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基民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智能检测中
快捷导航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音乐合集
外文音乐合集
个人上传合集
黑胶转录音乐合集
MC系列
交响曲
协奏曲
管弦乐
室内乐
弦乐独奏
键盘独奏
舞曲
歌剧
声乐作品
宗教音乐
改编曲及其他
J.S.巴赫作品集
贝多芬作品集
莫扎特作品集
纪念富特文格勒
海菲兹全集
勃拉姆斯作品集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歌曲合集
中国声乐合集
中国器乐合集
原创音乐合集
JAZZ音乐合集
外文歌曲合集
新纪元音乐合集
世界音乐合集
跨界音乐合集
轻音乐合集
电子音乐合集
舞曲音乐合集
外国民歌合集
试音碟/影视音乐/其他
基点音乐版本比较
竹子音乐合集
lqdxy 推荐精品目录
lqdxy 的古典合集
easyman 推荐的音乐
Dr.PAN 音乐合集
audio 张宇合集
luoluo 保罗莫里哀合集
SEGA 古典合集一
SEGA 音乐合集二
chopinter 音乐合集
Dinu 音乐合集
立春改编歌曲合集
lvzhou 音乐及文章
wpskyo 古典吉他合集
yah 音乐合集
TOM 音乐合集
Dawn555 音乐集
今天没货音乐集
YY音乐集
Jtkll音乐集
Aimo音乐集
yah上传管乐曲目录
MC12
MC13
MC14
MC18
MC2
帖子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基点俱乐部
»
论坛主页
›
..::〖基点音乐〗::..
›
音响器材,音乐唱片综合交流
›
演绎龙的神韵 ------访<<龙韵>>录音监制人于建 ...
返回列表
查看:
11898
|
回复:
1
演绎龙的神韵 ------访<<龙韵>>录音监制人于建兵
[复制链接]
杨维中
杨维中
当前离线
积分
289
发表于 2015-11-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5-11-5 10:07 编辑
演绎龙的神韵 ------访<<龙韵>>录音监制人于建兵
杨维中 在以民族音乐为素材的唱片中,除了雨果公司为我们推出一些富于代表性的作品外,应该说1997年由李小沛和于建兵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录音棚共同完成的《响韵》也是一张不可多得的优秀民乐CD。最近,李于二人再度联手推出了响韵的姊妹篇–《龙韵》。 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发行的这张CD,全部录音合成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录音棚完成,该碟共收录了11首曲目。其中除第7首是由中央广播少年合唱团演唱海涅(德) 作词,门德尔松(德) 作曲的《乘着歌声的翅膀》外,其余均为中国乐曲,而十首中乐曲目里,打击乐器演奏占了四首。 《龙韵》的第二首,为刘文金根据华彦钓(阿炳) 原曲改编的《二泉映月》,音乐的伴奏配器与演奏手法十分具有创新性。由于引入了西洋乐器–萨克斯管,其声其韵与独奏二胡及中央民族乐团的伴奏形成了鲜明的音色风格对比,成功地拓展了乐曲的意境。该曲一反以往悲泣哀怨过多的成份,融入了豁达、健康、向上的情绪,从而将人们带入了那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深邃境界,去倾听主人公时而吟思,时而感叹怃怀,时而借景抒情,时而冥冥向往却又欲言而止的思绪万千┅┅。 乐曲的引子开头段落刻画得甚为细腻精致,古筝悄然奏起清澈见底由慢至快的下行音阶与扬琴轻盈出手弹出余音袅袅的一串串上行琶音,为二胡与萨克斯的主旋渐入作了出神入化的铺垫与点缀。 CD中所收录的第四首为北京“卿梅静月” 室内乐团女子四人组∶于红梅(二胡) 、杨静(琵琶) 、刘月宁(扬琴) 、张晓红(筝) 演奏的民乐合奏《夏日的午后》。据介绍,该曲意在表现夏日的午后,宛如一片临风望海的芊芊草原,热浪吹落几滴雨,心似有所悟的意境。此曲演奏以二胡为主,辅以弹拨乐器众星捧月般的唱和,其表现风格雅致而舒缓,细细听来让人浮想联翩,洋溢出一种淡泊高远超脱凡尘的恬静美。 CD的第十首《潮音》系一首打击乐曲,由李民雄作曲并演奏。该曲采用了三十余种中西打击乐器,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作曲技法,以绚丽多姿的音响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大海那变幻莫测时动与静的壮丽景象,抒发了作者胸臆之中那惊涛拍岸风云万千的激情与咏叹。 