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98|回复: 4

漫谈古典音乐欣赏(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0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漫谈古典音乐欣赏(五) 谈一谈音乐的语言 本节课我们要接着谈上堂课的版本问题,还要谈谈音乐作品的比较问题,还要讲从手机铃声所想到的,也要提到日常生活中的古典音乐…… 没办法,拉下的课程实在太多了:(。 ……………………… 一分钟过后。 我都讲完了,同学们明白了吧。什么,不明白!唉,这么多东西,还只讲一分钟,确实也太快了点,听得明白才怪!没关系,到考试时我给同学们划重点,保证重点:考试题=1:1,这下大家放心了吧。汗!(蒙混过关,呵呵*o*) 下面谈这节课应该讲的内容,谈一谈音乐语言的问题。 人们常说,音乐是一门语言,而且是门世界性的语言。而且,在发往外太空的飞船上,就有几首古典音乐,因为,我们相信那怕是外星文明,也应该有音乐,也应该听懂音乐这门语言。因此,是不是也可能说,音乐是门全宇宙通用的语言呢? 既然是门语言,那么是不是就应该和语言一样呢,可以表达我们日常生活中语言能表达的一切呢? 答案是-------- 等等,抽问一下,哪位同学来讲一下。抽到同学甲:“……这个……那个……” 这位同学,随便说两句都行嘛。这下没办法了,给我把裤子脱了!--------------其它同学睁大双眼:你要干什么???!!!笔者:我要打小屁屁N下!给我打!………………惨叫声满校都听得见…… 正确答案是:说能,又不能;说不能,又能。(众同学:这不是废话吗?) 且听本人仔细道来。 其实笔者比较推崇的一句名言是:千万不要用试图语言来准确解释与描述音乐,音乐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说的。(详见《Jize杰长老名言录》第7章第12条。《Jize杰长老名言录》乃是杰长老一生心得体会的结晶,长达99章180W字,才售RMB499元,还包括邮费,有意者请尽快联系作者,限量出版10000册,售完为止,上有杰长老亲笔签名并有杰长老艺术个人照一张…… 呵呵,给自己打打广告) 语言、艺术、音乐是不同的表现形式,要想用语言来准确的描述与解释音乐,是不可能的,因此才会有:让音乐说话,让解说消失之类的名言。甚至对柏辽兹之类的热衷于标题音乐与解说词的人,都发生过觉得自己的解说无法解释自己的音乐,从而取消解说词的事呢。 因此,笔者以下的话,如果有不同意见的话,请坚持。不要全信,不要被误导。(见培训一最后的Jize杰长老名言) 音乐的语言,首先在于音乐能对人的感情的表达。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流行音乐中的经典中对男女感情的描写。一般的千篇一律的以小调+6(拉)和3(米)及各种下属和弦与属和弦组成的歌曲不算,这些平庸的玩意儿不听歌词都差不多,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就是让人容易接受,而且弦律简单,音域要求低,唱卡拉OK比较方便。再加上歌词简单,如“楼下的各位看上来、看上来、看上来,这儿的培训真精彩真精彩”之类的,所以才容易流行,呵呵。 不常见的就像-----柴5中柴诃夫斯基对自己感情的描写(尤其是第二乐章中的弦律),还有德沃夏克第9中第二乐章的思乡之情的描写,可谓是经典。而舒伯特第8中对自己怀才不遇,只好逃避的感情描写得更是深刻。 音乐还可以表示疑问等。如贝5第一乐章中,一开始的弦律,是可以看成贝多芬对自己的疑问的,后面则是乐队的回答;德沃夏克第9第一乐章中开始,我们明显可以听到当新大陆在作曲者面前时作曲者的带有疑问的心情,然后长笛奏出的一个典型的疑问乐句。各位室内乐中,这种问--答的乐句更是多多,如………,不说,免说得太多有误导之嫌。 当然,还有柴的1812中一开始对俄罗斯美好幸福的田园生活的描写,简单的一个乐句就描写得清晰而且给人深刻的印象。当然1812中间对战争的描写也形象而生动,后面战争胜利后的庆祝也够经典。说到欢乐的场面,柴的《意大利随想曲》与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中的描写也是一绝,不,是二绝,呵呵。 还有一些经典,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对洁白美丽的天鹅的描写;雷斯皮基的《罗马的喷泉》中对四个景色的描写………,实在太多了。最有趣的还是理查.斯特劳斯的《唐.吉柯德》中形象的描写,可谓生动。只不过生动得似乎有些有份,已经和语言相仿了。此君最神奇之处是:在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居然连尼采的深奥晦涩难懂的哲学思想,也可以通过音乐进行描写呢。 当然啦,音乐描写思想的,也是枚不胜数。最有名的就是贝多芬的第九,歌颂人类欢乐的音乐。 而且,不同作曲家对相似景物的描写,也可以听出区别出来。 比较维瓦尔第的春和马勒的第一,你会发现,维瓦尔第的四季中的春天描写的是庄园中的春天,而马勒第一第一乐章中的春天是森林中的春天,意境的不同在这里是可以听出来的。 在音乐语言的使用上面,有一个人不得不重点提提,那就是瓦格纳。在他的歌剧里,音乐语言的应用可以说到了一种极致。