克斯,使木管乐与铜管乐完美的结合起来。当时欧洲所有国家的管乐队都来购买阿道夫.萨克斯发明并生产的这种乐器----萨克斯,这使得阿道夫.萨克斯成为妥时非常富有的人。阿道夫.萨克斯的成功引起了同行的嫉妒,于是便将他告上法庭,说阿道夫.萨克斯窃取了他们的专利,阿道夫.萨克斯为了维护自己的发明和荣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1885年,法国赛尔玛管乐器制造公司在巴黎成立,该公司根据创始人亨利.塞尔玛(Henri Selmer)的名字命名。塞尔玛乐器制造公司主要生产单簧乐器,尤其是萨克斯和单簧管,其卓越而优秀的产品质量闻名于世。    1886年前后,我国历史上第一支管乐队成立,由时任中国海关总务司的外国人罗伯特.德(Robert Hart)[1835--1911]创办。    1887年,阿道夫.萨克斯在萨克斯原来的最低音"B"键下,又增加了一个降"B"键,并且在几个最低音且较大的键子上,加装上了保护键的半框架装置。    1894年,已身无分文的阿道夫.萨克斯在巴黎支世,不过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的是,经过他的律师多年的努力,最终打赢了他和对手的官司。    1900年以前,关于萨克斯的作品并不多,因为许多音乐家不知道萨克斯这种乐器能否长久的存在,所以许多音乐家并没有涉足萨克斯这一领域,但是在交响东当中仍可以找到萨克斯的身影,并有出色的表现,例如比才的《阿莱城的姑娘》;拉威尔-莫索尔斯基的《图片展览会》等。    1903年,德彪西为波士顿的霍尔夫人-----一位特别富有的女人创作了一部中音萨克斯与管乐队的作品《狂想曲》,霍尔夫人后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萨克斯演秦家,她还请了丹笛、洛夫莱尔等著名的作曲家为萨克斯创作作品。    世纪之初,欧洲军乐队在北美大陆巡回演出,一些萨克斯演秦者在美国的路易斯安娜州定居下来。    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ju士音乐空将高音萨克斯带入ju士乐当中。萨克斯在ju士乐当中的丰富表现力令世人大为惊叹,从而也就奠定了萨克斯在ju士乐当中所占的绝对地位,而西德尼.比彻特也被人们称为萨克斯之"父"。 200451215385625747.jpg 2004512153925424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珍尼·琳德(1820--1887) 瑞典女高音歌唱家。1847年起轰动欧洲乐坛,引起世界瞩目,有“瑞典夜莺”的美名。 20045121540463814.jpg 彼得利什·斯美塔那(1824---1884) 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1824年3月2日生于莱托米希尔,1884年5月12日逝于布拉格附近的精神病院,终年六十岁。 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他出生在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很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六岁举行钢琴演奏会,八岁开始作曲。他的启蒙老师是捷克卓越的音乐家约瑟夫·普罗克什,斯美塔那从他身上得到了很深的教益。1843年,斯美塔那参加了反抗异族统治和推翻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革命失败后他被迫流亡国外。1856年,他担任了瑞典哥德堡交响乐团的指挥。1861年又回国担任了布拉格合唱团的指挥,并且频繁地从事各种社会音乐活动,领导和扶植捷克的民族音乐事业。1874年不幸双耳全聋,最后因患精神病而死。 斯美塔那毕生辛勤创作,写出了许多具有高度价值的作品。如著名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自传体的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以及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由于对捷克民族音乐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后人誉为“捷克音乐之父”,“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者”。 斯美塔那的创作风格先后受到德国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深刻影响,后来又深受李斯特交响诗的影响。晚年在创作上着意汲取具有浓郁乡土风味的波西米亚素材,提倡发展和体现民族音乐风格,成功地把通俗题材加以美化和艺术化。他的创作范围广泛,有歌剧、合唱、交响诗、室内乐和钢琴曲等等,其中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一剧于1866年上演,使他名声大振,从此奠定了他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此外,他还创办过音乐学校,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有许多有成就的音乐家都曾受益于斯美塔那,其中包括著名的捷克音乐大师德沃夏克和雅那切克等人。 20045121540351218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尔·尼尔森(1865 --- 1931) 丹麦音乐家,小提琴演奏家。代表作:民族歌剧《假面舞会》及四部交响曲等。 200451215412373598.jpg 约翰娜·路易斯·海伯格(1812 ---1890) 丹麦著名歌剧女演员。1828年即成名。 20045121541504610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德华·哈根鲁普·格里格(1843 --1907) 挪威作曲家。他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主要创立者,同时也是一位颇有声望的钢琴演奏家。格里格于1843年6月15日诞生在那威卑尔根城的一个商人家庭里。他的父亲虽是个商人,但却非常喜欢音乐;他的母亲是一个很有修养的钢琴家。格里格从小受到家庭音乐环境的熏陶,很早便显露出了惊人的音乐才能。他五岁时就在钢琴上发现了九和弦,并开始对和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六岁起,他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通过母亲的严格教导,他的音乐才能迅速增长。他在学习中大量接触了莫扎特、门德尔松、肖邦、舒曼等人的音乐作品。1852年,九岁的格里格创作了钢琴曲《德国主题变奏》。这首乐曲是他的处女作。 1858年,他在著名小提琴家奥列·布尔面前演奏了自己的作品。这位著名音乐家一眼便看出少年格里格的超人音乐才华。奥列·布尔说服格里格的父母,送他到莱比锡去继续深造。1853年至1862年期间,格里格一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在这期间,门德尔松及舒曼的作品对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63年,格里格在丹麦会见了作曲家加代,他们之间的接触使格里格受到很大的启发。1865年至1870年的五年间,格里格两度访问意大利,并在那里结识了大音乐家李斯特。