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公司忽然通知,有晚上10元一张的音乐会票可以订。一看,原来是东京交响乐团的访华音乐会,保利剧院的。看来是因为周四,上座率肯定很低。主办方为了凑齐人,挥泪大甩卖了。每次去保利,动辄几百,还真没买过这么便宜的,连忙定了两张。等票送来了一看,是定价260的,楼上9排,位置还凑合,话说回来,10块钱还苛求什么哪。 结果晚上老婆死活不陪我去,说抵制小日本,我到处送票都送不出去,只好怀揣着2张票到保利剧院,想要送给一位陌生人,没想到大家都有10元的票,送都送不出去。这种滑稽的事情还真是头回遇到。节目单卖价10元,平时都毫不犹豫买下,今天我想了想,跟我的票等值,省了吧。 第一个节目是老套的北京喜讯传边寨,大概是想迅速博得中国老百姓的好感。这个乐团演奏得还真不赖。指挥看上去挺年轻,很有活力。第二个曲目不了解,是个日本作品,但居然听出来一点中国的意思。上半场的重头戏是柴小协,原来独奏是个中国人,叫黄蒙拉,我还真不了解此人。现场拉的确实不错。要气势有气势,要速度有速度。有几个音不太准,也是我脑子里的海菲兹总在作怪才发现的。不管咋样,这个听了几百遍的曲子也实在难以勾起我更大的兴趣了。其四四大小协,我觉得最容易的倒是柴小协,柴小协那些快速片断虽多,只要你能拼命“摔”出来,效果一般都不错。所以我的注意力都在他那把琴上,明亮辉煌,实在是把好琴。 今天查了查,原来此君是2002年帕格尼尼大奖金奖得主,是获此奖中国的第三人,前两个是吕思清,黄滨。喜欢物理学,玩星际争霸(这个倒跟我有共同爱好),总之属于不拘一格,比较有个性的人。偶像是海菲兹,用的琴是瓜奈里(怪不得)。 不过这位黄蒙拉的印象很快被下半场热热闹闹的曲目冲淡。指挥小跑着就进了剧院,冲上指挥台轮起指挥棒就开始指挥,凭印象(谁让我不买节目单那),这是伯恩斯坦的一首序曲,在RR的SAMPLE天碟里有过。现场的气势可比什么RR录音厉害多了,不过这还只是牛刀小试,接下来的“罗马的松树”效果是在让人胆战心惊。这首曲目听RCA莱纳的CD只是觉得“爆棚”而已,现场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词汇了。仅仅是第一个乐章,管弦乐的咆哮就完全盖过了钢琴和键琴的声音,最后一个乐章,又有6个小号和长号手走上舞台,站立在舞台两侧,模仿着士兵的形象,这样有多少个号乐手我都数不清了,管弦乐的咆哮一浪高过一浪(其实主要是管乐),我仿佛被冲到一个音乐的海洋里,在浪里翻滚挣扎。 在找不着北的时候,只有一个感想:10块钱的票,真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