瓦格纳的主题动机,不仅可以表现人的感情,还有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主题动机来表现-----如莱茵河的黄金、邪恶的指环、宝剑、魔火、莱茵河泛滥的河水,都可以用音乐语言来描绘。甚至,连情欲,也可以通过音乐语言来表现—《汤豪舍》中,《伊索尔德与特里斯坦》中,一连串的半音阶是如此的撩人和性感。而且,他的描写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让人难以忘记。如果说,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千零一夜》中,我们还只是看到了东方迷人的大海的景色的话。那么,在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中,我们仿佛是坐在一小船上,亲自横渡波涛汹涌的大海,甚至能感受到海水的咸味(在此剽窃一下,呵呵)。而在《指环》中,莱茵河的河水漫过了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个听众都全身被河水打湿。所以也有人说了句名言:法官说,瓦格纳的音乐就是证据!听瓦格纳的音乐,有剧毒!各位请牢记、切记! 所以说,认为好音乐就是优美动听的,只算音乐门外汉一个。而以此标准赏飘飘仙乐的人,是永远不能成为古典音乐的知音的(辛丰年语)。巴洛克时的音乐,何等优美动听;中国的民乐与约翰.斯特劳斯家族的音乐,同样优美动听。而反观贝多芬的音乐,并不以优美动听见长,但是因为思想性,因此贝多芬的音乐要远远伟大于它们。要讲优美与思想性兼容的,这就要算到老柴与德沃夏克的头上了。 在此不多讲了(本老师要江郎才尽了^o^),只要在座诸位用心去听音乐,当然是古典音乐,可以有更多的心得体会的。刚才谁在下面说黔驴技穷的,真是乱形容,本人如此英俊潇洒、玉树临风、风流缇谠,岂是可以用这种形容词来形容的,哈哈哈哈,得意狂笑ING!!!咦,怎么下面同学们都呕吐了……… 最后的总结是笔者抄来的一段话:“音乐艺术对大自然的所谓描写,其实都是听众自己在那儿自作多情的胡思乱想。音乐既不可能让我们听出树叶是黄了还是绿了,也不可能让我们知道斜雨吹来的是东风还是西风。 事实上音乐家的造型手法并不会太多,但每一种手法在那些多愁善感的听众的心中产生的画面却是无穷尽的。比如,作曲家可以用小提琴的碎弓作背景,衬托一个欣喜的或悲凉的音调,算是一种景色描绘了。倘若标题是春天,听众就对自己解释:那是朦胧烟雨中迎春嫩枝正在吐新芽哩,或者,那是缤纷落英时无情流水卷走红花去呢;要是换作秋天的题目,听众又会说:那是空山新秋里,层林尽染红了,或者,那是冷雨寒窗外,落叶惊残梦吧。因此,听众又可以用自己的想像去决定那树叶是黄的还是绿的,斜雨是东来还是西来的了”(引自《视听前线》27期 乐仁诗教授案) 好解释,应用到别的地方同样适用。可惜不是Jize杰长老名言。如果此文有稿费的话,本人又靠抄挣了500字的稿费,呵呵。 糟糕,该讲的内容都讲完了本节课还未下课,这可让笔者如何是好。补补课算了,神侃一下啦。喂,不要溜嘛,精彩的还在后面呢。 前面有提到流行歌的弦律千篇一律,可能有些同学不服气。其实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各位的手机铃声,你见过有多少人选周结论、任要齐、谢不疯和阿杜的歌曲作手机铃声的?随便调查一下,我有听过有用莫扎特的41交的,老柴的《胡夹子》中的音乐片段的,其中又以糖果仙子的那段为甚,也有用花之圆舞曲的;肖邦的小夜曲和练习曲用的人也不少;舒伯特的音乐也是常用的手机铃声,还有吉它名曲《爱的罗曼斯》的,甚至也有一位朋友用瓦格纳的女武神之骑行的。就算有用到稍流行一点的,也多是一些民歌、苏联老大哥的老歌的。可偶就真的很少有听到有人用现在流行音乐来作手机玲声的。嘿嘿,其实这一点都不怪,一旦抽去歌词,现在的流行歌实在是不堪入耳。正讲着,台下手机声此起彼伏,果然和笔者讲的一样-----笔者好得意。可是就在此时,《月亮代表我的心》突然响起,真是#$%$%&*!怒!!!!是谁????最后,所有眼光都集中在笔者身上,这个……这个……,因为俺GF就喜欢这首,可真让人丢脸的,#$%^&*%#!!!! (赶紧结束话题)从以上也可以看出,人们并不排斥古典音乐,只不过因为古典乐在中国的音乐教科书中永远装着神秘,死板着脸,才被人误解了,如此而已。 铛………… 伴随着最单调的声音,终于可以说声:同学们,下课! 大家兴高采烈正要出去,忽听半空中一声霹雳: “下节课要考试!!!” 台下:天啦!!!!!!重点呢??这个老师要害死人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0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音乐之超级变态考试题 -------某校音乐欣赏课程考试题 一、 音乐史部分 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二、 1. 马勒的第七交响_____,副标题是____,完成于_____年,于____年 月在 首演,指挥马勒。 2. 伯拉姆斯作他的c小调第一交响时年龄是____,而他的第二交响曲作于__________小镇,于_______年首演,而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1859年首演时的指挥是 ,钢琴独奏是伯拉姆斯本人。 