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第五交响曲是马勒的人格分裂在音乐上的表现。悲惨和欢快、沮丧和癫狂、痛苦和欢愉、绝望和希望,所有的对立都并存于他的音乐中。这些全然对立的特性由一个三重结构把持,描绘出一条看似普通其实决不平坦的道路。路的起点是绝望,而终点则通向终极意义上的快乐。头两个乐章组成了第一部分,最后两个乐章是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只有单独的一个第三乐章,庞大的谐謔曲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相悖的力量不断打着照面,渐变而不是断然地(下决心需要一个等待的过程)勾勒出一个世俗眼光中懂得人情世故的马勒。因此第三乐章/第二部分就好比是一个旋转轮的中心,组成第一、第二部分的其余四个乐章则是轮子的外圈。轮子不停旋转,飞射出整部交响曲中马勒用到的对立元素,在任何一个部分中都能辨别出迥异的音乐理念。(52个版本) 1.阿巴多 芝加哥交响乐团(CSO) 1981
2.瓦特 荷兰广播爱乐乐团(Netherlands Radio PO) 1992
3.滕斯泰特 伦敦爱乐乐团(LPO) 1988
4.巴比罗利 新爱乐乐团(NPO) 1969
5.伯恩斯坦 纽约爱乐乐团(NYPO) 1963
6.拉特尔 柏林爱乐乐团(BPO) 2002
7.瓦尔特 纽约爱乐乐团(NYPO) 1947
8.卡拉扬 柏林爱乐乐团(BPO) 1973
9.滕斯泰特 伦敦爱乐乐团(LPO) 1978 EMI全集中的5
10.Chailly 皇家音乐堂管弦乐团(RCO) 1997
11.海汀克 皇家音乐堂管弦乐团(RCO) 1970
12.布列兹 维也纳爱乐乐团(VPO) 1996
13.康隆 科隆爱乐乐团(Gurzenich Orchester Kolner Philharmoniker) 1979
14,杜南伊 克利夫兰管弦乐团(Cleveland Orch) 1991
15.巴尔沙伊 德国青年爱乐乐团(Junge Deutsche Philharmonie) 1999
16,海汀克 皇家音乐堂管弦乐团(RCO) Christmas Matinee音乐会中的5 1986
17.米托普洛斯 纽约爱乐乐团(NYPO) 1960
18,法贝尔曼 伦敦交响乐团(LSO) 197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0 20:00:5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