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我共有四个版本: 1.杜普蕾独奏,巴伦伯伊姆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1986年(EMI D115555) 2.斯塔克独奏,多拉蒂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1962年7月(水星 432 001-2) 3.席夫独奏,戴维斯指挥h-Mol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1981年(PHILIPS 470 250-2) 4.羅斯特羅波維奇独奏,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1969年(DG 447 413-2) 杜普蕾每次都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大提琴那如泣如诉的表达,巴伦伯伊姆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协奏配合,使整部作品听起来主次分明,节奏错落有致,大提琴主角位置相当明确,齐奏时整体感非常好,气势磅礴。在第二乐章那段长笛和双簧管,让我看到从天上徐徐降临的天使,与地面苦难深重又自强不息的大提琴遥相呼应…… 多拉蒂和和斯塔克的演绎简直令我失望到极点,大提琴软弱无力,像个可怜的弃儿,孤单的在强大的乐队中间瑟瑟发抖,整支乐队好像一直在讥笑嘲弄着这把可怜的大提琴,尤其是那把小号,显得格外的嚣张和趾高气昂。背景太干净了,简直像个营养不良的男人,那么苍白、弱不禁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8 23:16:5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