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77|回复: 3

音乐人介绍:赵季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2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12/2005121218542287607.jpg 1945年生于甘肃平凉。1970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1978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1980年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作曲、副院长,中国音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现任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等职。 赵季平从小就酷爱音乐,在音乐学院时,他苦苦钻研,加上他颇具灵气,已小有名气。此后,他几乎涉及了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小合唱、表演唱、民族管弦乐、交响音乐、歌剧、舞剧、戏曲音乐等等,显示出他多方面的创作才华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他成为电影作曲家后,在创作风格上历经了三个阶段:一是在《黄土地》中,音乐与影片风格一致;二是《红高粱》时,音乐已完全融入电影,加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三是到《大红灯笼高高挂》时,音乐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超出了影片,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赵季平认为电影音乐应该赋予电影以灵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电影不仅是视觉艺术同时也是听觉艺术,电影作曲家要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根据影片情节、画面、氛围进行创作,这就有其特殊性,而赵季平在音乐与画面结合方面有其独特悟性,能很快根据导演意图创作出具有灵性的音乐,他创作的电影音乐不再只具有协调作用和媒介作用,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画面所未能表达的深层感情,使音乐和画面的结合浑然一体。 他对各种类型的电影,悲剧性的、色彩性的、史诗性的、城市风情的或民俗的,都能得心应手地处理,从整体设计到细微末节的音乐布局,使每部音乐既与影片融为一体,又体现出他独具匠心的音乐设计和鲜明的个性。他为人谦和,许多名导演都愿意与他合作,而他通过敏锐的艺术感觉捕捉到那些合作者对电影音乐的理解,使得配合更加默契。 由于他在中国电影音乐创作上的突出成就,1996年初,应邀参加在瑞士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电影音乐节,在电影节上他与外国同行进行了艺术交流。 从"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到《笑傲江湖》的"咿--呀",再到《大宅门》的京剧打击乐,作曲家赵季平似乎总能引起一番争论。 许多人想到赵季平的模样,总认为他一定是个留着络腮胡子的西北汉子 ,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人。得出这种印象大概跟他创作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和"好汉歌"这一类型的作品有关。好汉既不是赵季平的形象,也不是他创作的擅长。他更像众多文人一样,内心涌动着丰富的感情,也更希望创作更深刻、更细腻的音乐。 赵季平总会让他的音乐和众多影视大片一样生动。电视剧《水浒》、《笑傲江湖》、《大宅门》,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活着》,还有一部后来风靡全国的《大话西游》,他每一次出手都会引领一个时期的潮流。许多老百姓甚至还会吼上一句,比如“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该出手时就出手",仿佛自己也平添了一些豪迈之气。 但今年两部作品的音乐,赵季平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异议。有人说《笑傲江湖》的音乐是怪调,那声"咿--呀"连猫都给吓跑了,形容刘欢和王菲的演唱是"大象和蚊子的对话"。赵季平对此解释说:"那一声可以是剑的闪光,可以是传统京剧里的叫板,也可以是惊堂木一响,掀开一个童话般的武侠世界。至于两个歌手的演唱,是要在对比中强调协调;电视剧《大宅门》则是由纯音乐和京剧打击乐组成,他说"要的就是这个味儿。中国音乐应该致力于发扬民族的东西。" 赵季平的音乐个性很强,每一部作品都能感觉到他新的尝试。 赵季平电影配乐年表: 一九八三开始涉足电影 一九八四《黄土地》─瑞士卢卡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伦敦国际电影大奖 一九八六《大阅兵》─合作作曲,获蒙特利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一九八六《天菩萨》─伦敦电影节全年佳片奖 一九八七《红高梁》─第八届金鸡奖最佳音乐奖─第卅八届林影展金熊奖 一九九○《菊豆》─与斯卡金像奖最佳外片提名 一九九一《大红灯笼高高挂》─威尼斯影展银狮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片提名一九九一《五个女子与一根绳子》─法国南特影展最佳影片奖,最佳音乐奖 一九九一《烈火金钢》─国家政府奖 一九九二《心香》─国家政府奖 一九九二《秋菊打官司》─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一九九二《霸王别姬》坎城影展金棕榈奖 一九九三《青春无悔》 一九九三《炮打双灯》 一九九四《花影》 赵季平音乐作品拾萃 1. 管子协奏曲《丝绸之路幻想组曲》(1983) 作曲家看着父亲从丝绸古道写生回来创作的一幅幅国画山水,画面中的构图和笔墨的千变万化,总让作曲家觉得这图画中充满了音乐的空间。经过时间的孕育,他用音乐解构了古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之旅:《霸柳曲》、《古道吟》、《凉州乐》、《楼兰梦》、《龟兹舞》。 2.民族管弦乐《黄土地组曲》(1993) 原是为1984年陈凯歌电影《黄土地》而作配乐。陈凯歌是在听了《丝绸之路幻想组曲》后才接受他的摄像师张艺谋的建议,选用了赵季平。其后,作曲家对原电影音乐和插曲进行浓缩提炼重新编配,形成了一部有鲜明特色的陕北风情音乐画卷。 3. 交响组曲《大红灯笼高高挂》(1994) 此作原为1991年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配乐。作曲家三年后将它改编成交响组曲,2002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音乐的基本素材取自京剧西皮流水的引子加工而成的“循环圈”,以五个乐章的女声合唱的无词歌、乐队、京剧打击乐的另类非常规组合。 4.电影配乐《大话西游》(1995) 原为1995年香港导演刘镇伟电影《大话西游》而作。赵季平在1994年初看到这个原叫《大话东游》的本子后,觉得它简直在瞎胡闹。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很轻松的状态下完成了《大话东游》的全部配乐,乐曲总长度有一个多小时。结果电影出来之后,并没有完全按他的创作,但赵季平觉得使用得很巧妙。 5.室内乐《关山月——丝绸之路写意》(2000) 此曲作于2000年,是赵季平专为马友友的“丝路计划”创作的。同年7月,马友友在美国成功首演,由此还吸引了约翰·威廉姆斯特地前来捧场。此曲收录于马友友2001年8月录制完成的《丝路:当陌生人相遇》专辑中。 6.民族管弦乐《芦沟晓月——大宅门写意》 作于2002年,原是为风靡世界各地华人的电视剧《大宅门》所作配乐。后作曲家将电视剧中的音乐主题改写成这部乐队作品,又加了一个副题“芦沟晓月”,以突显京城的风格和韵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2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话西游》里面并未署赵季平先生的名字,我是多年之后才知道这部电影的音乐是他创作的。 另外补充一下:赵季平先生是我国著名国画家、“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的赵望云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3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大话》里最深入人心的却是《小刀会序曲》商易作曲。 另,我不喜欢《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3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话西游里面周星驰对紫霞说那段著名的“……我希望是一万年”时的配乐我极度喜欢,但是却不知道是谁作的? 我喜欢赵季平,他的配乐都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7 04:10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