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956|回复: 39

原创:赋格的随想———从巴赫、贝多芬到瓦格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1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天兄曾问过一个问题,赋格在贝多芬之后失传了吗?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赋格这种音乐形式,不用多说,想必诸位对他已有较深的印象了。简单的说,赋格就是一种以一个很小的主题(通常称为母题)或动机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变化和发展,逐步达到高潮的复调音乐形式。就象滚雪球一样,从一个小小的雪团,不断翻滚,越滚越大,最后滚成大雪球。那么就回出现这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理论上讲,赋格的变化永无止境,这也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音乐家想写一段赋格,就必须个它一个“体面”的终止。如何结束地自然而不留痕迹,就要看音乐家的本事了。

   说到赋格,就不得不提到巴赫,这位被广泛认为是赋格(或者说是复调音乐)的终结者的“音乐之父”。赋格是巴洛克时代的产物,而巴赫则是巴洛克音乐的“宠儿”,没有人知道,甚至连巴赫本人也未必知道,他一生究竟写了多少首赋格音乐,但可以肯定的是,巴赫绝对到了这种音乐的最高境界!随着巴赫的去世,也终结了巴洛克音乐时代,那么,赋格是否也被完全终结了呢?

   古典时代的到来,似乎从表面上证实了这个猜想,主调音乐开始取代复调音乐,成为音乐界的主流风格,贝多芬在这一时期的地位和贡献,相当于巴赫在他的时代的地位和贡献。让我们直接跳过海顿和莫扎特,叫贝多芬来真正回答这个问题。贝帅的音乐风格就更不用说了,相信任何正常的人,只要听过一次,就回终身难忘。因为贝多芬的主调音乐鲜明直白,音乐形象具体,这些似乎都与巴赫的复调的赋格不一样。那么贝多芬还会从“棺材”里挖出巴洛克的幽灵让他复活在自己身上吗?

   请听一下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三段、第三、四乐章开始部分,第五的第三乐章中段,甚至第九的第二和第四乐章的合唱,最精彩的是《莱奥诺拉序曲第三号》的结尾部分,前面的个部分主题汇集成一条大江,奔流之下三千仗!让人惊叹!被巴赫所“终结”的赋格有复活了,而且还脱胎换骨,成为贝氏赋格,拥有了绝对的贝多芬性格。贝多芬的赋格是否能达到巴赫的高度,我在此不敢妄言,但他为这几部作品中写的赋格的确和他的主调的交响乐主题配合得天衣无缝!主调和复调交错在一起,既相互斗争有相互辅助,在对立统一中表现出贝多芬音乐的崇高思想。于是,我大胆地说一句,贝多芬赋予了赋格第二次生命!

   有意思的是,在贝多芬走后,似乎有看不到赋格的影子了,难道贝多芬也如同巴赫一样,他的死有再一次终结了这个音乐吗?为了不让思绪过于烦琐,只能将问题集中到贝多芬之后的这个新时代的音乐界的人身上,这个人必须是他这个时代的巴赫和贝多芬,是音乐界的领头羊,集前人和时代之精髓与一体,才能代表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如果赋格在他这里都被抛弃了,那么赋格也就真的消失与这个时代了。

   这个人是谁呢?我可以毫不留情的回答:理查德·瓦格纳!巴赫之后的巴赫,贝多芬之后的贝多芬!他的影响是巨大的,全方位的、跨时代的,不仅是音乐界,在文化思想上,甚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位超人的阴影人就覆盖在地球上空!在音乐上,他的影响力涵盖了在他之后的布鲁克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甚至是一贯和他唱对台戏的勃拉姆斯,也未能幸免。(我个人认为,勃拉姆斯私底下还很推崇瓦格纳。)

   那我就在他身上找赋格的“出路”!说到瓦格纳的音乐,总会和前卫联系到一起,确实在瓦格纳的音乐中很难找到明显的“前人风格”,于是在瓦格纳音乐中探索巴赫的影子,就象在现代人中间想找到张了毛的老祖先的痕迹一样难。但不管它怎么进化,他还是回保留一些原始的“气息”,瓦格纳的音乐是高度进化的巴赫!就赋格这种形式而言,在他的音乐中还是找得到影子的,只是这里有些面目全非了,但骨头还是“纯洁”的。

    最近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了指环的全集录音(克纳佩兹布施1957版)勉强算是“认识”瓦格纳的“骨头”了,从《莱茵的黄金》一开始,低音乐乐器在最低音声部上演奏出最低沉的音符,我就找到了,不知不觉的,莱茵河水已经咆哮的涌上来了,这就是赋格的“滚雪球”效应啊!在黎明和齐格弗里德下莱茵以及葬礼进行曲里,这种效果达到了标准的瓦格纳赋格化!到这里,其他的用不着再讲了,瓦格纳之后的音乐也不必在多说了,赋格,不巴赫永远不会终结。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会不同意这个说法,我再举个例子:切利比达凯对布鲁克纳诠释也被广大乐迷奉为终结诠释,想在这条路上超过切利,或是达到他的高度,是几乎不可能了!那么是不是以后就没人能诠释出好的布鲁克纳了呢?不!布鲁克纳还是布鲁克纳,但后世音乐家的诠释却是开创的另一条道路!赋格还是赋格,只是其他人走的是各自的路而已!

