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42|回复: 9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华彩段版本比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贝协华彩谁拉的版本比较好听?请大家发表意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5 17:08:5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9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钟情于帕尔曼的演奏,既有力度,又有柔情.当然我以为老贝此曲主要还是以磅礴的气势取胜,一种大家的气派.......所以帕尔曼就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让人感到酣畅淋漓的旋律是那样细腻,可人,沁人心脾的享受,妙不可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9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施耐德汉的华彩最好!现在还没人能超过他!听听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9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伯曼1934年和塞尔的版本(opus kura :OPK 2006)。“一般人们对胡伯曼的好恶都非常极端,喜欢的奉若神明,不喜欢的嗤之以鼻,这主要是因为他不是一位乐于尊重作品音乐风格的演奏家,除了《希伯莱晚祈》以外,可以说他拉什么不像什么,但又不失音乐感染力,就像熊猫一样,说熊不是熊,说猫不是猫,但还是有不少人喜欢。在他的演奏中,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重音和对节奏的夸张处理,但做的是那么理直气壮,听久了反而倒让人觉得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胡伯曼的右手技术非常出色,这保证了他音色的统一和音质的稳定;他的左手技术也不差,在音准上的失误不多(和克莱斯勒、西盖提等人相比),揉弦的幅度不太大(和奥伊斯特拉赫、梅纽因相比),很少滥用滑音(和埃尔曼相比)。从整体上说他的音色偏硬,但富于质感,有些近似于女中音。胡伯曼的音乐中有一种执拗的个性,但又不是村姑般的“倔强”,而是知识分子的较劲。他对作品的音乐处理不是典范,但却充满了魅力,难怪连福特万格勒也对他崇拜有加。”
埃内斯库1949年现场版(Biddulph LAB 108)。晚年埃内斯库的技术已经不足以支撑这首艰深的协奏曲了,在巴赫无伴奏和亨德尔奏鸣曲中可以纵情驰骋的他,现在似乎有点半身不遂了。第一乐章的前半部分可以说拉的让人心碎——替这位老大师伤心。但是从再现部开始,埃内斯库可能从紧张中挣脱了出来了,技术表现好了许多,至少准得音比不准的音要多了。至于音乐、气质、分句、音色等等,凡是听过埃内斯库其他录音的都不用在此多说了,那种难以言传的魅力也是用语言很难表达的。总的来说,这版录音和库仑肯普夫那版一样,都属于瑕不掩瑜型的,只是这一版相比之下,“瑕”大了一点。
西盖蒂1932年和瓦尔特的版本(Dante LYS 084)。西盖蒂的贝多芬协奏曲是他1947年的版本(Sony SMK 64459)觉得很不错,只是左手技术差了些,音准没把握,揉弦不均匀,音色干硬,当时有人对我说:这就是西盖蒂的特色。大师就是大师啊,连毛病都变成招牌了。可是找到了他一些早年的录音,才知道他的这些所谓的“特色”的确是无可奈何的技术衰退,而不是什么刻意为之。从这版32年的录音中就可以听出,西盖蒂也曾经有过令人放心的技术能力,他的音色也曾经如此丰腴饱满。西盖蒂对这部协奏曲的诠释理性而矜持,对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握极好,如凯旋门一般,虽不亲切,但很稳重威严。
埃尔曼1955年的版本(London Pocl-3915)。此版录音虽晚,但埃尔曼却是属于二十世纪初的。这版录音的价值在于一位在演奏风格上离贝多芬最远的小提琴家对贝多芬的另类诠释。埃尔曼当时的技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但是较真儿的朋友肯定不能容忍如此“妖娆”的贝多芬。假设现在范.克莱本又重出江湖,出了一张贝多芬OP.106,那么肯定会有许多人买——有卖点啊。也许当初Dacca请埃尔曼录这首协奏曲,用意也在于此吧。
罗恩(Erich Rohn)和富尔特文革勒1940年的现场版(Dante LYS069)这是一个著名的版本。罗恩是福特万格勒麾下柏林爱乐的首席,他有着高贵浪漫的音乐气质和卓越的技术,和富尔特文革勒的气质很合拍。此版录音的价值在于富尔特文革勒的驾驭,听这版录音,我们最好不要把它当作协奏曲,而要当成有小提琴独奏声部的交响曲去听,这样才能体会到音乐整体处理上的精妙。
进入二十世纪中期,新一代小提琴大师纷纷崛起,其中又以海费茨最为抢眼。1940年和托斯卡尼尼(BMG60261-2-RG)、1945年和罗津斯基现场(Music&Art)、1957年和莱纳(BMG09026-61495-2)。三版录音都是小提琴技术出神入化的展示,其中尤以1945年版的现场版最令人赞叹:在现场演出中能在如此的高速度还能保持0失误,除了盛年时期海费茨,别无他人了。至于海费茨的音乐表现,一直存在着争议,我个人认为,海费茨至少没有什么“错”,至于他的音乐是否能感动你我,就要看个人的审美和喜好了。但是如果用最高标准去衡量,他先是小提琴家,后才是音乐家。
