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牛顿、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一书中对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有如下描述: 根据各方面综合考虑,贝多芬最后几部四重奏是他成就的“珠穆朗玛峰”,下面的说法再典型不过了: 它们是无与伦比的。 它们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和分析的。 最后几首四重奏是独一无二的,对贝多芬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所有的音乐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但一定有许多人会这样说:没有人能说出这些四重奏的真正含意,我们仅能确信的是,它们表达的思想境界在其他任何地方也不能找到。用描述牛顿思想的名言,“有如独自穿过陌生的思想海洋”来描述最后时期的贝多芬的思想,再恰当不过了。 坦白来说,我对这篇文章某些地方不能完全认同,但是大多数观点能取得一致,对于贝多芬,我个人的意见是,他既不是什么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者,也不是什么浪漫主义的先河,我虽然不太喜欢傅雷先生的很多音乐评论,但是他对贝多芬的评价很客观:把贝多芬视为古典的集大成,浪漫的先河,是低估了贝多芬独立性和特殊性。朗格也有过对贝多芬的类似评论。 总之,贝多芬处于西方音乐史中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有很多学者著述音乐史,是把贝多芬单列为一章的,即不把他视为某一个流派的音乐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