   仅以此文献给基点俱乐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1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b兄真的懂音乐,我只能看懂一部分哦。说实话我不是很懂赋格。

等待这篇文章被列入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奖了!精华我可是不敢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唉!看来我的初次不太成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3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仔细看,Brams提到的指环全集,最近我也在“那里”混。网页上的序曲试听了一下,实在是非常辉煌的管弦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3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Brams兄的这篇文章称得上是经典了!

    要理解赋格,就要搞清楚作曲家用赋格这种音乐形式要表达什么,赋格曲式和变奏曲式是古老的两种音乐曲式,音乐史上真正精通这两种形式的音乐家是非常少的,巴赫自然是赋格的集大成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的赋格的艺术集中体现了他在赋格曲上的成就,巴赫老人仙逝后,人们常说赋格已经趋向于死亡,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赋格正如变奏一样,每个音乐家几乎都要学习,都要研究,只是因为大众的审美趣味逐渐发生了变化,不再注意这种形式而已,但是在音乐家中,没有几个人不仔细研读的。海顿、莫扎特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巴赫、亨德尔赋格曲的研究,像莫扎特的朱比特交响曲最后乐章,毫无疑问就是莫扎特对赋格曲新的领悟,达到了另外一种辉煌。

    其次我要提到的就是贝多芬,除了巴赫之外,他是运用赋格曲最多的作曲家,交响乐中的赋格楼主已经说了,此外还有拉祖莫夫斯基第三号弦乐四重奏最后乐章被人们称为“小赋格”,晚期四重奏中的“大赋格”,庄严弥撒中信经中的赋格,钢琴奏鸣曲第29号最后一个整乐章,钢琴奏鸣曲31号最后乐章咏叹调后面的赋格,钢琴奏鸣曲32号第一乐章的单旋律赋格,都是贝多芬的赋格精品。毫无疑问,巴赫的赋格比贝多芬的容易理解,贝多芬所有的赋格都难以给人感官的愉悦,但是不能说贝多芬的成就低于巴赫。

    还有就是楼主提到的瓦格纳了,从根本上说瓦格纳不是一个赋格高手,他的作品给人一种错觉,很多乐段很想赋格,仔细分析却是不符合赋格的结构,但是鄙人认为他开辟了全新的音乐境界,他用自己的形式开辟出能同巴赫与贝多芬的赋格相媲美的音乐效果。

    现在我要回答,作曲家用赋格表达什么?赋格归根到底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排斥过分的感情宣泄和过度的旋律,但是赋格比一般旋律与和声更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动力性,正如楼主所说就像滚雪球一样,所以,对于赋格你可以说他不美,因为它表达的是近乎原始的力量之美,不是儿女情长,不是莫名其妙的恐惧与哀伤,所以它不是很吸引人,但是深入进去你能够得到深刻的情感与力量的体验。巴赫用它来表达自己的信仰,贝多芬用它来诠释自己的命运,瓦格纳“盗用”过来展现自己的“野心”,实际上都是在表达自己的整个生命力,他们的生命在赋格中得到完美的解放和升华,这一点瓦格纳表现得更为直接。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浪漫派的音乐家不是很注重赋格,浪漫派的作曲家们经常沉溺于一种虚幻的情感体验当中不能自拔,他们希望畅通无碍地便表现这种体验,而赋格妨碍他们的情感表达,真正能理解赋格的只有有限几个人。

    在我看来,只有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这五个人,但是说句对瓦格纳不敬的话,他的赋格有些病态,听起来有些狂妄。建议聆听的赋格:

     巴赫b小调弥撒,亨德尔弥赛亚,莫扎特朱比特,贝多芬的31号奏鸣曲最后的赋格更适合广大听众(此曲真正诠释了什么是赋格鲜活的生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4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brams在2006-8-12 9:37:00的发言:

过奖了!精华我可是不敢想啊!

哈哈,现在你可以放心的想,随便的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4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luhongwei_1009兄见解独到!小弟佩服!不过说瓦格纳的“赋格”病态,到不如说他的音乐太“前卫”了,是高度进化的。

对了!亨德尔也是赋格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不可忽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4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b兄,如何,我没说错吧?!

再接再厉哦!

lu兄的回帖也算得上精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4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过我还得感谢天天兄你的那个问题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8 22:54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