今年十月,笔者在上海第五届国产音响展上巧遇该碟的录音监制人于建兵先生,就《龙韵》的制作进行了一次时间不长的采访∶ 于先生,不少朋友都很喜欢《龙韵》这张唱片,你能否谈一下该碟的制作背景? 于∶首先感谢热爱音乐的朋友对《龙韵》的肯定及喜爱。当北京高保真音响决定由我来组织《龙韵》后,我即与中央电视台的录音师李小沛、音乐编辑武咪咪讨论了曲目与录音方案。最后,我们根据目前北京可以使用的作曲、演奏人才以及录音器材和录音棚建筑声学条件而确定了最终方案。 应该说,这次录制唱片所使用的器材是世界上一流的。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非常发烧”。而演奏、录音、制作人才亦可谓是目前国内的精英。该唱片的定位主要是以可听性为主、音响性为辅,在这一点上与以前录制的《响韵》有很大的不同。 《龙韵》中第二首的《二泉映月》,在演奏风格上与闵惠芬的风格处理有很大的不同。 于∶《二泉映月》是民族音乐里内涵比较复杂的一首曲子,它不像一般的传统乐曲仅仅注重意境且比较单纯,它更多的是心境、心绪、辗转反侧、挣扎、向往。这样的一首曲子,若改编不当,便会失去原曲的意义而变得不伦不类。刘文金的改编非常棒,引进的萨克斯并不生硬,既不失去原曲的内涵,又有开拓,非常恰当。偶尔在一次演出中听到这个作品,我即刻给他打了电话,决定用它。 《二泉映月》的伴奏乐队阵容并不庞大,只有十几个人。录音时,我反复多次调整录音棚的声反射板(唱片简介里的那个摆位图是我亲手在电脑里画的,准确无误) ,力求塑造出一个比较好的空间来。萨克斯的独奏是后期合成进去的,也就是说先录乐队和二胡,后录的萨克斯。 这张《龙韵》CD里,打击乐曲占了相当篇幅,不知何故? 于∶其实,打击乐的录制历来是李小沛和我的强项,第一次录打击乐是在《响韵》里的《无词剧》,后来李小沛又接着录了《炎黄第一鼓》,这次我刻意挑选了四首打击乐,其目的一是让更多的人来领略中国打击乐的魅力,二是考虑到发烧友们可用来验证自己的HiFi系统。 就个人喜好而言,我似乎更欣赏《龙韵》里的合唱《渔光曲》和乐曲《夏日的午后》,那种祥和、静谧的氛围,充满一种朴实美。 于∶《渔光曲》已经是我第五次录制了,与你一样,我也特别钟爱这首曲子。以前的四次录制,有朴素的、淡淡哀愁的、惆怅若有所思的┅┅, 但这次由中央广播少年合唱团来演唱,风格上可以说是明朗的、稚气中透着淡爽的。我很希望在这首作品里来表达一种远离都市喧嚣的、很健康向上的情绪,就像阳光下宁静的海滩,温馨而亲切,能够让人情不由衷地回到往日那些愉快的岁月,从而充满一股心灵悦动的幸福感┅┅ 《夏日的午后》是中央音乐学院年轻的教授唐建平的创作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新古典主义的作品。该曲情真意切,表述了作者对东方女性那种美的赞叹与欣赏。其创作灵感源自于作者看到爱妻唷育婴儿,为人作母的情景而萌生联想。该曲由北京“卿梅静月”室内乐团演奏,该曲原名《幻雨》,现由我征得作者本人同意而更名为《夏日的午后》。 我很想了解,为什么龙韵在风格体现上没有和响韵如出一辙,而要拉开一定距离。 于∶二者的风格不同,除了是曲目题材不一样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近几年来,通过对大众审美情趣所观察而得出的结果。我由此认为∶美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诱惑!这也是我近几年来观察和思考所得出的最终总结。 此文刊于《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博览》1999年12期 图一0118《龙韵》CD唱片。 图二0088《龙韵》的录音制作人于建兵。; 图三0115中央电视台录音师李小沛。 图四0116《龙韵》之《夏日的午后》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录音棚完成录音,只用了一对BK-4040话筒。 图五0117价值不菲的BK-4040电子管话筒,上刻有“为CCTV特制”字样。
回复
举报
zjize
zjize
当前离线
积分
29128
发表于 2015-11-5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杨头的神文,漂亮! 过段时间中国一位作曲家方岽清会出一张专辑,没记错是张《古筝协奏曲》,我到时让他寄张给你老品品如何?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
滑块验证:
智能检测中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灌水唠叨
手机客户端
|
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7-23 06:19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