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卡拉丝(Maria Callas),192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希腊移民家庭。少年时随母亲回国,考进雅典音乐学院,18岁时在雅典歌剧院正式登台,饰演普契尼《托斯卡》中的女主角“托斯卡”。1947年她遇到了著名的歌剧指挥赛拉芬(Tllio Serafin)和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梅内吉尼。塞拉芬是位很传统的歌剧指挥,他演出时遵崇首席女高音为中心的原则,处处带领乐队烘托歌手,绝不会让乐队与歌手争辉。这种审美理念与现代歌剧指挥迥异奇趣。在塞拉芬的悉心配合下,当年卡拉丝在维罗纳剧院以一出彭奇埃利的歌剧《乔康达》一举成名。1956年卡拉丝终于一尝初愿登上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一曲《诺玛》使观众如痴如醉,谢幕达十多次。紧接着的《托斯卡》、《拉美摩尔的露西亚》等也大受欢迎,而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演出时也获得了同样狂热的欢呼,卡拉丝终于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进入了她演艺生涯的黄金时代。掌声和喝采声随着她的歌声响彻了各大歌剧院,鲜花和笑脸将她四处拥簇,正如日后她对人说的“从没有过一个宁静的夜晚”。 显赫的名声、如日中天的事业并不能冲淡感情生活上的孤寂。卡拉丝的首任丈夫梅内吉尼是个大商人,虽在帮助卡拉丝登上歌剧之后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但同时也使卡拉丝几乎变成了唱歌机器。他不让卡拉丝要孩子,竭力维护歌剧天后的神话。在这场婚姻中,卡拉丝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一个正常女人所需要的爱情与家庭,而只有不停地工作,排练和演出;只有观众狂热的欢呼、喝采以及这以后担心从峰顶上掉下来的恐惧。功成名就仍无法摆脱卡拉丝内心对真正爱情的渴望,因此当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出现在她面前时,卡拉丝很快就堕入了情网。虽然这位奥纳西斯是个不爱歌剧只爱追求名女人的花花公子,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全情投入。与奥纳西斯一起九年的纸醉金迷时光让卡拉丝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生活的乐趣,也逐渐荒废了她曾经深爱并为之奋斗的艺术。当卡拉丝从峰顶上逐渐滑落、光华逐渐退去时,奥纳西斯又移情别恋,迷上了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酿成了卡拉丝被无情抛弃的悲剧。两人分手后,卡拉丝的歌艺更是每况愈下,最终不得已退出舞台。一代歌后的收场竟是在孤寂中郁郁死去,时年才54岁。场景颇似她生前闪亮的角色“茶花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4 7:29:4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