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hinelb

【并非完全原创】四十版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版本比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12/2006122613123989857.jpg

24.海菲兹的《夏空》,古朴苍劲,令人感叹。他好象有三版夏空,不能证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12/200612261615714293.jpg

25.伟大的告别

海菲兹在他的告别演奏会上再拉巴赫,只有第三帕蒂塔是个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12/200612261655129030.jpg


26.舒曼改编加入了钢琴伴奏的版本.

带钢琴伴奏的处理方式一直是有争议的。这张唱片来自德国名厂MDG,这个公司声誉很高,出品过很多精品.这张唱片很迷人,听来让人心旷神怡.小提琴声不夸张,非常轻松自然.有别于以上几位大师的演绎.这里没有暴风骤雨般的激昂和争鸣.钢琴在轻声细雨地与小提琴交谈,绝不喧宾夺主,控制拿捏得恰到好处.录音不追求发烧,是一种自然和轻松的风格。我对这个舒曼改编的版本的喜爱之情难予言表.它比较自然地表达了巴赫的崇高境界,温馨恬淡,气质高雅,与世无争,宽容理解和爱..........向喜欢巴赫的朋友推荐这个版本,它会给你带来新鲜和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12/200612261611583389.jpg
27.小提琴演奏家寺神户亮, 1985年在海牙皇家音乐学院,师从库依肯。1989年毕业,他也是著名的“库依肯小乐队”的小提琴首席。同时任职于东京巴赫莫扎特管弦乐团和欣欣向荣艺术合奏团。在日本和古乐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寺神户亮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比较优秀。比较《小无》,听听《第二帕蒂塔》就很明白了。《吉格》和《夏空》都非常出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12/2006122616133424792.jpg


28.很多优秀的立体声巴赫小无的琴声是不会干涩刺耳的,可能和播放器材的风格也有关系。象这版东德苏斯克的版本就是很优美的,费拉斯的版本也是这样。巴赫小无穷尽了小提琴的一切可能,是小提琴艺术的颠峰,值得细细品味。karl suske这版小无优雅,清峻而带点遒劲。线条,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整体风格有点中国古诗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属于一流演绎之列。他的《夏空》果敢决断,清晰明了。而整首曲子又不紧不慢,控制得恰到好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6 16:14:4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12/2006122616172750482.jpg


29.一般人对于布什的印象多停留在他的四重奏团。其实这位德国出生的演奏家可是一位顶尖的独奏者。布什是在科隆音乐学院接受的音乐教育,1912年因在伦敦演出了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而被称为"除克莱斯勒外无人可比的纯净与美感"。21岁就担任维也纳音乐会协会管弦乐团的首席,他也借此机会组成以自己命名的四重奏团(目前保留的录音,几乎都是与此团合作的)。之后的一连串演出更是令该团誉满全球。因为到美国演出而结识托斯卡尼尼,两人私交甚密,不过并未留下合作录音。梅纽因曾经拜布什为师,并从他那里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布什的录音留下来的不多,他的演奏被认为是不为技巧而演出,只想表达音乐的美感。布什还经常同他的兄弟Hermann Busch(大提琴家)和女婿Rudolf Serkin(钢琴家)演出三重奏。布什的巴赫仿佛来自远古的荒漠旷野,舒缓悠扬,美得令人伤感,美得令人不可救药。这是在现代任何一位演奏家所无法企及的,一种可以听死人的美妙琴声。久违了:令人永世难忘又似曾相识的巴赫之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12/2006122616235075607.jpg

30.希吉斯瓦德·库依肯(Sigiswald Kuijken)是比利时著名的当代乐器演奏大师家族里面最著名的一位。他详细地研究了早期乐器演奏技巧和作品诠释。并由此提出,小提琴的最正确的演奏方式,不是将琴夹在下巴下,而是自如地搁在肩膀上。这种方式在其失传了二百余年后,被库依肯发掘并倡导,这对所有小提琴音乐作品的真实演绎和完美体验起了极巨大的影响。这种演奏方式从70年代初开始为越来越多的演奏家所接受。苦一肯一共录了两版小无。普遍评论都说旧版胜过新版。但我比较后我认为新版更好。其实新版价钱很贵。旧版其实已经很好,但它有个问题:在一般器材播放,高频会有毛刺感,令人不快。但很奇怪,在高档器材播放就不会有这个问题。高频显得很幼细。旧版的整体性是很统一完整的。每一首都很动听,值得拥有,相信很多朋友都已收藏,不知是否有同感?新版与旧版比较优势在哪里呢?首先录音远远超越,其次各声部更清晰。若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拥有旧版已经足已,新版是高消费,但物有所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12/2006122616344110454.jpg

31.AGES RECORDS公司今年有超级大手笔!

我要说的是两点,第一他49年才拜在ENESCU门下,其时他已经薄有名声了,以他当时年纪来说技巧已经完全定型,不可能有多少改变,再说ENESCU的技术自己也够戗。所以说他的技巧和ENESCU没有一点渊源,最多ENESCU只是指导一些理解作品的方法(我看这也是唯一原因,因为要是想补足技巧当时比ENESCU牛的人多了去了)。第二,这个家伙82年9月14号晚上在灌下N多威士忌后从楼上一跃而下,一会就翘掉了。事实上他晚年生活一直很郁闷,好象和感情有关系.最后几年更是抵制录音,抵制演出。而这个77年12月21号的无伴奏演出是他在消失录音室几年后的唯一一次录音。我们可以想象,6首无伴奏在一天之类录完,这样的情况在录音史上我看找不到第二个了,好象也是说经济比较拮据,为了赚钱就在法国一家小公司卖艺了(这点和他老师的无伴奏很象,不过他老师是在美国卖艺,而且同样也是最后一次在录音室录音)演奏这次无伴奏的时候他用的是一把1728年制的"Dragonetti, Milanollo" Stradivari名琴。这把琴是VIOTTI赠给他的,而赠给VIOTTI的人就不知道了,反正PAGANINI用过一段时间。从70年82年,他极少录音,而这部无伴奏算是最大部头的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在艺术生涯最晚期录下这套经典曲目,对自己对后人也算是一个告慰了。这套LP现在已是天价,而且一直没有CD化过,看有日本网友有幸听过的说是一种“微熏了的BACH”。这次我们也能一闻他琴声中的“淡淡威士忌香味了”(作者:小花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7 18:06:4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12/200612261655086331.jpg

32.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版本:

大卫没录小无全集据说是技术问题。只有一首,很遗憾,其实听起来还是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12/200612262145780714.jpg

33.美籍匈牙利小提琴家,布达佩斯音乐学院胡鲍伊的得意门生,1917-1924年继马尔托任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1925年,应斯托科夫斯基之邀,到美国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同年又应邀赴伦敦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的小提琴协奏曲,均获巨大成功.西盖蒂的演奏,是一种充满情感倾诉,内里又隐藏着极强的热力的演奏,他善于将各种方法巧妙配合,强调各种层次的情感,被称为"小提琴中的思想家",他演奏的巴赫,贝多芬、布拉姆斯,其表现的深度至今令人赞叹.西盖蒂演奏的黄金时段是三四十年代,50年代晚期的作品,技巧已见衰退.他的小无拉得很慢,但很有味道,琴声有点干涩,但非常耐听。很古朴的风格,速度处理比较自由,饱含了演奏家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真实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9 20:03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