李斯特听了格里格的作品后对他大加赞赏,并亲自演奏了他的作品,这对年轻的格里格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1879年,他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音乐会上演出自己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获得成功。 格里格的早期创作风格受门德尔松和舒曼的影响很深,但自从他与挪威国歌作者、作曲家诺尔德拉克结识后,便逐渐对挪威民族音乐产生了新的认识。诺尔德拉克鼓励他钻研民族音乐,从挪威民歌中挖掘素材去创作富有那威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格里格对诺尔德拉克的观点十分赞同。此后他便刻苦地钻研挪威民族音乐,创作出多部具有北欧独特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在格里格一生最成功的作品中,都能够感觉到那清新动人淡雅恬美的北欧特色,其美丽的旋律和别致的色彩令人感叹不已。 格里格创作的钢琴和歌曲富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以“小”为特点,因此有“小品大师”的美称。但是格里格也写过几部非常成功的大型音乐作品,如《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第一、二组曲等作品。除此之外,他还写有三首小提琴奏鸣曲,一首大提琴奏鸣曲和钢琴组曲《霍尔堡》以及大量的艺术歌曲和室内乐作品。他的作品已成为挪威乃至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因而他被人们誉为“北欧音乐的巨星”。 1907年9月3日,格里格在自己的家乡卑尔根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20045121542351461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克里斯汀·弗拉格斯塔德(1895 --- 1962) 挪威女高音歌唱家. 200451215431766667.jpg 查哈里·彼得罗维奇·帕里阿什维里(1871 -- 1933) 格鲁吉亚音乐家。代表作:歌曲《民歌集》,《格鲁吉亚摇篮曲》,歌剧《阿贝萨龙与埃 切里》等。 2004512154337147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鲁道夫·托比亚斯(1873 -- 1918) 爱沙尼亚音乐家。 200451215441520271.jpg 柯达伊 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是20世纪匈牙利音乐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就学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后又在该院任教。1919年任副院长。曾以《匈牙利民歌诗节的结构》一文获博士学位。进行过大量的民歌收集研究工作,曾编辑出版《匈牙利歌曲》4册,匈牙利民间音乐给其创作以丰富的素养。主人作品有:民谣歌剧《哈里?雅诺什》、《塞凯利家的纺纱房》;合唱《匈牙利诗篇》;组曲《哈里?雅诺什》、《组合》、《孔雀变奏曲》、《加兰特舞曲》及室外内乐、交响曲、钢琴曲等。著有《匈牙利民间音乐中的五声音阶》、《论匈牙利民间音乐》等书。1925年后,柯达伊开始注意青少年音乐教育事业,并成为其晚年主要活动。在他的努力下,音乐课成为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积极倡导歌唱运动并进行教材改革。著名的柯达伊教学法享誉全球。 20045121544351343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托克·贝拉 (Bartok Bela,1881-1945) 现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生于匈牙利的纳吉圣米克洛斯,自幼学习音乐,十岁登台演奏自作钢琴曲。1903年毕业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1907年任该院钢琴教授。   1905年开始从事匈牙利民歌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东欧各国、北非和土耳其,收集民歌达三万首以上。并对民歌的结构来源作了科学的分析,写了三部论著和数篇文章。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形成了以民间特点为主,充满节奏活力与丰富想象的独特风格。   主要作品有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舞剧《奇异的满大人》,乐队曲《舞蹈组曲》、《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的音乐》、《乐队协奏曲》,三部钢琴协奏曲,六部弦乐四重奏以及许多乐曲、钢琴曲。其生活与创作道路坎坷不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由于法西斯迫害,于1940年流亡美国,生活凄苦,精神孤独,终因白血病客死他乡。 200451215452633147.jpg 200451215453111120.jpg 200451215453638251.jpg 20045121545424510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弗朗兹·李斯特 (Franz Liszt,1811-1886) 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本人则具有超群的即兴演奏才能,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   他作有《塔索》、《匈牙利》、《前奏曲》、《玛捷帕》、《普罗米修斯》等十三部前奏曲,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高级练习曲等。,大大开拓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20045121546334767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斯捷潘·斯托加洛维奇· 莫克兰加克 南斯拉夫音乐家 200451215502580593.jpg 马努埃尔·德·法雅 (Manuel de Falla, 1876-1946) 西班牙作曲家,生于卡迪斯,从小跟母亲学钢琴,后入马德里皇家音乐学院学钢琴与作曲。1905年,他的歌剧《浮生若梦》获皇家高等艺术院颁发的最佳抒情剧奖,同年又在国内钢琴演奏比赛中获奥尔蒂斯-库索钢琴家奖。1907年后旅居巴黎,与德彪西、拉威尔等人交往,得益甚大。他最有名的作品是舞剧《爱情——魔力》、《三角帽》和钢琴与乐队曲《西班牙花园之夜》。   音乐精练、强健,有机地融合了法国印象派的乐队技法和西班牙民间音乐的精华,被人们誉为“名副其实的西班牙的‘深沉的歌’(一种最古老、最典型的西班牙民间歌曲)”。 20045121550507289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5 15:35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