梅纽因在其最鼎盛的时期——30年代好像没有留下贝多芬协奏曲的录音,但他在13岁时就和瓦尔特合作过此曲,如果真的没有留下录音就太遗憾了。1947年9月30日在柏林和富尔特文革勒的现场录音(TAHRA FURT 1020)。这版和EMI的录音室版相比音乐更加豪迈,乐队部分也更活跃。此时的梅纽因技术已经江河日下,但还能苦苦支撑,对音色的控制已经力不从心,但迷人的才情仍令人感动。这是一版带有政治色彩的著名录音(梅纽因为富尔特文革勒的“平反”出过力),它的收藏价值比欣赏价值更大。
自米尔斯坦有三个版本:1955年(EMI CDM 66550)、1959年现场(MUSIC&ARTS CD972)、1961年(EMI 0 7777 64830-2)。此三版没有太明显的不同,“米尔斯坦的演奏在庄严之中不失温情,一脸矜持的掏心掏肺,在技术上游刃有余,速度、音准无懈可击,音色辉煌富于变化,令人从头至尾“耳不转向”,一气“听”成。”(以上又是摘自我的老贴子)。相比之下,1961年的版本最成熟完整,1959年版灵感更多一些。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和克鲁伊坦的EMI版大名鼎鼎,与Sixten Ehrling合作的1954年版(Testment SBT1032)也许更为优秀。在EMI版中老奥表现的过于煽情,每个乐句都“唱”的很甜,但是忽视了作品整体的结构,片断精彩、整体迷失。而1954年录于东德的这个版本要紧凑严密的多,但也不失澳伊斯特拉赫招牌式的歌唱性,甜美而庄重。另外还有一个和阿班卓斯(Hermann Abendroth)1953年的现场版本(PILZ CD78 000),不过此版除了阿班卓斯和老奥的双明星效应外,没有更多的过人之处:老奥进入状态太慢,到了一乐章快完了才进入状态,之后的演奏也没有神来之笔。
施奈德汉和约胡姆1962年的DG版也是如雷贯耳,更听说他此曲的版本在五版以上,但是本人对施奈德汉属于钦佩而不喜欢,所以没有花心思去找。DG这版从独奏、指挥、录音确实都是高水准的,但是施奈德汉和他的一贯表现一样,音乐稳重柔和,但缺少动力和流动性。不过这仅是我个人的感受,也许我的欣赏水平还不够层次。
弗兰西斯卡蒂和瓦尔特的1961年版(Sony SBK 47 659)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版本。富兰西斯卡蒂不是演奏德奥作品的专家,但他不仅录了这首协奏曲,还和卡萨蒂絮合作录了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的全集。他的贝多芬唯美、舒展,不求深刻只要好听,音色抓人,分句优雅,但又不妩媚甜腻,虽然不正宗但有说服力。1961年的弗兰西斯卡蒂技术已不复当年,但也算不咳不喘的完成下来了。
斯特恩1965年的CBS版没有什么可说的,典型的无功无过。如果总听六、七十年代斯特恩的录音也许会让人奇怪他的盛名是从何而来的。但是五十年代的他的确是有许多过人之处的,只可惜他这一时期的录音发行的不多。
谢林和施密特-伊斯尔斯泰德(Hans Schmidt-Isserstedt)的Philips版(Philips LP 68 51 042)版没有什么火气,就那么笑容可掬优优雅雅的一拉到底,但是宁静安详的令人有升华的感觉。特别是二乐章,小提琴和乐队配合的丝丝入扣,象是年轻的贵族男女如念诗般的情话。这版录音我只有LP,不知道CD再版后的效果如何。
如果说谢林那版虽然火气少点但还有些温情的话,那么克雷伯斯(Herman Krebbers)和海汀克的1974的Philips版则只剩下腻腻歪歪的小嘀咕了。企鹅杂志评了它三星带花;有人说深刻儒雅。
意大利小提琴家乌托·乌季(Uto Ughi)版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aura AUR 156-2)非常失望,整体水准实在是平常,乏善可陈,倒是同一张CD上的老柴拉的有些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1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施耐德汉华彩算不上最好,只是很有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12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喜欢施奈德汉版,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6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多芬的这首协奏曲不是以气势取胜,而是以高贵的情感取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3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觉得帕尔曼的琴声发干,没有祖克曼甜美圆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3 13:30:4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历史上的演奏家而言,胡贝尔曼的演奏气魄最为伟大;西盖蒂的演奏最具有思想性。其余的名家演奏则都达到了自己理应得到的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林的不错 一般别人拉的都是克莱斯勒写的华彩 谢林拉的是约阿希姆写的华彩 很难听得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9 19:45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