3. 瓦格纳的代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的诗稿,从________年开始创作,1874年完成总谱,并于1876年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演出,指挥是 。 4. 柴诃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作品35号,题献给___________,首演于_____年____月___日,由____________乐队演出,指挥是________,小提琴独奏是_________。 5. 海顿的第_____交响曲又名《哲学家》,他的第______交响曲被称为母鸡,而他的一共作了 首名为《伦敦》的交响曲。 6. 莫扎特的K271号作品是_________,作于他______岁,而他的《唐.爵凡尼序曲》是作品K_______号。 7. 在贝多芬写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后,还写了 首作品,均为 。 8. 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的第五乐章的副标题是_____________,首演于_____年___月____日。 9. 巴赫生于________年,死于_________年,一生中共完成的作品有编号的有______首。 三、 唱片部分 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1. 贝多芬的唱片全集由DG公司出版,共 张CD,而于1970年出版的全集一套为 张LP,一套为 张LP加磁带七十盒。 2. 1958年Decca公司录制的索尔第指挥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其中唱齐格琳德与齐格蒙特的歌唱家分别是_________与___________。 3. 在由EMI公司出品的,CD编号为CDS7 49775 2的是柴诃夫斯基的作品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4. 威尔第的《阿依达》,卡拉丝的版本,EMI公司出品,其中指挥________,乐队为___________,CD编号为CDS7 49030 2 。 5. 普契尼的《托斯卡》,1976年录制,新爱乐乐团的版本,其指挥是_______,演托斯卡的是著名女高音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公司出品。 6.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首张唱片是 交响乐团,指挥 乐队,由RCA公司 年出版。 7. 斯症美塔那《我的祖国》,1982年由___________指挥捷克爱乐乐团在_______演录的,又逢《我的祖国》上演100年,________公司出版,是极珍贵的录音。 8.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全集,1934年出版的版本,其中钢琴独奏是钢琴家 ,他死于 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0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不要用试图语言来准确解释与描述音乐,音乐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说的
哈哈!杰长老,偶又是第一个拜读新作。 记得以前在高中的时候,听古典音乐时常常有同学带着怀疑与不解的眼光问道:“你听这个能听出什么来吗?”,“你能听出这里面是要说明,表达,反映什么东西吗?”。我常常无话可说,只能笑笑。现在如果再有这样的问题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说:“好听呗!”。“就像你听流行歌曲一样,多听几遍了自然也能愉快地跟着哼唱一样,你听流行歌曲有没有去想这首歌要表达什么感情,思想,要说明什么内容呢?”——千万不要去考虑这是不是命运的敲门声,那是不是要表现xxx不屈的抗争等等。 试题果然变态!!!!!!!!!!!!!!!!!!!!!!!!!!!!!!!!考前如果没把所谓的重点,相应的笔记看一遍肯定要补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0 15:22:0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人能超过30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7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看过大作五篇,长老比在下听乐认真多了。在下也许有开生的听乐障碍:记不住,包括旋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6 23:02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